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27成观法师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27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拿起《唯识三十论颂义贯》,继续讲,还是请各位端身正坐,专心听讲,不做旁的事,以重法故。上次讲到53页,讲「行舍」,我们上次讲:

舍有两种,一种是「受蕴」中的舍,现在这个是「行蕴」中的舍,因为舍有两种,五蕴色受想行识,「受蕴」里面有一个舍,叫「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叫舍受,「行蕴」里面也有一个舍,称为「行舍」。这个「行舍」跟受蕴中的舍不一样,主要的、最大分别在那里?「受蕴」中舍叫「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因为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又称为舍受,行蕴中的舍就叫「行舍」,「舍受」是通欲界、色界。欲界中的「舍受」,就是一般的你不能称它是苦还是乐这种东西,它不一定是清净的,但色界中的「舍受」一定是清净的;因为一定要入禅定以后,得到不苦不乐受这种感觉,然后才叫「舍受」。一个是有修行的,一个是没有修行的。修行人可以有「舍受」;没有修行的人也可以有「舍受」,但那不是修行的结果,只是那个事情的本质是不苦不乐。譬如睡觉,如果睡得普普通通,睡醒以后精神没有很好、也不算很差,那个睡觉给你的感觉就是「舍受」,就不苦不乐;如果你那天睡得很沉、很深、很好,起来以后精神很畅旺,那个睡觉给你的感觉就是「乐受」;如果你那天晚上作了很多一连串的噩梦,起来以后有睡跟没睡一样很累,那个睡觉就变成「苦受」。光是一个睡觉,就可以让你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可是这跟「行蕴」那个「行舍」不一样,「行舍」一定是修行得到的,也就是已经到了三摩地的地步了,三摩地那种平稳的情况。[《成唯识论》云:「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什么叫「行舍」呢?由「精进」加上「不贪、不、不痴」三根,联合在一起的功能(在静坐中同时修这四个法),在修禅定中「令心平等」,你不要小看「平等」两个字,好像很普通,这是非常高的修行了。这个「平等」也不是「我对你没有歧视」那种平等,而是心无高下,无起伏、无波浪、无动乱、无乱念,心中平静无波动的情况之下,叫做「平等」。「正直」又正又直,纯一直心,无邪心,无妄想,这叫「正直」。「平等」、「正直」已经是三摩地境界了,「无功用住」几乎已经到了跟第八地的「无功用行」是一样。「无功用就是你不再着心用力,任凭已修得的功力自行推动;叫做「无功用」,也就是不再特意、着意地用功,你前面所修的它就有一种前进的力量,你就坐在那个力量上,坐在那个力量的「轻便车」上,它就一直载着你走,而且不会有问题,也不会翻车「轻便车」,开矿的小车箱,挂四个轮子,可以运送煤炭的车,通常是利用火车道顺势而下。类似那样子,你修...修到后来,已经有一个惯性定律,它就以惯性定律的那个力量一直往前。不用再加油,甚至于把油门放掉,它就一直走,这叫「无功用」。你开车至少有一个经验,开车的时候加油加到某一个地步,在高速公路,即使不再踩油门,它还是继续以大约同样的速度在前进,这个叫做「无功用」,而且这个「住」是什么呢?通常是讲「无功用行」,讲「住」的意思就是说,你在这个「无功用」的力量上,不再动了,叫做「住」,「住」的意思是不动。「行舍」就是「精进」跟「无贪、无、无痴,」加起来联合的能够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是有这样的性质。这样的性质是什么样的境界呢?第四禅境界,舍念清净地「行舍」的境界。因为「无功用住」,所以连呼吸也没有了,因为无功用,所有的功用都停止,心很平稳,没有杂念,不苦不乐;在不苦不乐的情况下,因为超过了喜乐,那种快乐是接近寂灭的快乐。虽然它不讲快乐,但那种快乐是非常大的快乐。为什么二乘行人住寂灭乐呢?因为是一种超越快乐的快乐,所以就不得了,特别容易令人着迷。除非你是大菩萨有愿力,否则你一进去就所谓的灰心泯智,心如庄子所说的:槁木死灰一样,整个智慧都泯灭。因为他无功用,所以不再作任何观,就是一心住于寂灭乐里面。四禅虽然不讲乐,已经离了三禅乐,三禅乐不是最乐吗?超过三禅的乐,因为觉得三禅的乐已经太粗了,他超过三禅的乐,那个乐已经不得了了,无可名状的乐,跟涅槃乐接近。他一进去以后愿意住在里面,永远不想出来,真的是远离一切烦恼生死。离欲界已经很远、很远了,初禅已经离欲界了,这个又离欲界已经很远、很远了,离三禅的也是很远。这是在第四禅才有这样子的「心所」,所以「行舍」是一种「心所」。它的组成成分就是「精进+不贪+不+不痴」。「行舍心所」产生以后,心就不再造作了,休长假,所以一心寂止,平平稳稳。

