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28
成观法师讲解
[《成唯识论》云:「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 「损」字本来是文言文,是损害的意思,若把它当白话来看,就是会「损人家」,所以修行人不能损人家,不能讽刺、讥刺别人,不能讲话尖酸刻薄,这就「损人家」。我跟你讲,你若大声骂人,人家生气只是一下下而已;可是你若尖酸刻薄、用尖刻的话去讥刺别人,人家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一辈子都会记住那种损害,讥刺就好像一把利剑一样刺进去,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讲,那一把利剑是最毒、淬毒,上面有毒的,严重的话,那种毒是什么,见血封喉,你用那个尖刻的话刺伤他人,就犹如用最毒的武器伤人一样,严重的话,一受伤马上翘翘了;如果话的毒害不是那么深的话,那么就是「午时三刻若没拿到解药的话,全身武功都废了」,为什么?全身都无力,因为自信心、自尊心受伤,永远萎靡不振;或是想到这件事情,心就会伤痛。用讥刺的话损人的人,除了有恼害众生的心以外,还有谄曲,他的心是弯曲的。他骂人不直接骂,是拐弯抹角骂;这个更厉害,就好像血滴子一样,会转弯去伤人,所以那个特别厉害,它那个是会转弯的,如果没有杀到人,它就又回来了,所以修行人切忌用尖刻语损恼人,或是讽刺他人,你要骂就大声骂,但不要拐弯抹角、笑笑的用讥刺的话,那是笑面虎,很厉害的,这种事情不要做,阴狠伤人。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一些格言:「赠人以言,犹如玉帛;伤人以言,犹如剑戟。」你如果给人家一句好话,好像送人家玉帛一样宝贵。当然要适当、得体,否则变成吹牛拍马就不对了,人家也不会真实受用;你若讲到他真正的优点,然后赞叹他,他一辈子也感激你,而且对他是很大的鼓舞作用。如果用言语来伤人,就好像拿剑拿刀刺人一样,是很痛、很伤的、会流血的,乃至于见血封喉的。你既然是武林高手,就不要这样子伤人,你就明着来,才是高手嘛。所以,不损恼众生,不欺侮他人,不讥刺他人,不欺侮弱小,不讽刺他人,菩萨如果在武林中一定是侠士,锄强扶弱。不讥笑他人,笑人家穷、笑人家没有学问、笑人家笨,这种不是菩萨,笑人就是恼害众生,就是一把刀。菩萨宅心广阔、仁慈,怎么会讥笑别人呢?利益一切众生,怎么会讥笑他呢?!会讥笑众生人绝对不会帮助众生嘛!更何况说拔济众生?!门都没有。说:「这么烂、这么差的人,我笑他都来不及了,还拔济他,还想我帮助他?门都没有!做梦!做你的春秋大梦!」言语不尖酸、不刻薄,不拐弯抹角,我在初二的时候有两位同学在聊天,另外有一个同学在旁边,他们讲到第三个个同学,因为初二的时候,书也不是读得很多,他就说:「这家伙貌不惊人。」那家伙被讲貌不惊人,好像没听懂,然后他们就哈哈大笑,他也跟着笑。可是以后他知道了,我想他会很懊恼。你看,多坏!这种人就没有慈悲,会讥笑别人的人是心无慈悲的,不惜以伤害别人来令自己取乐,因为一切害都是这样子。譬如去钓虾场、钓鱼场、乃至于罗马竞技场都是一样,那就是以伤害众生为取乐嘛!「不害」是非常非常重要,「恼害」就包括很多很多了,伤害就包括伤害身、心或是他的自信、自尊、平静,乃至于令他造种种障难,令他不能得利益,他想读书的时候就吵得他不能读书,这都是伤害。不讥刺,不讥笑,这些都是伤害,为什么?因为对有情他心中没有瞋恨,甚至于瞋恨的最极端是什么?相反慈悲,心有慈悲故,所以没有瞋恨,所以才不会去损恼众生。
