妙境法师:五停心观 2

7月20日
 
我们昨天把不净观的文念了一遍,若是想要学习不净观,《瑜伽师地论》上面这不净观的文,我感觉比较完善一点,就是完备一点,比其他的地方说得圆满一点。可以常常地读,把它背下来更好。你常常的这样子修习、常常静坐,常常这样子练习、思惟、观察,久了,它就会有作用。自己的贪欲心生起的时候,用它来对治。就像人练拳,练少林拳或者是什么拳,你练得特别熟悉的时候,贼来了的时候,你能抵抗他。这里说贼,就是自己心里面的贼,贪欲心就是贼。你就用不净观,可以对付它,心就会清净了。如果没有这种不净观,这个贪欲的大贼来了的时候,怎么办呢?这是很不容易。
 
《法华经》上〈普门品〉:若多贪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念观世音菩萨比修不净观要容易了,因此不修不净观了,就念观世音菩萨,也是可以。
 
我感觉很多静坐的人,欢喜静坐本来是很好,可是,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共同的毛病,就是第六意识很懒。初开始静坐,妄想很多,很不容易调伏,但是有多少理智,要求自己勉强地静坐;时间久了,就会有多少功效,这妄想不多了,虽然有,但是不多。一天静坐几个钟头,多数还是能寂静住的。照理说,这时侯应该修观。但是,第六意识懒,它就不修,就愿意寂静住,很多静坐的人有这个问题。可是,从经论上看,从佛菩萨的法语来说,不修观,这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修止、修定,似乎是世界太平了,但是是暂时的,不能够究竟地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修观的。
 
修观,你常常地修观,你的根性就利。你只是修止而不修观,根性钝。利钝就是从这里分别的。有的人在佛法里面,有的人根性利,他先得初果,先得圣道。有的人根性钝,他就不能得圣道,先得定,先得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定。得了定以后,再学习般若波罗蜜修观,得圣道。利根、钝根都是能得圣道,但是有先后的不同。所以一定是要修观的。
 
修了不净观,若是成功了,我昨天说过,你的感觉不同。虽然没得圣道,但是感觉上不同。得了不净观,白骨观容易现前的时候,修四念处也比较容易。
 
云何慈愍所缘?谓或于亲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乐,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
 
「云何慈愍所缘?谓或于亲品、或于怨品、或于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乐,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前面是不净观,破这贪欲心。这底下是慈愍观,就是破瞋心,能够清净瞋烦恼。有的人贪欲心不大,瞋恨心很大,佛的大智慧、大慈悲,就说这样的法门来对治。
 
怎么叫做慈愍所缘呢?慈愍的所缘境是什么呢?「谓或于亲品」,这底下就解释。「云何慈愍所缘」,这是问,这底下解释。这个所缘就是或于亲品、怨品、中品,这三品是所缘境。亲、怨、中,就是和你或者有恩的人,或者有感情的人,这都是亲。或是父母、师长、兄弟、姊妹、朋友,一切的有感情的朋友,这都是亲品。「或于怨品」,就是彼此间有过利害的纠纷,结成怨恨了,这一类的人。「中品」就是没有亲,也没有怨的人,叫中品。这是三品人。亲也分三品,怨也分三品,再加上中品,就是七品。七周行慈就是这么回事。
 
「平等安住利益意乐」,对这三品人和自己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修慈愍观的时候,是平等地安住在利益意乐上面。「意乐」就是意愿,你的意愿就是要利益这三种人。所以,亲品也利益他,怨品、中品,都能平等地利益他们。你的心安住在平等的意乐上来利益他们,这就叫做慈愍所缘。
 
「能引下中上品快乐定地胜解」,利益他们什么呢?用什么利益他们呢?就用下中上品的快乐来利益他们。利益的意乐,你有这样的动机,它就能够引发,能引出来下品的快乐、中品的快乐、上品的快乐,用这样的快乐来利益那三品人。这个下中上品的快乐,这个快乐是什么?是定地。「定地」就是得定的境界。这里边若说定呢,那么就是色界是定,后边有解释,有欲界、有色界,这二个世界的快乐,来利益这上中下品的人,到后边再说。
 
胜解是什么呢?定地的胜解,「胜解」就是有力量的认识,认识得很深刻、很有力量,就叫做胜解。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想我的母亲,我一下子就把我母亲的相貌想起来了,很容易就想起来。但是我若是想佛像,我们没有特别修行,我要想这佛像,想老半天也想不上来。这表示什么呢?就是对佛像的胜解没有力量,你对你母亲的胜解有力量。有力量,它就容易现出来。比如说我们想要静坐,使令内心能够明静而住,但是它就是不能明静而住,就是那个胜解不够力量,力量不够。
 
说定地,实在就是你内心的认识有力量,那就叫做定。你没有那个力量,定就是没有的。还说一样事,比如说是得到色界定的人,譬如说有一堆土,得了这个定的人,他说这个土是黄金,那它就是黄金,就是他内心的认识力量,那个观想的力量就是有力量,境随心转。我们没得色界定的人,得欲界定不行,得未到地定也不行,这个力量不够。所以,「解」也就包括了想,也是思想的意思,也是想象的意思。
 
「定地胜解」,有定地的胜解,就引出来下中上品的快乐。用这样下中上品的快乐,平等地利益那三种人,这就叫做慈愍所缘。
 
当知此中亲品、怨品及以中品是为所缘。
 
「当知此中亲品、怨品及以中品是为所缘」,这是慈愍心所缘的境界。
 
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是为能缘。
 
「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是为能缘」,平等利益,平等安住在利益意乐,这个利益的意乐就是利益的意愿,就是你心愿意利益这三种人。「能引快乐」,因为你有这样的心,就是引发出来定地的快乐来利益他们。
 
「利益意乐、能引快乐定地胜解」,这二种。「利益意乐」就是慈愍心,慈愍心要加上一个「能引快乐定地胜解」,不然,你若是没有这个,利益什么呢?用什么利益人家呢?所以还要有一个定地的胜解,这个胜解是能引快乐的。「是为能缘」,这二种是能缘所缘境的。
 
所缘能缘总略为一,说名慈愍所缘。
 
「所缘能缘总略为一」,总起来,统一起来,「说名慈愍所缘」。慈愍所缘的大意就是这样子,这一段是总说。
 
若经说言慈俱心者,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
 
「若经说言慈俱心者」,「若经说言」,这底下引经上,就是《阿含经》里有这个话,用经里边的话来解释慈愍所缘这件事。经上说「慈俱心者,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经上说慈俱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即显示」,这底下解释这句话。「慈俱心」这句话怎么讲呢?我们的心是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功能,每一种不同的情况都给它一个名字。这是慈、这是悲、这是喜、这是贪、这是瞋、这是懈怠、这是精进、这是昏沉、这是掉举,每一个情形都给它一个名字,最后就是心了。心是什么呢?这么多的心,就是所谓心所了,心所有善心所、有恶心所,有各式各样的心所,那么心就变成无记的了,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了。
 