[对治掉举,静住为业。]「行舍心所」有两个业用:他的功能消极上来讲「行舍」可以「对治掉举,」因为很平稳,所以心就不会上上下下。「掉举」就是上上下下,「行舍」是「掉举」的克星,有「行舍」起来了,「掉举」就自然起不来,就不会再「掉举」了,「掉举」就是上下以普通的话讲就是「兴奋」,心就不兴奋,就像古井无波一样入了第四禅就古井无波。消极的作用是能够「对治掉举」,积极的作用是令心「静住为业」令心安静的住下来,住于禅境,而不生杂染。[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静住名舍。]这就是说,四法就是「精进」再加上「不贪、不、不痴」,或是「无贪、无、无痴」,这四个法合在一起,能够令心远离掉举等障碍,「障」是指障禅定,「掉举」等禅定障。「静住名舍」,心能够很平静的安住下来,这样子称为舍,「舍」就是舍诸行,行就是心行,舍一切心的造作。因为舍了心的造作,所以心才能很平静安住下来。[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因为静下来了,所以就能「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辩舍差别。]「舍」有三个阶段:初舍、中舍、后舍。所以叫初、中、后三位,「辩」等于是这个「辨」,分辨「舍」的差别。[由不放逸,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这个「舍」再进一步令心能够寂静地住下来。[此无别体,如不放逸;]除了「精进、无贪、无、无痴」以外,这四法合在一起是「行舍」的体,跟「不放逸」一样。「行舍」,没有一个特别的法是「行舍」的自体,而是借「精进」再加三个法来成就它的自体。[离彼四法,无相用故。]若离「精进」再加三根这四法,就没有「行舍」的相、用。一切法都是「体、相、用」,现在就说没有体它人家的,借这四法起种种「相」跟种种「用」。如果离那四法,「离」就是「没有」。如果没有精进」再加三根这四法的话,那「行舍」根本就不会起相、用。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体,现在借来一个体;如果四法的「体」也没有了,其「相、用」也就不会有了。[能令寂静,即四法故;]能够令心寂静下来的功能,「即四法」,就是这四法联合的作用。[所令寂静即心等故。」]被寂静者,也就是「心等故」,「心等」就是「心」与「心所」。那个「等」字就代表「心所」。它「能寂静」就是能寂静,对不对?那「所寂静」的就是「心」与「心所」。这四法合在一起能够产生令心寂静的功能,它所寂静的对象是什么?就是一切心、心所法。一切心、心所法碰到了「行舍」,全部都安静了、平静了、扫平了,所以就舍念清净了,一切念,所以四禅称为舍念清净地,一切念就是心动,现在心不再动了,所以就是舍念清净地,心就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很平稳在寂静之中,所以不是死掉,没有呼吸及脉搏,不知道的人就以为他死掉了。

[(「行舍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以精进及无贪、无、无痴三善根之力,令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不须再加行用功)而住。]所谓的「用功」是指什么呢?以唯识来讲,就是除染摄心调直在心中除染除一切杂染这是用功收摄那个心专一这也是用功、调直除了摄心不乱以外,把心调得直直的这也是用功,调直以后就得「定」了,所以得「定」又叫「调直定」。心一调直了,就不再乱了。就好像龙树菩萨讲「禅波罗蜜」的时候说,心就好像一条蛇一样,蛇的性质是什么呢?蛇走路的时候就是歪歪曲曲的,如果有人拿一根竹子,把竹节都打通,然后把蛇放进去,蛇就直了。同样的,调心直,把心调直,调这个心让它直,就是用禅定法把心蛇纳入其中,心就直了。心蛇入了止观的竹筒,它就不再作怪了。