[谓即无瞋,于有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你要注意这个「假名」,所以佛法太可怕了!这个「不害」这么伟大、了不起,你一看「假名」,假的?你就昏倒了。为什么是「假名」呢?因为「不害」不是实际的一个法,还是由做一些事情,然后产生的一种效果,无以名之,而名之为什么,所以为「假名」。无瞋为性,能对治害,悲悯为业,「不害」的业用能令行者产生悲悯心。你看这多重要?!太重要了!你如果没有「不害心所」,你那个悲悯心就起不来。如果没有「不害心所」、没有悲悯心,你看到能欺负的就欺负了,能讥笑的就讥笑了,对他人作种种损恼。假名不害,[无瞋与乐,不害拔苦,]我们不是讲说慈跟悲嘛,大慈于众生乐,大悲拔众生苦,不害拔苦就等于大悲一样,「无瞋」就好像「大慈」一样,因为「无瞋」才能起「大慈」;有慈心的人,心中才不会有很多瞋恚,瞋烦恼很少。瞋恨心大的、很容易动怒的人就不能够行慈,他的慈心一定会少。我们就可以反观,学了唯识学,了知一切心性、心相,然后再来观察自己以及世间人,你就觉得很好笑。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他这个人是很好,就是脾气不好一点。」哇!这死了嘛,脾气不好就死了嘛,脾气不好就是瞋心大嘛!瞋心大就会恼害众生嘛!他没有什么不好,就是脾气大一点。那就最不好了!甚至有的人说:「他是口不好,但是心好。」如果口不好,心也好不了了,因为言为心声(言语是心里面的声音);虽然你没有讲出来,但心里面就有那种声音,那声音就是念头,所以每一念都有声音。说嘴巴不好、心好,不会有这种事。那是骗人的,想要骗自己、骗他人。心、口都要一致才行!所以菩提道的根本就是这个啦,「无瞋于乐,不害拔苦」,这就是菩萨道的根本。「无瞋」其实就是慈,「不害」就是悲,慈跟悲才能与乐、拔苦。慈、悲是积极的讲法,消极的讲法要先做到无瞋、不害。修行的入手处是什么?这个没有人教我,我从初发心就开始:①先修不生气。我在讲初发心修行的书里面说,你要修行一定要发愿,对自己发誓,在佛前发誓说:「从现在开始,我不再生气。」然后开始做。就用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那种修行法,拿一个笔记本打个叉叉记下来,一天下来看有几个叉叉,哇,乌漆抹黑,恐怕一页还不够。每天都这样过去,常常check(检查)自己,渐渐那个叉叉就越来越少,也就是瞋念动得比较少,然后再进修下一步。②再修不忧。这当然很难,这是针对我们众生最大的毛病、也是最大苦的地方——忧,所以你再发愿「碰到任何事情都不忧」。怎么不忧呢?不提前担忧。因为我们的忧通常都提前的,事情还没到就先忧。有些事情你先有些安排,但安排以后就不要提前去担忧它,到时候再作打算。你看没看过《乱世佳人》,女主角叫郝思嘉(Scarlett
O'Hara),她有一句话,她常常讲,当她很烦的时候说,想那件事,「好了,不想了,我去睡觉,明天再说。」就是这样,这就是不提前担忧,因为你再想有时候烦忧也没用,这个叫做所谓的看得开,虽然是这么讲,不管了,我去睡一觉,明天再说,可是如果忧心大的人,一躺下去就睡不着;可是他有这样决心的人,那我相信他躺下他一定可以睡得着。这就是一种发心,他自己愿意这样做。越是烦忧就越没有智慧,也越没有主意,越找不到办法。所以你看郝思嘉在那电影很有办法,你就是她常常碰到事情以后,她就说不管了,睡一觉,明天再说,不是说就完全不管,反正明天再说,因为你现在再想也没用,所以,不提前担忧,修行种种的科目、或是德目都要修的,一个一个去修,圣人是这样子。我以前就尝试这样去做了,还没有学佛的时候就这样做,照富兰克林十三条去做,不过富兰克林,我还没有学佛的时候,他是比我行,他只是十三条;后来我觉得我有很多毛病,结果都把它写上去,好像有二十条。有机会的话,我跟你们谈谈富兰克林,因为他成为自学成功、自修成功的人,所以在学问和德行上都是自学自修的,也很符合禅宗自修自证的方法。不过他到底是世间人,如果不依佛法,能够成就的也有限。一定要发愿一项一项努力地去修,不只是让我们看一看知道文字的意思就好了。
