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义解》38成观法师
《六祖法宝坛经义解》38
成观法师
[机缘品第七]
继续早上所说的。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那这个「不离见闻缘」,「离见闻缘」是二乘所修境界,那「不离见闻缘」就是「不依二乘」所修的境界,那指什么呢?因为「离见闻缘」具体而言就是「灭受想定」。
现在再把「灭受想定」稍为仔细讲一下,「五蕴」是「色受想行识」,那为什么「灭受想定」又叫做「灭尽定」呢?这「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灭受想定」又称为「灭尽定」,这原因是说,因为「受想」这两个蕴灭掉以后那就全部灭了,「受想」是「受想行识」这个心法里面和众生的生死最有关系,就是这两个,怎么说呢?因为这个「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受叫「受蕴」,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生死苦,生死或种种的不如意的因缘,会觉得苦是因为有「受蕴」这个「蕴」,因为觉得苦,是因为是由于有「受蕴」,觉得苦所以想要超脱「苦」,所谓「离苦得乐」,这个「乐」也是「受蕴」(乐受),所以「苦受」或「乐受」都是「受蕴」,所以众生的生死都是因为在这个「受蕴」上打转,所以把「受蕴」灭了以后呢,「想蕴」就灭了;为什么「受蕴」灭了「想蕴」就灭了呢?因为「受蕴」是依于「想蕴」而来的,如果遇到「苦」的时候,你「不作苦想」不起苦想,那么就没有「苦」了,所以「苦受」是依于「苦想」而来的,那么乐受也是依于「乐想」而来的,你碰到一个境界起一种「乐想」时,那么这就有「乐受」了,所以「乐受是依乐想而来,苦受是依苦想而来」,所以如果「乐受」灭「乐想」就灭了,或是反过来「乐想」灭了「乐受」也就灭了,所以「受想」这两个是连在一起的,那跟众生的「生死」最有关系,「受灭了,想就灭了」,「想灭了,行也就灭了」,「行」是什么?如果说「苦受」灭了,「苦想」就灭了,苦想灭了,因为没有「苦之想」,就没有「苦的心行」,那个「行」就是「心行」,所以「想蕴」灭了「行蕴」也灭了,「行蕴灭了」就是「没有苦的心行」,就没有那种分别的「识」,心识就不起,所以「行蕴」灭「识蕴」也灭,因此说「受想灭,行灭、识灭」,所以「一切灭尽」,故称「灭尽定」。
所以「离见闻缘」就是说「灭尽定」,或是「二乘所修境界」,「不依二乘所修境界」也可以「超然登佛地」,「超然」就是「超越」,超越一切法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我现在为你解说,「谛」就是「真实」的意思,「谛信」你真实起信心,就永远都没有迷惑了。「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不要像一些向外驰求的人,和他们一样一整天「说菩提」,「说」就是「口说」,只有嘴上说求菩提或修菩提,有些人嘴里一天到晚说,我在「修菩提」、我在「求菩提」,都「向外在追求」,追求什么?追求种种的「五欲六尘」,意思就是说不知道这「菩提」原来就是在我们的「自性」里,反而向外在虚妄追求,向外虚妄的追逐。
[经文]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这个谛通法师又启禀说,「四智之义」这四智的意义。「可得闻乎」我可以听到吗?六祖大师就说「既会三身」既然已经领会、了解「三身」的意思。「便明四智」应该就明白「四智」的意思。「何更问耶」那里还要再问呢?「若离三身」如果离开「法报化」三身。「别谈四智」另外还说有四智。「此名有智无身」这样就是「有智无身」。「既此有智,还成无智」那这样虽然说「有智」也变成「无智」。这「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是转第八识,第八识一转就成了「大圆镜智」,如果证了大圆镜智时,就证了本性清净,「本性」本自清净,若证得大圆镜智的时候,就证到了「本性」本自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如果证了「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转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我执中心」,所以如果把「我执」转了,因为「有我」就「有人」,如果「有我」就有「他人」,这样就「不平等」了,有「我」就有「他人」,那一定是以「我」为中心,「我」比较主要,「他人」比较次要,所以「我」为中心,以他人为附属,这样就「不平等」,那如果一转「末那识」就变成「平等性智」,「我」跟「人」都平等,所以就「转识为智」,转第七末那识变成「平等性智」,证得「平等性智」的时候,就证到了「心无病」,「心」就是「心海」,我们的「心海」就无病了,没什么「病」?这种病就是「七识浪」,「七识浪」的病,因为「末那识」是第七识,所以叫做「七识浪」,「心海」里就不会起七识的浪涛,「七识浪涛」是什么?就是有「我执、我见、妄想分别」等这些「病」。「妙观察智见非功」如果证得「妙观察智」时,就识自本性,而见实非有种种的功用行,如果证得妙观察智,那时就「识自本性」,因为按本性来看,就见到实在来讲,都没有种种功用,所以一切都是依缘从体幻化出来的,「无能无所,无人无我」,无「能修所修,能度所度」,都是本性的「如幻」之用,所以「见非功」,「见」没有种种的「功」,「功用」或是「功德」,因为一切「本自如如」。