[「行舍心所」之业用为:令行者能对治「掉举心所」,]「掉举」就是心起伏,尤其特别指心高昂、兴奋。[令其心静住。]「行舍」能够令「掉举心所」不再起作用,心就能够静住下来。[也就是说,针对这四法能令行者之心远离掉举、]「掉举」就是心高[昏沉]就是心低,所以二者正好相反。[等修定的障碍,]都被「行舍」对治掉了,[而令其心住于寂静安稳的定境,称为行舍。(简言之,即「行舍心所」能除障,令心得定。)所谓的「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这三者是用来区分「行舍」的三个层次或阶段:]「无功用」就是收摄一切功能,寂静而住

[第一阶段(初)──「行舍心所」能令行者之心离于掉举、昏沉,令其心不高昂、亦不低沉,而得平等而住。]

[第二阶段(中)──「行舍心所」能令行者之心再离于谄、诳等,无有曲妄,正直而住。]

[第三阶段(后)──「行舍心所」能令行者之心不须再藉加行用功之力,便自能以其力而寂静、安住不动。]这叫做行舍的后阶段。所以,先是平等而住,第二阶段正直而住,第三个阶段就是寂静、安住不动。所以这一段一段地往上。

[然而,这要有个先决条件,即须先由前面所说的「不放逸」,把杂染障去除掉(以不放逸力,先令心离染),然后才能由「行舍」之力,而令心次第安住于寂静不动。]要得「行舍」,首先要「不放逸」,由「不放逸」的力量「把沾染障去掉」,先离染,离染以后,「行舍」的力量才能够显发出来,就「令心次第安住于寂静不动」。

[这个「行舍心所」,也跟「不放逸心所」一样,若离于精进、无贪、无、无痴,是没有自体的;因为能令心达于「寂静」的成果的,便是这四法合起来的功能;而「被寂静」的(受这四法之力所加,而达到寂静之境者),即是心体与其他诸心所,]受到作用的或是受益的,就是这个心体跟诸心所,[由于这个缘故,而说「行舍心所」是以「精进」加上「无贪、无、无痴」为自体。)]

[「不害」:义为对他人或有情,不伤害、不杀害、不损害、不恼害。《成唯识论》云:「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就是对有情不做损恼的事情叫不为损恼,「损恼」就是损害、恼害; [无为性;]「不害」本身的性质是「无」,它的成分中没有恚。「不害」本身的性质是心中没有恨,没有恨才不会去恼害众生,[能对治害,]「不害心所」在消极上「能对治害」心所,也就是「害心所」的抗体,积极来说,「不害」能产生悲悯心,所以一个人有慈悲心就绝对不会去害别人;不会害众生、恼众生,也不会杀害众生,这都是一系列的,所以「不害」以能够产生悲悯的作用为它的业用,[悲愍为业。]这对修菩萨道的人特别重要,菩萨不恼众生。什么叫「恼众生」呢?人家没有惹你,然后你去惹人家,这就「恼众生」,菩萨绝对不会这样子的。你没有惹人家,人家惹你的时候,都应该要忍让,是不是?不恼害众生,是菩萨慈悲心最消极具体的表现,所以菩萨也不会以大欺小、以富欺贫,不会因为有钱就欺负没有钱的人,不会以有学问就瞧不起没读书的、没学问、没文化水平的人,他在高位也不会瞧不起下位的人,当然菩萨也不会作威作福,这都是从「不害心所」来的。因为作威作福的话,那一定会恼害众生嘛!因为作威作福,那就是我要让你好看、让你不舒服,那就是恼害人家。可是众生很奇怪,恼了人家,自己却觉得很舒服,觉得很棒,我有权力、有能力耍你,觉得很过瘾,耍了人家以后,就觉得很爽!这跟菩萨精神是相违背的,因为菩萨有不恼害众生这种「不害心所有法」。这个「软件」从无始劫以来就装进去了,而且生生世世都在「update/upgrade」(更新、升级),所以他的「不害心所」就越来越强、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力量。这个「不害心所」统领自心的菩萨道,以这个「不害心所」为首。因为菩萨要度众生,要令众生欢喜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没缘没故地去恼害他呢?欺负他跟恼害他也是,所以要不欺侮他人,欺侮就是恼害。这样一讲,唯识学不是死文字,也不是知识,这都要该修的,而且可以修的。「不伤害、不杀害、不损害、不恼害。」这都是我加上去的,不是抄来的。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