[是谓此二粗相差别。理实「无瞋」实有自体;「不害」依彼[一分假立: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胜故。」]这太重要了,无瞋于乐、不害拔苦这就是说这两个粗相的差别。以粗的方面来看的一种差别。「理实」依「理」来讲,实在是「无瞋」实有自体;依唯识学来讲,「无瞋」它是有一个自体,它是一个心所。「自体」的「体」就是指它是一个心所法。譬如是我们刚刚讲说那个「行舍」就没有独立的自体,虽然也是心所法,但它是假名的,它的体是依精进、三善根来的,那就称为没有自体。「无瞋」确确实实是有一个自体。「不害依彼」依靠「无瞋心所」「一分」功用,因为「无瞋」有很多功用,你取它其中一部分功能来假立一个法,那就是「不害」。「不害」自己本来没有体,是取「无瞋」其中一部分来成就「不害」的自体,不是全部。「为显慈悲二相别故」,这是为了显示「慈」与「悲」这两个法的相是有差别的。我们一般连着讲「慈悲」,但如果详细分析,「慈」与「悲」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慈与乐、悲拔苦,但如果以圣人成就的程度来看,详细细分来看,「慈」是佛、「悲」是菩萨,或说「慈」是父、「悲」是母,如父育儿、如母护儿。「慈与乐」是积极的,「悲拔苦」是消极的,「与乐」之前先要「拔苦」,所以「拔苦」的层度比较低、比较基础,但这个基础要先做到,先有「悲」才能起「慈心」,才能「与乐」。「悲」是消极的,「慈」是积极的,开玩笑说,「悲」就像妈妈,妈妈就是咻咻咻,这样子,不要哭,乖乖啊,不要怕,那就是「悲」,爸爸是怎么样呢?爸爸赚钱回来,买玩具给你玩,买奶粉给你吃,你吃了很快乐,与乐。菩萨之「悲」令你无有怖畏恐惧,施无畏者;得无畏、心安定以后,佛之「慈」施与种种甘露法水,令你长养功德,成就菩提。所以「悲」跟「慈」不一样的,「悲」除障,「慈」成就。谓慈悲这两个是有差别的,「利乐有情,彼二胜故。」你要利乐有情,就要「慈」与「悲」,这两个是有殊胜的力量及作用,那也就是「无瞋」跟「不害」,或是「慈」跟「悲」,都是一样的。
[(「不害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对于一切有情,不作损害、恼乱他们的事,但它是以「无瞋心所」为其体。「不害心所」的业用为:]消极上[能令行者以之对治「害心所」,]是「害心所」的抗体,从[而产生对众生的悲愍之心。这就是说,由于无瞋的作用,能令行者于有情所,不作损害恼乱之事,这个作用及过程,即假名之为「不害」。)]
[「无瞋」与「不害」二者,粗略的差别是:「无瞋」能与众生乐,]能产生与众生乐的慈心,[「不害」能拔有情苦。]能产生拔有情苦的悲心。[然依实而言,「无瞋」确实是有它自己的自体的,而「不害」却无自体,只是依「无瞋」的一分(一部分作用)而假立其「不害」之名(换言之即:「不害」是以「无瞋」的一部分功能为自体)。这是为了要显示「慈」与「悲」(慈与愍)二法在行相上的差别所在;再者,就是为了显示此(慈与悲)二法对利乐有情方面的殊胜功能,故于「无瞋心所」的慈之功能上,再假立「不害心所」之名,]再开出来,别立了一个法叫「不害心所」,事实上其作用就是「无瞋心所」的作用。但是因为这部分的作用很重要,所以再把它独立出来,然后给它一个名字,称为无害心所,[以显其另一部分相关功能(悲)。]譬如我们众生的生命是「色」跟「心」,「色」就是四大,因为心太复杂、太难对付了,而且我们要成就也都要靠这个心,所以佛就在这个「心」再把它开出变成「受、想、行、识」,可是我们再看这个「受、想、行、识」,事实上「心」就是「识」;光讲一个「识」又不够详细,没有办法解释种种情况,于是佛就再讲另外一个「受、想、行」,事实上「识」就是心,也就是它的体,识的体就是心,它的作用就是「行」,「行蕴」就是「识体」总的作用、总代表,「行」就是运作、造作(work)、心行,是「识」的working;「识」怎么样运作,行就是运作,那就是「行蕴」的总代表,可是光是讲「行蕴」不够清楚,所以又从「行蕴」开出来「受、想」,因为「受、想」其实是属于「行蕴」的,因为行就是心行,除了「识体」以外,其他一切的作用都是「心行」。