「成所作智同圆镜」如果证得「成所作智」的时候,就证得心同圆镜一般,这个心像圆镜,「圆」是「圆满」,「镜」镜子是能够照,「圆满鉴照」的境界,这样叫作「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转「前五识」。「妙观察智」是转「第六意识」,「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八」就是前五识和第八识,「六七」第六识和第七识,「果因转」就是「五八」是果中转,「六七」是因中转;什么意思?就是说「前五识」和第八识是证到「果」的时候、证到佛果、证到菩提、成佛的时候转成智慧,第六识和第七识在「因中」就转,「因中」是什么?「因」就是「菩萨」,还没有面佛之前就转了;所以「转」的时候也就是说,「六七」因中转,第六识就是「意识」,「意识」就是「分别」,开始修行的时候,第六识和第七识,第六识是分别的中心,那第七识是「我执」的中心,第二个开始修行时就「转」了,就是在「当」菩萨时就转了,因为第六识就是「一切妄想分别」,都是依第六识、第六意识,「末那识」呢?我执,再继续修下去「我执」就可以转,转成无我执,比较不会执着,有修行的人就知道,渐渐地就比较不会像以前那么执着,所以在因中我执就转了,但是前五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这六项,就要在「成佛果」时才转。「但用名言无实性」但是这个「转」是只用「名言」,「名言」的意思就是「假名」,是只有一个「假名」在转而已,「无实性」而无「转」之实性,那个「转」并无实在的性,我们说「转识为智」其实「本体」无转,只是转个「名」而已,所以没有「实性」;怎么说没有「实性」呢?你看这要只是「楞严经」来讲,楞严经上面佛说,这是个拳头对吧!这样是拳(手指握紧),这样(手指伸直)是什么?这样叫「掌」,事实上这(手伸直)是妄想分别,这样我们就把它叫做「拳」,那这样子就叫做「掌」,而事实上都叫做「手」,它的本体是手,所以只是这样,这只是一个「相」上的转变而已,「本体」不变,还是一只手,那这样叫做手「朝上」,这样子叫「朝下」,但是「手」那有什么「上下」之别呢?只是「方向转变」一下,这样是「向上」,这样是「向下」,所以实在没有「实性」,「拳」与「掌」没有实性,只是「五指的曲伸」而已,「曲」名之为拳,「伸」名之为掌,手「向上、向下」都没有实性,那「五八六七果因转」也是一样(实体未变),它虽然是「转」,但只是好像拳的「曲伸」一样而已,所以只是一个「假名」没有「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如果在转的地方,「转的地方」就是「证到」的时候,如果「证到」的时候「不留情」,这个「情」是贪爱的意思,如果证到的时候不贪爱,「不留情」就是「不贪爱」。「繁兴永处那伽定」,诸法叫做「繁」,诸法兴起,这「诸法」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说「解、修、证、悟」这些种种的「修行的境界」叫做「繁」,很多「法」生起来,种种的修行的境界叫做「繁」,修行的境界乃至「世间法」,「种种世间法」,所以在诸法「世间,出世间种种法」兴起的时候,都「永处那伽定」,「那伽」就是「龙」,龙因为它身体很大,用来比喻「定很深」,定力很深,叫做「那伽定」;所以不管是修行时的种种境界,或者在世俗世间的种种法兴起来,统统一样,都「入于深定」,都不会动心;为什么?因为「转处不留情」,在证到无上的佛果或是很大的修行境界时,也是没有贪爱,所以才可以说「繁兴永处那伽定」,在种种的修行境界时,都入了深定。
[经文]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其名而不转其体也。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以上是「转识为智」。「教中云」经教里说转前五识「变作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虽然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中」转,在「初见地」,「初见地」就是「初悟」时,最初悟道的时候,以及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没有成佛之前都是叫「因地」,「因」就是「因地」,还在「菩萨位」时转;「五八」前五识和第八识是成佛果时转。「但转其名」但是在转时只转那个「假名」而已,没有转那个体,这就象是另外一个譬喻,就像「万花筒」,你好看过万花筒吗?万花筒就是里面有很多小碎纸,那你一动时,它就有很多花样出来,你再动一下它又有很多花样出来,变成其它的花样,那事实上那些纸片都没有变,都还是那些纸片,只是你一摇的时候,它「排列组合」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这个也可以当作解释说「但转其名不转其体」的解释,它本体不动,「本体还是那些纸片」,只不过「排列的方式」稍为变一下而已。「通顿悟性智」智通法师就顿悟到性智,所以就讲出这个偈说。