现在把这么多差别的境界这样分析了以后,现在说到慈愍所缘这个法门的时候,经上说「慈俱心」,就是慈和你心在一起,叫慈俱心。比如说贪俱心、瞋俱心、喜俱心,就是各式各样的。现在说慈俱心,就譬如说你和一个好人做朋友,或者和一个坏人做朋友,大家在一起活动,可以这样譬喻。慈俱心是什么意思呢?「此即显示于亲、怨、中」,这就表示亲品、怨品、中品,这三品是你所缘的。「利益意乐」,就是你内心缘这三品人,发出来利益他们的意愿,这就叫做慈俱心。你想要对他们好,使令他们得到利益,你有这样的心念,这就叫做慈俱心。令他们得到快乐,你有这样的动机,你要做这件事,那就叫做慈俱心。
 
经上说慈俱心,「此即显示于亲、怨、中三品所缘利益意乐」,这就是《瑜伽师地论》的作者说的话,他解释经上的慈俱心。
 
若复说言无怨无敌无损害者,此则显示利益意乐有三种相。
 
「若复说言无怨无敌无损害者」,若是经上又说,慈俱心,无怨无敌无损害,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利益意乐有三种相」,这是表示你那个慈俱心有三种相貌,有三个相貌:无怨是一个,无敌、无损害,这三个相貌。
 
由无怨故,名为增上利益意乐。
 
「由无怨故,名为增上利益意乐」,由于这个修慈愍观的人,你本身要没有怨,没有这个怨恨,那么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修慈愍观,叫做增上的利益意乐。「增上」就是强有力,有力量的意思,力量强大。有强大的意乐要利益那三种人,强大的利益意乐,强大的慈愍心。你若没有怨,就能做到这一点。
 
此无怨性二句所显;谓无敌对故、无损恼故。
 
「此无怨性二句所显」,这个「无怨」这句话究竟怎么讲呢?「二句所显」,用二句话来显示无怨的相貌。
 
那二句话呢?「谓无敌对故,无损恼故」,这是三句。无怨就是总说的,无敌对、无损害是别说的,用别来解释总,这个意思。没有敌对故、没有损恼故,那就叫做无怨。若是与人有敌对,与敌人对立起来,心里面想要损害他,那就是有怨了。
 
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不欲不饶益义是无损害。
 
「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现在先解释「无敌对」,「无敌对」是什么意思呢?「不欲相违诤义」,就是不想和他冲突,不想和他起冲突,这就叫做无敌对的意思。
 
「不欲不饶益义是无损害」,就是不想要不饶益,不愿意不饶益他。饶益就是多多的利益他。不愿意不饶益,叫做无损害。是这样意思,这么解释。
 
我说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比丘、或者比丘尼,你的所有物,或者是衣、或者是钵、或者什么,这个土匪来,抢去了。抢去了的时候,我们出家人怎么办呢?你可不可以去把它抢回来呢?你可不可以?佛就说了,佛说:「如果你没有作念『我不要了!』你没有这个心情,你没有生这一念。土匪来抢你的东西抢走了,你不放弃你的所有权,他抢去了,你还可以去把它追回来,去把它要回来是可以的。如果你心里面作念了:『我不要了,就送给你了!』送完以后,后悔了又再去要,就不可以。如果再去要呢,你也可以就是用钱买回来。如果你若是放弃了所有权以后,你心里只是这样作念而已,放弃这所有权,你再去抢回来,叫做贼劫贼,就是你也是贼。他抢你的东西,他是贼,你若是放弃所有权你再去抢,你也是贼,是贼劫贼。」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有这么一段话。
 
我看到这里,我感觉释迦牟尼佛他说出来这个法真是厉害。你一动念,你心里一动念了就算数了。我们现在的人,心里动念不算数,说话也不算数,就是要签了字才算数。但是,看看我们释迦牟尼佛立的法,不是这样,你心里动念就算数了。那么他说出来这个法门,你看这个,说我的瞋心很大,就修慈愍观,我这个贪欲心大,我就修不净观。这件事,其实表面上看,看不出来什么。出家人一天这个事情,现在的出家人,那又是一回事。就说是修慈愍观、修不净观、修四念处,或者你修首楞严定也好,就是坐在那里,或在那里经行。若从表面上看,这个人在那里坐着,这个人在那里走路,看不出来什么事。可是从实质上来看,这个出家人就是心里面有事,心里面在做事。心里面做这种事,他这个贪心……。
 
我曾经想过一件事,我的贪心大,我用不净观来对付它,常常这么观。我的瞋心大,就用慈悲心这么观,但是,它的意思就是……,当然这个情形是很复杂,我们就简单说其中的一种。他应该是先要学习定,然后在定中,你修首楞严三昧也可以,修金刚三昧也可以,修种种的三昧,修种种的神通,都是在定里面才能成就。这表示,定能帮助你的观做好这件事。现在说慈悲观,后边也提到,也是在定里面做这件事。修不净观,也是在定里面做这件事。原则上就是这样说。
 
其中有一个特别的意思,我们散乱心的人,我修不净观,想一想,初开始多数和没修一样,和你没修不净观是一样的,贪心还是照样很大的,瞋心照样是很大,就是不能够很快地见到功效,不能。原因就是散乱心没有力量。若是得了定以后,就很快会有力量,就不同,不一样的。
 
可是这里边,譬如说我们现在是散乱心,我们没有定,但是,我们的瞋心很大、贪心也很大,那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久远以来不断地熏习。这个贪瞋痴,贪心,你不断地熏习,就熏成了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不断地这样熏习,所以力量特别大,力量是特别大。
 
现在,我们初发心用功修行的人,想要回过头来,以前是随顺烦恼去活动,现在想要逆,逆这个烦恼,不随顺烦恼,这是一个清净的缘起,来做这件事,来清除这些烦恼。我们若初开始修定,我们现在的贪瞋痴就障碍我们修定,那么,我要等修定好了再修不净观、再修慈悲观、慈愍观,这个事情好像很不顺的。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不得已,就勉强地修一会儿奢摩他,然后就修慈愍观,只有这样办法。这样办法,其中的道理,就和烦恼逐渐地熏习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对于某一个境界起瞋心,你动一回瞋心,这个瞋心熏习一个种子,本来原来就有种子,你再一动瞋心的时候,原来的种子力量就大一点,你继续不断地动瞋心,那个瞋的种子就继续强大起来。
 