「心行」里面有两个对于众生的「生死、烦恼、菩提、涅槃」特别重要的心所就是「受、想」,所以特地从「行蕴」里面开出来「受、想」,好去对付它,各个击破,一一地去对修。众生为什么苦?因为有「受」,苦是一种「受」,众生都是为了追求所谓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也是一种「受」,所以「受」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了要追求离苦得乐,乃至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众生因为有「受」,所以才会觉得苦、乐。苦、乐又不是白白产生的,也不是自己产生的,从「想」来。你有种种想,所以有种种受,起乐想得乐受,起苦想得苦受;甚至于本来是苦的事情,但是你起乐想,变成乐受,就觉得这件事情很好。譬如苦行者就觉得很好,你看他很苦,但他觉得很快乐。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大学毕业以后到屏东教书、试教,屏东很热的,太阳很毒的,我跟几个同事差不多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在社区里面打排球,附近有位老太太说:「老师,不要这样辛苦,来坐嘛!不要那么辛苦嘛!」她认为我们很辛苦,可是我们在玩排球玩得很乐呀!她认为在太阳底下动啊,然后全身都是汗应该是很苦,可是事实上我们觉得很乐呀!你如果不做事,站在太阳下当然就很苦啦!苦与乐,就看你怎么想!你起乐想就得乐受,就觉得乐了。还有经上讲,一切众生皆由「想」生,这是《楞严经》的话,起什么想就生什么众生,起畜生相就堕为畜生,常常起天想,修天行,就将来生为天人,所以,一切众生皆由想生,「想」就影响「受」,「想」是「受」之缘。这就等于由果推因,佛讲「八正道」的时候也是由果推因;譬如「苦、集、灭、道」,先讲果再讲因。「苦」是果,「集」是因,先讲果再讲因,「灭」是果,「道」是因,修道得寂灭嘛,先讲苦,就是讲众生的苦因,让众生知苦、畏苦,想要离苦,然后再探讨「苦」生起的原因就是「集」,讲「集谛」;然后将果求因,讲了世间的「苦、集」(苦果、苦因)以后,然后再讲「灭」(寂灭的快乐、寂灭果),让你知道寂灭的境界,然后有多快乐,然后再讲怎么样得到寂灭,所以就讲「八正道」,「道谛」可以达到「灭谛」的果,所以是将果求因,先讲果是为了令众生生欢喜故、令发心故。「受、想」也一样,「受」是果,「想」是因,「想」是先产生的,然后再产生「受」的果。这就是这样子推出来的,我们刚才讲的「不害」其实是「无瞋」开出来的,把「无瞋」的一部分功能独立出来。「无瞋」有很多功能,其中一部分功能能令众生起慈悲心,那么就把起悲心这部分称为「不害」。这就是开出来的意思,心本来是识,然后识为了讲清楚,再开行,行还不够,没办法真正去做修行的动作,你光是一个心行,心行是一个总相,很多很多的心行,你怎么修行,没办法修,所以再开想,再开受,于是就知道怎么样去对治「受、想」,对治到最后就入「灭受想定」,那么就出三界了。「受、想」是有情生死的一个根源,所以不是心识本身令我们堕生死,而是「受、想」;「受、想」如果搞定了,整个「心行」都搞定了。唯识这样讲,犹如迦陵频伽音。
[义贯]