[经文]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三身」法报化三身,「元我体」原来就是我本性之体,「四智」这四智,「本心明」应该是从本心本性去发明的,所以不应该在心外去追求。「身智融无碍」如果能达到本体,就「三身四智」就能够融合,而没有障碍。「应物任随形」如果达到这个境界,就应该能够「应物」,「物」就是「众生」,能够应众生的所需而「任随形」,这个「形」是因缘,随著因缘以及众生,而起种种妙用。「起修皆妄动」起心想要说「我有所修,我能修」,这些都是「妄动」,「动」就是造作,都是「虚妄的造作」,因为以究竟而言是没有「能修所修,能证所证」,所以起心作有「能修所修,能证所证」都是虚妄的造作。「守住非真情」不过反过来说,如果守住不动,那「都没有修证」,那也不是「真情」,「真」就是「真如」,「精」就是「精妙」,也不是「真如精妙的道理」,不是依于「我执」而见「能修所修」,那也不落于「断灭」而「守住不动」,这样就对了。「妙旨因师晓」微妙奥妙的道理因为大师的开示而晓悟。「终亡染污名」终于能够,「亡」就是去除染污的假名,就是从心中去除,而顿见实在没有染污,本来实在没有染污,叫做「终亡染污名」;因为那个「染污」只是「假名」而已,实在是「本体」没有染污。
[经文]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依望和尚慈悲指示!」】
有一位出家人法名叫「智常」,他是信州贵溪人,「髫」就是「垂发」,十八岁以下头发都没有绑起来,所以叫垂发,如果十八岁以上就开始绑起来,就像现在的老人家,绑了一个发髻,十八岁以上戴上帽子那叫弱冠,绑发叫做「束发」,束发时叫做「弱冠」,先束发之后可以戴上帽子叫做「弱冠」,差不多是十八岁到二十岁是成年,成年以下是髫年,垂髫幼年的时候就出家了。「志求见性」,「志」就是「发心、心之所趣」,「心之所趣,名之为志」,发心要求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大师,大师就问他「汝从何来」你是从那里来的?「欲求何事」想求什么事?「曰:学人近住洪州白峰山」我最近住在洪州的白峰山。「礼大通和尚」礼大通和尚为师父。「蒙示见性成佛之义」受到他开示「见性成佛」之道理。「未决狐疑」但是我还没有决定,心中还没决定,「狐疑」就是还有疑问,疑问为何叫「狐疑」?因为狐狸最会怀疑、怀疑心最重,所以就把怀疑心重叫做「狐疑」,我还有很多怀疑还没决定。「远来投礼」从很远的地方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希望和尚你慈悲指示我。
[经文]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末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他有说什么话、有什么言句?讲什么话?你说说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我去他那里,总共经过三个月。「未蒙示诲」都没有给我开示或教诲。「为法切故」因为我求法的心很切。「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有一天晚我去「方丈室」,为何叫「方丈」呢?就是「维摩诘经」中说的,住持所住的房间「一丈见方」(长宽各一丈,所以「十尺见方」就是方丈,所以,以后主持住的那间房间就叫做「方丈」,有一天我去方丈室,请问他「如何是某甲」,「如何」就是「什么」,「某甲」就是「我」,我的本心本性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大通和尚问我「你有看到虚空吗」?「虚空」就是「空间」,智常法师说「有,我看到」。「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他又问说,你看这虚空有什么相貌吗,若有,它是长的什么样子?「相」就是「相状」,「貌」就是「形貌」,有什么相状形貌吗?「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虚空是无形的,那有什么相貌呢!「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正知」他就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了」就是「完全」,完全没有一物可以见,这样就是正见,这样就是正见你的本性,你的本性上都没有一点点东西在,这样叫做「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没有一物可知这样叫做「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无有青黄长短」这个是简略的说,无有青黄赤白也就是说没有颜色的意思,长短高下,没有长短,也没有高下,也就是说他没有颜色、形状、方位等等。「但见本源清净」但见他的本源是清净的。「觉体圆明」这样就是「见性成佛」,这样也叫做「如来知见」,大通和尚对他的解释到此为止。「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学人」就是我,因为还在学习的人自称「学人」,我虽然听他这样说法,但是「犹」就是「尚」,尚未决了,还未决定,「了」了悟、决定了悟。「乞和尚开示」希望和尚你给我开示。
[经文]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六祖大师说,那位师父所说,还存着「见知」,所以使你还不能了悟,我现在跟你说个偈。
[经文]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存无见」如果说不见一法,这样是什么呢?这样就是存了「无见」,把「无」括号起来,这样就是还存着「无见」,就变成「存无见」也就是「著无见」、「执着无见」;你看他说「了无一物可见,名为正见」,其实他是「著无见」,也就是说「落于无见」。好!休息一下。
第三十八集完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