同样的道理,我现在修慈悲心,也是这样子,你修一会儿奢摩他,你就修慈愍观增长慈悲心,当然这是一个应该说是很勉强的事情。譬如说我和某人不对了,我常常佛法的熏习,就好像也没有什么瞋心,但是见着面就不对劲,还是不对,这个瞋心还是起。你若是自己静坐、不见面,自己静坐来消灭自己的瞋心,就是这样慢慢地熏习,慢慢熏习,久了就会有力量。你今天也熏习、明天也熏习,不断地熏习,你内心的慈悲心力量渐渐地增长。有了力量的时候,瞋心就被制伏了,那个道理是一样。瞋心由小而大,慈愍心由小而大,那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初开始用功的时候,我们没有定力,就是得要慢慢地、慢慢地忍耐,这么样用功修行,它就会有力量。
 
我刚才说引律上那一段话,就是佛非常地注意自己内心的活动,佛是非常注意这一点的,所以从内心里面来决定这件事是善、这件事是恶。佛是这么样来分别这件事是善、是恶的,和世间法是不一样的,不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这里面「无敌对故、无损恼故。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就是先要自己发一个心,我不和他冲突,就是无敌对,不要和他对立。「不欲不饶益义」叫无损害,先要发这个心,先要发起这个心。
 
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们出了家,我们今天在一起学禅,倒不是说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跟我学禅,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共同地在这里学习禅。现在我们在学习五停心,也是大家共同地学习,并不是我给你们讲这件事,不是这个意思。我现在要说什么话呢?就是我们出家人,我昨天说过,我们信佛、信法、信僧,我们在佛学院里面学习佛法,有一件事要注意,应该注意,说是那个人不讲道理,他来伤害我,我对他或者说是没有什么好不好,或者说我对他很好,而对方就来伤害我,非理相加,这时候我这个心也就愤怒,要同他对立,要同他斗一斗。我刚才说我是信佛、信法、信僧,我学习佛法的人,在这个地方,不应该这样子。他对不对是他的事,我心里面若是动了瞋心,我就是不对,应该这样认识到这里。我动了瞋心,我就是不对,应该要认识到这里。不要说是他不对,是他触恼我,我没有得罪他,这已经是十万八千里了。我们出家人应该是这样子,就是我不对,我就是不对,我一动了贪瞋痴,我就是不对,应该要认识到这里。
 
所以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造的,我们就这么说,它就解释「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你心里一开始你就是,大家原来是,我是在迷惑,我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是迷惑颠倒。现在学习佛法以后,我应该改变我的态度,就是根本上来说,我不和他对立,我不和他冲突,应该有这个动机。「不欲相违诤义是无敌对」。
 
「不欲不饶益义」,我在迷惑颠倒的时候,哦!你对我不对,我给你一点颜色看看,搞你怎么怎么地!现在我是出家人,我要「不欲不饶益」,不欢喜不饶益。我对人我没有力量……对于别人有事实上的利益人,但是我心里面还总想办法利益人,要有这样的心情。没有那件事,那是要看因缘了,但是内心要发好心,我要利益人,我不损害人。修慈愍观,你心里面要有这样的心情,要有这样的心理才可以。我不欲不饶益,不是说表现出来的行动,内心就应该这样子,我不要伤害任何人,要有这样的动机才可以。
 
若复说言广大无量,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
 
「若复说言广大无量,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若复经上又说了,又说什么呢?「广大无量」,就是说慈俱心,无怨无敌无损害,广大无量,经上有这样的话。那么「广大无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则显示能引下中上品快乐」,下品的快乐、中品的快乐、上品的快乐,你能引发出来这样的快乐。
 
欲界快乐名广,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
 
「欲界快乐名广,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这「广大无量」就是三品快乐,上中下品的三品快乐。
 
欲界的快乐叫做广。欲界的快乐,这上面,这个地方没有明白地说出来,究竟是什么快乐呢?当然,或者说是世间上人所欲的这些衣食住,买个好的汽车,或者住个好房子、穿个好衣服、吃的饮食都是很丰美的,说这是快乐,当然也可以说是快乐。或者说欲界定,欲界定也是快乐。得到欲界定的时候,欲界定也是很长一段,应该说是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的欲界定也是不错的。用这样的快乐来饶益三品:亲品、怨品、中品人,这叫做广。
 
「初二静虑地快乐名大」,初静虑、第二静虑,就是初禅、二禅,这色界四禅的前二个禅,初禅、二禅的快乐,叫做大快乐。欲界定还没有轻安乐,未到地定是有一点轻安乐了,有轻安乐。到了初禅是更殊胜,那个轻安乐是更殊胜。二禅的快乐,又胜过了初禅,因为初禅有寻伺二个心所。
 
修禅的人初开始,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以后,修初禅的时候,用寻伺的方法来灭除欲界的欲,灭除了以后就得初禅了。所以,寻伺是成就初禅的一个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他是有寻伺。到了第二禅,由初禅进步到二禅的时候,要把这个寻伺取消它,不愿意有寻伺。有寻伺久了,又感觉到寻伺不对劲,不欢喜有寻伺,取消了寻伺以后,第二禅的喜乐是更殊胜,定力也是更深了。所以,初静虑地的快乐、二静虑地的快乐,名之为大,就是大过欲界的快乐。
 
「第三静虑地快乐名无量」,二禅有一个喜,成就二禅的人久了,又不欢喜这个喜,所以他要灭除这个喜以后,就是成就了三禅离喜妙乐地。在三界里面的快乐,最殊胜的就是三禅,四禅都不如它。这是在乐的立场来说,三禅的乐是在三界里面是最殊胜的了。所以,第三静虑地的快乐,名之为无量。这就叫做三品快乐,下中上三品的快乐。用这三品的快乐饶益那三种人,叫做广大无量。
 
若复说言胜解遍满具足住者,此则显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
 
「若复说言胜解遍满具足住者,此则显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经上又有这样的话,「胜解遍满具足住」这个话,这句话是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能引快乐定地胜解」,这个胜解,它是遍满具足住的。就是初开始,比如说这个欲界定,初开始,《瑜伽师地论》上说九心住,初开始是内住、等住、安住、近住,一共有九个住,都叫做欲界定。但是从内住到最后的等持,也是很长一大段的。初开始的时候,不能说是遍满具足住,到最后才是胜解遍满具足住。未到地定也是这样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也都是,就是初开始只是成就了一部分,你要继续地修行,逐渐地你才能遍满具足住,你那个胜解才遍满具足住,才能圆满了,是这样意思。此则显示能引发快乐的定地的胜解的相貌,是遍满具足住的。
 
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作意俱行。
 
「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作意俱行」,这个地方又加上一个意思。「又此胜解」,这遍满具足住的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的胜解作意俱行。
 