[「善」心所共有十一个,「谓信、惭、愧」、及「无贪」、无瞋、无痴「等三」善「根」、以及「勤」(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这些都是修行人所修的德目,越到后来就入菩萨道了。所以学唯识学干什么?引你入菩萨道,最后要成就无上菩提,不是教你搞文字游戏,你知道吗?不是说你很行,能够学唯识,然后就很拽!现在就这个善心所看完了,那么我们回头看这个《五位百法表》,所以你看看,这个唯识学是干什么呢?就教你怎么修,修行次第,你看从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等等,这些心所就是你的心理作用、心理成分,心里起种种运作的时候,产生哪一些玩意,这些都是你心里面的玩意。你若知道这些玩儿就好玩了,如果不知道就很不好玩了,就被它玩了;你知道的话就玩它了,于心得自在,那就可以操控这个心了。怎么样能够操控这个心?就要了解这些心性、心相、心的作用(怎么样运作、怎么样的情况)等等。所谓的「明心号菩萨」,你心里面起了什么样的念头、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令你去做些什么事、推动你去做什么事,你知道吗?你如果知道,那就叫「明心」。「明心」就是明自心相、明自心性。你的心有什么样的性质、本质是什么、它会产生怎么样个别的性质,这个叫「心性」,在某种状况的时候它会有什么样的性质产生,那么这就「体性」。每一种不同状况会产生种种不同相貌出来,这叫「心相」。「心性(体)+心相(相)→心用(用)」,你真正了解你的心,除了要了解心的性,还要了解心所起的相,以及依这些相所起的种种功能都知道,心的「体、相、用」你都了解,这叫「明心」。否则的话,只是说「心」、「一心」,「一心」不是很明了,就好像单讲「识」就不是很明了,还要把它分成「八识」,还要从「八识」里面开出来种种的「心所有法」。我跟你讲,了解唯识学的心识,主要不在心识本身,而在心所有法。因为你心识本身没有办法去对付它,它只是一个体而已;你真正能对治它的、修治它的,是修治那些心所有法,是转它的是转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一转,把恶心所法转掉,变成善心所法,心所法都成善了,心就是善的。心体本身无善恶,是它的作用有善恶。心体本身无善恶,而令心有善恶的,是你心里面的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善恶,因为心所有法有善恶,所以令心有善恶,所以你的心所有法里面善心所有法多,你的心就善;如果你心里面的恶心所有法多,那你的心就恶。你心里面的心所法如果是清净的,出世修行的心所法多,那你就是个修行人;如果是杂染的心所法多,那你就是一个凡夫乃至愚痴人。我们能修治的不是「识」,没办法直接修「识」,而是修治它的是修治「心所有法」。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闻思修
闻思修是一个宣扬佛学文化、提倡佛法修行“互联网+佛教”创新平台,遵循闻思修三大次第,为您提供在线礼佛、念佛、坐禅、抄经、拜佛、砖塔、诵经、诵经、供灯敬香、行善积德、祈福许愿、同修正念和佛法知识,佛学音视频等诚挚服务,助您居家学佛,积福报修供德。闻思修不止宣扬佛学文化,重在持心修行。愿修行,见闻,随喜者,所有修持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消除一切罪障。
闻思修净化心灵、佛法在人间,探寻事物的本源,追求一切事情的归宿;将佛法还于人间,为众生、为社会、为人类造福;祈愿现实人心得到净化,人间变成净土,像华藏世界一样,实现真正的和谐!
【APP主要功能】
1、我的佛堂:个性化自定义佛堂;
2、礼佛
3、念佛
4、禅修
5、抄经
6、拜佛
7、砖塔
8、诵经
9、积德行善
10、八万四千佛学文章、高僧大德音视频讲座、禅乐佛音、禅素茶香;佛学交流,动态信息发布;
【联系我们】
闻思修——是您身边的护身符!
闻思修QQ交流群:814520236
建议与反馈微信号:wensixiu2020
网站:https://www.foxue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