用快乐来利益那三品人,你这个心情,叫做「增上意乐」。而这个「胜解」和它是「所摄」,和它是相关连的,就是和那个增上意乐是相关连的,所以叫做所摄。
 
「胜解作意俱行」,这个「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是属于慈悲心,慈愍心的。「胜解作意」是禅定的境界,这是二回事。「俱行」就是在一起活动,所以叫做俱行。「又此胜解,即是能引快乐利益增上意乐所摄胜解作意俱行」,就是这二件事和合在一起活动,才能成为慈愍所缘的,才叫做慈愍所缘。如果你只是有利益增上意乐,而没有胜解作意,还不能名之为慈愍所缘的。你有了胜解作意,但是没有利益增上意乐,也不能名之为慈愍所缘的,还不能。一定是俱行,它们二个在一起活动,这才可以,才能名之为慈愍所缘。
 
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当知是慈。
 
「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当知是慈」,前面是把慈愍所缘和经上说的慈愍所缘相配合一下,也就是解释经上讲的慈愍所缘。这以下,「若于无苦无乐」这底下是说慈、悲、喜这三种心情的差别,三种心情还不一样。
 
「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无苦无乐」是说所缘的众生。所缘的众生有三类,一类是无苦也无乐,他没有什么痛苦,也没有什么快乐,这是三品众生其中的一品。无苦无乐的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与其乐」,一样地,与我有亲的,我欲与其乐,与我有怨的,我也一样地欲与其乐,这就叫平等。中品的也是平等地欲与其乐。「当知是慈」,你应该知道这是慈所缘,慈愍心所缘的境界。慈能与乐,这样意思。
 
若于有苦、或于有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庆其乐,当知是悲是喜。
 
前面就说出来一类的众生──无苦无乐的众生。这底下是「若于有苦」的众生,这个众生他有很多的苦恼。「或于有乐」,或者是对于那个有快乐的众生,他没有苦,他有快乐。所以在众生里面,有这三种差别:一个是无苦无乐的,一个是有苦,一个是有乐,众生就是分这三种。
 
有苦的亲怨中三品的有情,「欲拔其苦,当知是悲」,这就是悲心所缘。若是有快乐的亲怨中三品有情,「欲庆其乐」,想要庆慰他:你很好,你有快乐,你没有苦恼。「当知是喜」,这是喜心所缘境。慈所缘的众生,是无苦无乐的。悲所缘的是有苦,悲能拔苦。喜是缘有乐的众生,这个人有快乐,我心里很欢喜,不是嫉妒他。
 
有苦有情是悲所缘,有乐有情是喜所缘。是名慈愍所缘。
 
「有苦有情是悲所缘,有乐有情是喜所缘。是名慈愍所缘」,这加起来,总起来说,这叫做慈愍所缘。
 
四无量心,后面还有一个舍,这个「舍」在这里不提了,不提那个舍。因为现在是对治瞋心。亲怨中,他们是有苦、或者有乐、或者无苦无乐,我用慈悲喜三种心情来饶益他们,就不说那个舍。
 
若有瞋行补特伽罗,于诸有情修习慈愍,令(今)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净。
 
「若有瞋行补特伽罗,于诸有情修习慈愍,今瞋微薄,名于瞋恚心得清净」,这底下结束这段文。「若有瞋行」,若是一个修行人,他心里面有瞋恨的活动,心里面瞋怒,这样的补特伽罗,这样的人。「于诸有情修习慈愍」,他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对于一切有情修慈愍的法门,这样常常地思惟。「今瞋微薄」,这个「今」在别的本子上是个「令」,如果是「令」比较好一点。「令瞋微薄」,就使令你的瞋心逐渐地就微小、就薄弱了,就不那么强了,它就不会障道了。这个瞋心太大能障道,贪心特别大,它也是能障道,障碍你修行的,所以要用这个方法来对治它,使令它微薄不障道。「名于瞋恚心得清净」,这就是使令你的瞋恚心,渐渐地不瞋恚了,就清净了。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这底下是多愚痴的众生修缘起观。这个名字叫做缘性缘起所缘,「缘性」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看这个文的意思,「缘性」就是缘的差别性,叫做缘性。「缘起」呢?就是差别的缘性所生起的一切法。缘性,缘的差别性,就是不同的因缘。比如我们通常说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四种缘就叫做缘性。缘起,就是这四种缘所生起的一切法,叫做缘起。十二因缘,也叫十二缘起,那么十二因缘就叫做缘起。但是你仔细去观察它,「无明缘行,行缘识」,无明为行作缘,它是作什么缘?应该说是增上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行缘识也是增上缘。在这上面来分别,叫做缘性。缘性、缘起,它的所缘境是什么呢?就是十二缘起。用缘性、缘起来观察十二因缘。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这是一个问话,提出一个问题,这底下就回答这个问题。
 
「谓于三世」,「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唯行」,「唯行」是什么呢?这个「行」就是一切有为法,都名之为行,这个「行」就是原来是没有,有因缘的时候有了,有了以后又散灭了,又归于无了,属于这个范围内的都叫做行,这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子,这就叫做行。
 
「谓于三世唯行」,就是过去的一切法,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就是个行而已,都是无常的,就是这样意思。「唯法」,经论上说唯法是什么意思呢?「法」是对我说的,我执、法执,就表示只是一切因缘生法,而是没有我可得的,只是一切的因缘生法,因也是法,果也是法,果又是因,果以后又有因,因以后又有果,只是因果的变异而已,就是这样的法,并没有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事情的,所以叫做唯法。
 
在《大智度论》上说到这个地方,我认为说得也很有意思。外道认为是有我、也有法;我们佛教徒只是法,而没有我,唯法而没有我的,于是乎二方面辩论。辩论的时候,外道就说出个道理来成立他的我,他等于是说出个譬喻来。他说:譬如说有一个大将军率领军队去打仗,将军能对军队下命令,从这里攻击、从那里打仗,但是将军的上面还有一个国王,国王对将军下令,然后将军得到命令以后,才对军队下令,这样子这件事就做好了。
 
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我们人的身体享受五欲,做种种的事情,然后去种种的享受这些事,一定是要有心的。这个觉知性的心,它去指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指挥这个身体去做种种事,去享受。但是,心的后面还有一个我,这个我来指挥心,由这个心再指挥这个身去享受,这样子就像那个总司令后面还有一个国王。所以,有心,另外还要有一个我的,就像不能够没有国王,只是有个大将军,这事是不成的。所以,不只是法,还要有我。这是外道这样成立他的我。
 
龙树菩萨就反驳他,龙树菩萨说:心能指挥身体做种种事,去享受五欲,心后面还要有一个我来指挥这个心,若这样的话,这个我后面,还应该再有一个我,我后面再有一个我,一直地推到无穷无尽,应该这样。如果说只有一个我,另外没有我了,也应该只有心,根本没有我,应该这样才对的。外道当然不承认这件事。不承认这件事,龙树菩萨就说出个道理来:我来指挥这个心,心来指挥这个身,那么我问问你,这个我它怎么样来指挥这个心?这个我是有知觉、是没有知觉?如果我是没有知觉的,我的本身没有知觉,它怎么样去指挥这个心活动呢?它没有知觉,它像木头似的,像个石头似的,它怎么能够有指挥的能力呢?说是它有心,这个我的本身是有智慧的、有觉知性的,《俱舍论》的〈破我品〉好像也有这个意思。说我本身有觉知性,所以它去指挥心,若是这样的话,那又何必有我呢,就是心就是有觉知性,它就去指挥就好了,还需要另外有个觉知的我做什么呢?这一下子,外道没有话说了。《智度论》上有这么一段文。
 
所以,《智度论》后来结束这段文就说,其实在就是第六意根,只是第六意根接触到一切法的时候,然后有第六意识生起,只是这么回事。但是,第六意根非常的微细,外道搞不清楚,所以就虚妄分别出来有一个我,我来指挥心。实在只是第六意根而已。这样说,只是色受想行识的法而已,只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法而已,没有我,所以叫做「唯法」,是这个意思。阿弥陀佛!就讲到这里。
 
7月21日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前面的不净观和慈愍观,这二个修行的法门说过了。现在是第三个,缘性缘起所缘,就是观察十二缘起。
 
今天小参的时候,有的法师又提起来,修五停心怎么样修法还有点模糊。我想再简单重说几句。律里面说到收徒弟的事情,收徒弟,那上面说,你收沙弥,大概可以收二个沙弥,就说到这里。出了家、受了戒,当然也是要修行。在印度的佛教,如果是正法住世的时候,应该这个剃度师父也就是他的戒和尚,受沙弥戒、比丘戒,都是这个人。教他怎么样修行,也是这个人。在我们中国,现在就是不一样了。
 
我从这里感觉到一样事,假设他就收一个沙弥,他这个沙弥,教他修不净观,就是二个人对面这样讲。如果说是几十人、几百人来讲,这其中有多少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二个人对面讲话,那个听话的人会容易摄心一点,他有可能心不乱,他这个注意力可能会强一点。就对你讲,他的注意力强一点,他会听到,会听得比较清楚一点。当然也可能会打妄想,也不是说不能。可是若是对几十人、或者几百人讲,当然也会有人听得很清楚,有些人会专注一心不乱的听,也有可能你虽然专注,还没有听清楚,可能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刚才说还要重复再讲,这个问题就在这里。
 
假设是修不净观也好,你修慈愍观也好、修缘起观也好。应该是先修止,应该是把座位预备好坐得舒舒服服的,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静坐,不要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静坐,不行,要空气新鲜的地方坐。也先走一走,经行,然后坐下来。坐下来,先修止,就是六个妙门前三个都是止。数、随、止,这三个都是止。或者是用数的方法,或者是用随的方法,或者是用止的方法,把这个心叫它明静而住,叫它住一个时候,能尽量的多住,或者最少住一刻钟。若是你能够住一个钟头也好,叫它寂静住一个钟头以后,然后再修不净观,或者修慈愍观、或者修缘起观。要先修止,而后修观。止的时间尽量的多一点,尽量让它多一点,观的时间不要太多。
 
如果你能止一个钟头的话,你的观修十分钟、十五分钟就好了,然后再修止。观的时间少一点,止的时间多一点。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呢?会感觉到舒服。止的时间多,观的时间少,你会感觉到舒服,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因为止的时间多,这个观会来得有力量,力量会强一点。如果完全不修止,你去修观,观的力量会弱一点。所以,止能帮助观的,所以应该这样处理,止的时间多一点,观的时间要少,就是这样修。
 
这样修,初开始不感觉到什么,但时间久了,它就有用,它就会发生作用的。我们若是不修的话,你又没有其他的法门。我昨天说过,这内心里面,贪心来了的时候没有办法处理,你没有办法来对付它。你若有不净观的修习,你有办法处理。你这不净观一现前,贪心就灭了。贪心一灭了,你很自在。如果你不修不净观,又没有别的办法,这个贪心若是很大的话、很重的话,就很苦恼的,所以应该修不净观。
 
数、随、止,这个止可以止在一处,叫做止。或者止在肚脐这也可以。把这个心就是注意这个肚脐,也可以。注意丹田也可以,或者是住在地面上也可以。《清净道论》上它另外有一个方法,它有一个方法,当然也是很好。但是,我在想,另外有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坐的是一个凳子,这样的禅凳,不是坐在地面上,你可以用一个大的碗,碗里面放上水,你把它看得清清楚楚的。如果是夜间,把灯完全关掉当然屋子是黑的,你用一个手电筒把手电筒打开,光就照在这一碗水里面,水里面就会现出一个圆光出来。你把这个相取在心里面,取清楚了,然后就把它拿掉不要了,然后你坐下来的时候修止,你就想这禅凳的下面有这一碗水,水里面有一个圆光,就这样修,就把心安住在那里叫它不动,也是好。本来是把这一念心来注意脐,这是不错的,是可以,注意丹田也很好。但是有的人有问题,你住在丹田那里,肚子疼,肚子会痛,也可能会有其他的问题,所以又不可以。所以,另外用一个方法也是可以。还有说是观脚心的,也可以。或者是你注意这个大拇指,也是可以。心就注意在那里,其他的杂念都停下来,这样子使令心安住不动。
 
那一天,我说「念佛是谁」这样子,我听那些大禅师和虚云老和尚的开示录上说,「念佛是谁」,一开始「念佛是谁」是四个字,后来,三个字都不要,就是「谁」。自己舌头不动,你念这个「谁」字的时候,心就注意这个「谁」,这其实就是修止,这样等于是修止。这样修止,当然也是不错。但是我说一件事你听听。
 
有一位法师,他在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宁波天童寺住了多少年,后来在狮子岭什么地方也住了多少年,就是他出家以来,他就是在禅宗的道场修禅,但是这个人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就是在禅宗道场就这么修行。那么,我就问他修行的经过、修行的成就。他说:这样用功,「念佛是谁」,「谁」长一点,或者「谁」这样子,偶然的会有几支香心里面不动,没有一切杂念心里面不动,能有这个境界。有这个境界,实在这个境界,若按如来禅来说,这个是欲界定的境界,也算不容易了。能有二支香一心不乱,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有个后遗症,什么是后遗症呢?几天精神就疲倦,要多少天才恢复过来,要经过多少天精神才正常。有过这么一次的特别经验,感觉到很好了,结果是多少天的疲倦,要经过多少天才能恢复过来,还有这个问题。也可能不完全这样子,单独他这样子。
 
不过,从修止观的体验上看,是有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呢?你心里面提「念佛是谁」、「谁」,你这个注意力就是在头部。如果禅师、或者首座和尚、或者是堂主开示叫你这样修行,结果你就是打妄想,根本不修行,反倒什么事也没有。如果你真是依教奉行,这样子修,你的注意力…,假设是打禅七,一天有七、八个钟头,十几个钟头的静坐,你真能这样坐,你的头就会有问题,或者喉咙痛、或者眼睛疼、或者是吐血,就可能会有这个事,就可能有这个问题。如果你按如来禅这个止来说,或者《清净道论》它说的那个办法,我认为都好。
 
智者大师说到那些止,他就提到,安心在脐轮使令你舒服,你能够一心不乱地明静而住,他心里很舒服。假设你能够一坐五个钟头,一心不乱坐在那里不动,然后你又出定放了腿子,精神特别好,精神是更好,不会说是几天疲倦,没有这个事情。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地水火风,在你这样修行的时候,它在调和,它调和。你这个注意力放在头部,这不得了,这地水火风就不调和了,这火大加多了,在头部的火大加多了,火大加多就受不了。少时间的加多可以,时间久了就不行,就是不可以的。所以这里面还有这个问题。
 
现在说是数、随、止,这三个方法都是止。你用数的方法、或者是用随的方法、或者用止的方法,你先用这个方法叫心寂静住,住一个时期,然后就修观,就是这样修。这个事情,我感觉不是很难,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应该是容易办到的。
 
现在说缘性缘起所缘。缘性缘起所缘明白一点说,就是观察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我们看《佛本行集经》,还有其他的经上,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就是观缘起,观缘起而得无上菩提。可见,这个观缘起是个成佛的法门,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
 
缘性缘起,这样子加个缘性,这里面是一个义,观缘起里面的义。虽然都是缘,但是缘与缘不一样,有差别性。观缘起所缘,所缘就是或者叫十二因缘,或者叫十二缘起。观十二缘起,怎么观法呢?我稍微解释一下。观缘起,分二个办法,分二种观法:一个是顺生死流、一个是逆生死流。有顺、逆二种观法。顺,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是顺。若是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就是逆。
 
「无明缘行」,「无明」这个地方,什么叫做「无明」呢?在《瑜伽师地论》分别十二缘起那个地方,说得非常多、说得非常广。「无明」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僧,不知道,不信佛法僧,不知道苦集灭道,不知道因、不知道果,不知道有过去世的因果,现在世、未来世的因果,不知道,很多很多的佛法都不明白,很多很多世出世间的事情都不知道,都不明白,这就叫做无明。但是,这个不知道这件事,这个人可能还是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只是对于佛法不明白,也不相信而已。
 
可是这里边也还有一点分别,有个什么分别呢?我们说无明是从那里来的?这是一个问题,无明从何处来的?经上说:从不如理作意来的。你不合道理的分别,那就会有无明。不如理作意和无明,有什么分别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无明是所生的,不如理作意是能生起的,能生起无明的。其中还有个分别,在不如理作意的时候,能引起无明的那个不如理作意,那个不如理作意的时候还不是染污性,它是向于染污还没有染污,无明就是染污了。经论上有这样解释的。这就是分别出来不如理作意和无明的界线。
 
可是,无明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很多事情的,也包含了很多事。在我们众生的生死流转里面,很复杂的关系里面,佛的大智慧的观察,观察出来中间的一个线索,中间的一个次第,分出来十二个次第,是这样意思。
 
「无明缘行」,这个「行」或者是善行,或者是福行、罪行、不动行。我们做善业,那就是福行。做种种的恶事,就是罪行。如果修禅定,不是佛教徒修禅定,它就是不动行。这个「行」是要待无明才能生起。可见无明这个地方,说是无明,实在无明里面有一个欲的,就是有一个希望心在里面的。比如,为什么他要修禅定,他想要得三昧乐,想要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他感觉到人生是苦,他感觉到欲是苦,所以要离欲。离欲怎么办呢?就是要修禅定,修禅定可以离欲。或者说我愿意得人天福报,我相信善恶果报,我不想造罪,这时侯要做善事,他心里有这样的思想,才可以做善。如果不相信善恶果报,他就造罪做恶事,做恶事可以占别人的便宜,那么他也有个欲的,所以,无明里面还有个欲的。
 
「无明缘行」,行从那儿来的呢?行从无明那里来。前面说「谓观待道理」,观待道理就是这个意思。观察这一切法的生起,它是有所待,要有所凭借。「行」凭借什么才能生起呢?要有无明才能生起。不然的话,行不能自己生起。所以,「行」是自性空。「此有故彼有」,就是此无明有无明,才能有行,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无明若灭了,行就没有了。就是观察出来这件事。
 
「行缘识」这个「识」,它能够生种种的分别。或者我们说是去投胎去,这个识说是投胎的识,中阴身去投胎的时候。本来这个人在世间上生存的时候是个男人,但是,这个时候变成女人了,这个识就是用女人的心情去分别事情。这是怎么回事情呢?行缘识,这个识要依靠那个行,就是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做女人了,他生存的时候是男人,但是业力现在使令他做女人,所以这个识就是女人的心情去分别事情。在生存的时候是女人,但是现在他不,现在他分别的是男人的立场来分别事情。为何会这样呢?行缘识,就是他的业力使令他变了,能改变他,行缘识。如果没有行,识就没有了。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就是这样观察。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生缘老死」这个地方,说「爱缘取、取缘有」这个地方还有事情。爱取是烦恼,有是业力。经过爱取的时候,从唯识经论上的解释,也有道理。由爱取的滋润,把以前的业力,以前「无明缘行」那个「行」的业力,现在经过爱取的滋润,这时候,业力的力量就可以得果报了,所以叫做「有」,它将来会有果报,就是有力量得果报了。若没有爱取的滋润,还不能得果报。
 
「有缘生」,「生」是什么东西呢?「生」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若是有灭则生灭。爱取有如果它灭了,生就灭了,就没有了,就是没有色受想行识的。有灭则生灭,生灭就不会有老死了。
 
「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样观察。你常常这样观察,就会发现一件事,发现什么事呢?天台智者大师讲「藏通别圆」四教,说藏教和通教,这二教的圣人,他们是一样地都证悟了真谛的道理,是相同的。但是,通教的利根人……,藏教是钝根人,通教是利根人。他们在观察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时候,这通教的人,现在就是无有少法可得的;藏教的人不是,要无常的时候,灭了的时候,就是爱取有灭了,生老死才灭的,就是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在的时候还是没能够灭,还没有灭。这还有这么一点不同的。
 
但是你常常这样修观,那还有一点事情,有什么事情呢?你今天也这样观,明天也这样观,时间久了呢,所以我相信阿罗汉,就是藏教的阿罗汉,现在他的内心的境界就是无余涅槃,就能有这个境界,是现在,不要说臭皮囊火化了以后,不是。但是,这个事情是渐渐来的,逐渐地逐渐地来。因为通教的人听《般若经》,通教的阿罗汉是听闻《般若经》而得圣道的。《般若经》是说「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是这样讲,但是你读《阿含经》,它不这么说。《阿含经》:「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这样讲法。可是在孙陀罗难陀……,这《阿含经》,孙陀罗难陀给五百比丘尼说法的那一个小经,那个经还比较长一点,那里面可有《般若经》的意味,有《般若经》的味道,也是,你若仔细去观察思惟,也是「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也有这种味道,也有这个意思。
 
所以我说,你常常观缘起观,缘性缘起所缘,你观察「三世唯行、唯法」,常常这么观:「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你就发现现在一切法就是空的,就会发现这件事,就会觉悟到这里。所以,我在想,佛在世的时候,说《般若经》、说《阿含经》,说了很多的法门,听经的人当时就得圣道,是有道理的。所以,有的人批评:「你只是嘴巴皮讲一讲佛法,用笔杆子写一写,你没有坐破十八个蒲团,你没有修行。」我一听这种话,这种话说出来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也不是决定有道理。你凭什么可以这样讲?你若读读经论,有的人原来还并不信佛,他就来到法会听佛说法,听一坐经,就得初果须沱洹。初果须沱洹在大乘佛法,就是无生法忍。这怎么讲?他没有坐破蒲团,他就是顶多听佛说一段经就是了。这个是什么呢?就是那个人多少有一点静坐的功夫,他心能静下来,静下来的时候,佛说法的时候,他就是真能够专注听法,心里面没有妄想。
 
我昨天提到印顺老法师,我现在又想到,我有一次见到印老,我问他:「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听佛说法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到不信佛的人,他们听佛说法,就听了一坐经,就得了须沱洹,就得圣道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印老法师说一句话,他说:「佛说法,就像有人拿着刀,一下子插到你的心里面似的。」佛说法就像这样子,他说出那个法语非常的有力量,叫你心惊,你听见了这个话,你心里面就惊,是这样子。所以,加上你本身能够心不散乱,专注的听法,当然也要有善根,他就容易悟道,你就容易明白,你就容易悟道。
 
若是我们自己,当然我们没有深入地学习佛法,只是把这个字,哦!缘性缘起,缘字怎么讲、性字怎么讲,只是这样讲,那当然是不行的,那当然是很难悟道,很难的,就是不容易。但是我们现在把《金刚经》背下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样背,在我们现在的人这样背经,我们如果是高攀的话,就是你在听佛说法嘛!如果说是你背《华严经》、背《法华经》、背《大般若经》,你常常这样子背,就是常常这样听佛说法。这件事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事情,的确是不可思议功德。
 
但是现在,按我们的肉眼来看,佛已经灭度了,我们要听佛说法,那真是不容易。现在说修观,修观就是把佛说法的要义,缘性缘起的要义,你把它完全学习,放在心里面去思惟,这也等于是听法。等于是听法的时候,你真是修缘起观,假设你若是……当然这里边要学习这个,把中观论学一学也好,也是很好,然后你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你能了解得深一点,然后你再假借奢摩他的帮助,你内心里面这样去观,我认为,如果你年纪若轻一点,你今生就得无生法忍,我还相信这件事,若我老了是不行了,老了身体差一点,年轻人真是能的,的确是能,这不是随便说说,不是这个意思,的确是有这个可能。
 
所以这上面,「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你真是这样观察这个十二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这一共是四句,这四句是《阿含经》上有的。你这么一观察的结果,你就会知道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一切的有为法。「唯行」,只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而已,只是这样子,这个就是诸行无常的意思。「唯法」,就像昨天说的,一切法都是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察这一切法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老是在变!无明缘行,行缘识,一直到老死,就是在变,这样变,都是无常的,只是法的变化而已,其中没有「我」这件事,是无我的。
 
「唯事、唯因、唯果」,这三句又比前面具体了一点。「事」就是五蕴,就指色受想行识这个事,这个事就是无常的、是无我的。「唯因、唯果」,这个可以十二因缘来说,若照唯识上的解释,就是生老死是果,前面十个都是因。无明缘行,那几个是「牵引因」;爱取有是「生起因」。这个因,有这二个差别。
 
「牵引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生起来这样的无明、行、识、名色,你造了这样的因的时候,它就能够牵引你到人间来,或者牵引你到天上去,或者牵引你到地狱去,能牵引你到那里去。本来人是不能去的,不能去,你造了这个业力的时候,就能牵引你到那里去,它有这种能力。前面那几个是牵引因,爱取有叫生起因,就是经过爱取的滋润的时候,牵引因就变成生起因了。说是能生到人间来,就是它能生起来人间的果报,生起了人间的色受想行识。如果没有爱取的滋润,还不能生起的。所以,生起因和牵引因还不同的,是这样,说是唯因。
 
「唯果」,这个果分二种。前面「识、名色、六入、触」,六触,就是得到了一个人的身体,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做「自体果」。有了六根的时候,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接触,那叫做「受用境界果」,你所受用的境界果,那就是「依报的果」。一个正报的果,一个依报的果。「唯因、唯果」,就是这个。
 
「堕正道理」,这样子是合道理的。「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这是合乎道理的。怎么叫做合乎道理呢?「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就是这四种道理。
 
「观待道理」,我刚才讲过一下,就是观察一切法的生灭都是因缘,要假藉因缘的。比如刚才说这个「行」,行怎么来的呢?由无明来的。这个行要待无明才可以。若没有无明,行就没有,所以要待无明。行若灭呢,它也不能自己就灭,要无明灭这个行才能灭,所以要待。其实就是因缘,它的因缘若灭了它就灭了。所生法,它自己不会灭的,一定要因缘灭了,它这个所生法才能灭,不然它不灭。我们的眼睛看见虚空里头有花,其实别的人没看见有花,那么为什么我会看见?因为我的眼睛有病。但是那个花实在是没有,但是,我有病的眼睛就是看见有。所以,要灭那个花,你还不能灭,要把眼里的病消除了花才能灭的,不然它不灭。所以,行是要待无明的,而识是要待行的。如果行若有,一定是要有识的;若有无明,一定会有行的。你若灭了无明,行就灭了。灭了行,识也就灭了,就是这么回事。这就叫做观待道理。
 
「作用道理」,或者说是无明有生起行的道理,行有生起识的作用。或者说你能修缘起观,你今天也修、明天也习,常常地这么修行,你就可以断除无明,断惑证真,就可以得圣道了,就会有这个作用,也可以这样讲。
 
「证成道理」,这个道理是释迦牟尼佛这一切圣人都已经证悟成立的,他们都证悟了。这个道理是成立的,是过来人已经证悟了的道理,不是随便乱说的。
 
「法尔道理」,十二缘起这件事,「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有佛、无佛,都是这样子的,法尔就是这样子,自然是这样子。
 
所以这叫做「堕正道理」,是合乎道理的。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我们看这十二缘起,观察十二缘起,就会知道只是法能引法,无明能引出来行,行能引出个识,识能引出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就是这样子引出来的,唯有诸法能引诸法。
 
「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并不是另外有一个作者、受者,他来搞什么鬼,搞什么事情,没有,没有这个事情。「作者」就是做事情的这个,「受者」就是享受的那一个。在外道来说,有种种的说法,其中一种就是:这件事我能去做,做成功了以后我就享受,作也是我,受也是我,所以叫做作者、受者。还有说:作者是大自在天是作者,宇宙的万有是自在天、梵天王创造的,它是作者。把世间弄得很苦,叫我们来受,或者是弄得很快乐,叫我们来受。受者是我,作者是他,或者怎么地。或者有的执着:自性是作者,我是受者。有种种的说法。
 
现在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说:「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另外没有一个作者、受者的。若在佛法里面说,就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它是作者,也是受者。当然它要和一切法为因缘,这样子,是作、是受,另外没有我可得的,无我可得。「是名缘性缘起」,缘性缘起就是这样意思。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于诸痴行心得清净,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若是我们对于十二缘起作为所缘境,我们常常地这样去观察、思惟。「作意」这个「作」就是生起的意思。把这个心动起来,叫作意,动起来去思惟这个道理。你常常这样思惟的时候,「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痴行增上」就是刚才说,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知道、不明白、不相信,这些痴行特别强的这些人。「补特伽罗」翻到中国话就是数取趣,数数地得果报,所以叫做数取趣。「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他内心里面所有愚痴的活动、愚痴的心情。「皆得微薄」,逐渐地就微小了、就薄弱了、就不那样强了,你的智慧就增长了。「于诸痴行心得清净」,对于原来的那些痴行,现在的心就清净,没有那个痴行了。「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修这个十二缘起的观察,如果从《阿含经》的立场去思惟,就是能得到我空,能证悟我空的道理。《阿含经》也有法空,不过说法空的地方少,说我空的地方多。若是你由《般若经》去学习、观察十二缘起,当然同时也能够证悟法空,我空、法空的道理,那么就是圣人了,就得圣道了。「缘性缘起所缘」。
 
四念处里面,最后那个「观法无我」,那么就是缘性缘起观,就是观法无我。这个是非常深广的,缘性缘起所缘这个观察,是很广大、很深妙的地方。
 
修这个观察,如果愿意修这个的话,把十二缘起每一个支:无明、行、识、名色……,每一个支的道理都好好学一遍,好好学它,学习学习,然后就按照那四句话去思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按照这四句话去思惟、去观察。结果就是「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那么就知道我不可得。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你就得初果须沱洹了,就是这样意思。
 
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
 
「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这个界差别所缘,前面这个缘性缘起所缘是前后,「无明缘行、行缘识」是前后组织起来的。界差别是同时的,也是观察我不可得,也有这种意思。但是,这个是破慢,骄慢心特别强,总感觉自己很强大,你们都不如我,高慢心很强大,那么就修界差别所缘。
 
界差别一共有六种,六种界的差别。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就是这六种元素组成的人。我们人究竟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就这六种东西组合起来,名之为补特伽罗,名之为人的,是这样子。这里面,另外没有我。你也是地水火风空识,我也是地水火风空识,这里面没有我的。没有我,也没有你,也没有他,中间没有对立的形相,这个我慢就没有了。所以,这个「界」在这里当个成份讲也可以,当个因缘的因来讲也是可以。
 
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是内,二是外。内地界是什么呢?
 
内地界者,谓此身中内别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亲附执受。
 
「谓此身中内别坚性」,我们的身体里面有坚、湿、暖、动,地水火风是坚、湿、暖、动,是四种。现在说地界,是其中的一种,就是「别坚性」,特别地别指其中的坚固性的东西,就是地界。「别」就是其中的一种叫做别。「坚硬所摄」,我们身体里面,组成身体的物质里面,属于坚硬性的东西。
 
「地地所摄」,这个坚硬性的东西也有粗细的不同,属于微细的,有粗劣的,所以叫做地地所摄的,都名之为地。
 
「亲附执受」,身体里面这个地大属于二类:一类是亲附,一类是执受。「执受」,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这个识和它和合在一起,能摄持它,使令它不坏,叫做执;使令它能生感觉,就叫做受。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执持,它就坏了,里面的地水火风就坏了,所以是有执的这件事。若没有执,也就不会有感觉了。「亲附」呢,就是不执受,我们身体里面也有一部分的地,阿赖耶识不执受,但是它亲附在执受的地大里面,它附在那个地大上面,和它不相离,所以叫做亲附。譬如说我们这个爪,指甲,指甲你剪它,我们不感觉痛,就是因为不执受的关系。或者说头发,头发你剪它,我们也不痛,它也就是不执受的关系,还有其他的也是,但是它是亲附在我们执受的地大里面。
 
外地界者,谓外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外地界者,谓外坚性」,身体以外的坚性的东西,「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外面的地大,阿赖耶识不执受,所以它没有感觉,它是无情物了,它也不是附在执受的东西上面。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谓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谓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
 
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是内,二是外。
 
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
 
「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也是水水所摄,也是有亲附执受的分别。「其事云何?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
 
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内、二外。」
 
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于身中所有温暖,能令身热、等热、遍热。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易正消变。彼增盛故,堕蒸热数。如是等类,名内火界。
 
「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何?谓于身中所有温暖,能令身热、等热」,这个「等热」怎么讲呢?我没看见注解怎么解释,我姑妄言之。等热,下面有个「遍热」。遍是在空间上说,普遍地各地方都是热的。等热是前后说的,过去的火也热、未来的火也是热。等是约前后说,遍是同时说,这样分别。
 
「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所食的饭、所饮的水、所啖的菜、或者所尝的味。「易正消变」,都是很容易消化的、很适合的,叫做正。
 
「彼增盛故」,就是这个热增盛的关系,所以能够消化,若是火微弱了,就不容易消化了。「堕蒸热数」,这时候这个火有这种能力,有蒸热的能力,所以就是脾胃强了。「如是等类,名内火界」。
 
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于人间依钻燧等、牛粪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或复所余。如是等类,名外火界。
 
「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暖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于人间依钻燧等」,古代的时候没有火柴,就是用燧,木燧,还有阳燧等取火之具。或者是「牛粪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就是能烧牛粪,也能烧草,也能烧其他的薪。「或榛、或野」,能烧旷野,榛也是一种植物。「或山、或渚」,渚其实就是岛,海里面那个岛,「或村、村分」,村庄的一部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或复所余。如是等类,名外火界」,这是外火界。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