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义解》34成观法师

《六祖法宝坛经义解》34

成观法师

[忏悔品第六]

继续看六祖坛经第四十九页。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假如想要将来求得清净的法身,就要怎么样呢?就要「离诸法相」,「离」就是「不贪著」,不贪著一切的法相,且于自心中「洗」,「洗」是洗什么?洗除一切的罪因,所以不贪著「法相」,是什么法相呢?内外一切法相,不贪、不取、不著一切内外法相,在自己的心里面,就努力洗除一切的罪因,「罪因」是什么?起心劫念不要有造罪的恶念、邪念、妄念,这就是罪因。「努力自见莫悠悠」要努力自己去自见自己的过错,自见自己的本性,这个自见,见两种,见自己的过错,见自己的本性,「莫悠悠」悠悠就是忽忽,悠悠忽忽,糊里糊涂的一天过一天,这不是说只有在家人,出家人也是一样,好不容易出家啦!一天过一天,你可以这样想,去年的今日到今年的今日,你有进步吗?你如果有进步,这样就没有悠悠忽忽了,今年的今日到明年的今日,你有什么计划有设一个功课,看自己会进步吗!这个功课不是说只是念经而已,经也是要念,经不能够不念,戒当然要持,但是更重要的是心里要修,你不能说表面上在念经,心里面没有在修,还是一样在打妄想,没有在努力,这样也不行,所以这个作功课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说做要出风头,主要就是要在自心里面会改进,所以在家出家都一样,不可以悠悠忽忽,一日过一日;应该怎样做呢?若修行的人每一日都要有进步,那你自己回想啊,回想从你开始学佛以后,是不是有每天在进步,每天在进步可能刚刚开始的时候有啦,但不知进了几天就停了,就停在那里了,所以看你的根器多大,有的人就进、进、进到一个阶段就不动了,那一靠子就是在那个地方,就一直不能够超越;那为什么不能超越、不能进步?就是有障碍在;障碍就是「业障」,三障、心中有三障;所以就要想办法,如果因障碍停在那里时,就没有再进步,就悠悠忽忽了。「后念忽绝一世休」假如「后念」忽然间有一天断绝了以后,就一世休了,就是忽然间「无常」(死亡)来的时候,就走了(死了),这一靠子都没了。「若悟大乘得见性」如果悟到大乘啊能够见到本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就要很虔敬恭敬的合掌,至心去求得真正的见到自性。

现在再回来说这个偈颂,开始说「修福」跟「修道」,这个六祖大师是很慈悲,一再提醒大家,不要只修福不修道;那什么是修福呢?这个福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福」,一种是「出世间福」;那么「世间福」就是「有漏福德」,「出世间福」是无漏的,所以福不只是说,只是世间的而已,出世间也有福,出世间无漏的福;所以福有两种,一种是「有漏」,一种是「无漏」;一种是「有漏福德」那就是所谓的「人间果报」,一种是「无漏福德」,佛菩萨修的就是「无漏福德」,有漏福德通常就是「布施供养」,拿钱出来这种的叫做「有漏福德」,这个布施供养,拿钱出来这个可以算做「修福」,但是不能得解脱;我们不是说佛法里面要修「福」与「慧」,那怎么说我们不要修福呢?不是叫我们别修福,福要修,但是福有两种,一种是布施钱财,那是「世间福」,另外一种也是布施,但是这用「六波罗蜜」来说,六波罗蜜里面「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是「福门」,这个福是「出世间福」,就是这里所说的「无漏福」;什么叫做「无漏」?就是能够成就「法身」的叫做「无漏」;这个「精进,禅定、智慧」算作「智慧门」,也叫做「解脱门」,因为这个才能够灭烦恼,所以如果依布施来说,「布施、持戒、忍辱」这个「施」是什么施?这个「施」是说「法施」跟「无畏施」;「法施」就是「施法、说法」给人听,这种叫做「法施」,「无畏施」就是使众生不会生恐怖,这种布施叫做「无畏施」;那如果说要修道、成就「法身」,就要做这种的布施;「施财」要做吗?施财可以做,但是那是在家人的事情,出家人没有钱可以布施,因为出家人的钱都是从在家人来的,所以等于是你如果化缘再拿去布施,那等于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样就没有意义,所以佛祖开示的法,是说在家人就修在家人的法,出家人修出家人的法,在家人的布施就是「布施钱财」、布施供养,那出家人应该要「布施法」,这样才是布施;所以假如出家人布施钱财,就变成颠倒,因为就变成好像出家人在做在家人的事,因为在家人布施钱财,那个钱财是他赚来的,出家人应该是不赚钱才对,若没赚钱,怎么有钱可以布施呢?那出家人有钱,什么钱呢?「功德财、法身功德财」,因为出家人的「功德财」很多,所以布施这个,出家人要努力去赚这个「功德财」已经很忙了,所以就没时间可以去赚那些、那个世间的「财」,所以他就不可能去布施那个(世间财);再进一步讲呢,那个布施钱财,那是一个方便,不是「究竟」的,不能使众生断烦恼、证菩提,但是可以引众生趣向「利他行」,利益他人;所以如果要真修行就要这样子,但是在家人在布施的方面,你听我这样说(后)不要说我现在就不布施了,这样又错了,因为在家人就是要布施,在家人你就一定要布施供养,这样才是佛祖所说的,在家弟子应该做的;这样在家出家一个施财、一个施法,然后这样佛法就能够常住于世间。好,看下面:

[经文]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六祖大师就说,诸位善知识,「总须诵取」你们统统都要诵这个偈颂,依照这个来修行。「言下见性」假如你能够「言下」,就是听我这么说以后就能够见性,虽然离开我,这个「去」就是「离开」,离开我有一千里这么远,但是就好象常常在我身边一样,因为我所说的法就在你身上,所以就好像在身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相反来说,如果我说了以后,你听了就不悟了,都不了解,这样子就好像虽然在对面,但是也离我一千里那么远。「何勤远来」这样何必那么辛苦,跑那么远来呢!「珍重好去」大家各自珍重,「珍重」的意思就是「珍重本心本性」,本有的佛性,祖师所说的珍重,都是指珍重你的本具的真如本性,不是叫你要「保重身体,吃饱穿暖」,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好去」是什么?「好去」就是说回去好好的修行,不是说你走路小心一点,不要跌倒,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的禅师最后都会说珍重,都是这个意思,珍重自己的真如本性,珍重此身这个身体,还有珍重今世能够听到这个无上的法门、这个因缘,那好好修行,这个叫做「珍重」。「一众闻法,靡不开悟」,「靡」就是「无」,无不开悟,这个所有的大众,听到这个法统统开悟了,开悟有大小;都欢喜奉行。

下面继续看「机缘品」,这一品比较有趣。

[机缘品第七]

[经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盘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系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机缘品」这个就是当机说法,看你什么根器、什么因缘,六祖大师就跟他讲什么法,让他悟、开悟,所以这一品也就是「公案」,六祖大师的「公案」,当然前面也有很多公案,那这一个更是公案,一段一段都是公案。

「师自黄梅得法」这个六祖大师从黄梅,就是五祖大师那个地方叫做黄梅,得到法以后,就回到韶州曹候村。无知者」都没有人知道,因为是要逃避那些追他的人。下面(经文中)那些小字(一般经文中无,多为后人注解)是等于那个参考其它的本,有一个旧本说这个大师,去(学法)时至曹候村,去曹候村住九个多月,但是大师说、自己说,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就是说差不多三十几天就到黄梅,「乃见求道之切」就是可以了解说他求道的心真切;怎可以说他在逗留,所以他没逗留,所以现在就依这个今本,将作回来这个韶州曹候村。

「时有儒士」那个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儒士」就是读儒书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刘志略。「礼遇甚厚」对这个六祖大师非常的礼遇,对他很礼貌的供养,供养很多,这个刘志略有一个姑姑,出家当尼师,这位尼师的名字叫做「无尽藏」,她常常都诵「大涅槃经」。「师暂听」,「暂」就是「稍为」,六祖大师稍为听了一下她念「大涅槃经」。「即知妙义」就知道这个「大涅槃经」里面奥妙的意义,奥妙的道理。「遂为解说」因此就替她解说这部经,这个无尽藏比丘尼,就拿这个卷问他一些字,因为这个「大涅槃经」里面的字,有很多也是很深;六祖大师就说,「字即不识」这上字我不认识,但是你如果要问这个道理,你就请问,那个比丘尼就说你字都不识,怎么会知道道理呢?六祖大师就说诸佛的妙理与文字是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个比丘尼就很「警异之」很警惶,就眼里中的「耆德」,「耆」是老的意思,老而有德行叫「耆德」,向大德说这位是有道之士,所以我们大家要请他出来供养,这个时候有魏武候的玄孙,「魏武候」就是曹操,曹操的玄孙名字叫曹叔良,以及那个地方的居民统统都来瞻礼。

[经文]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这个时候宝林古寺自隋朝后期因为兵乱,所以被放火都烧光了,所以就在这个宝林古寺的基地那里,重新再盖一间寺,请六祖大师在那里住。「俄成宝坊」,「俄」就是「忽然」,忽然又变成宝坊,这个道场的意思,大师在那里住了九个多月,恶党又来找他,六祖大师就躲在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他躲在山里,那个恶党就放火烧山,要将他烧出来,六祖大师就「隐身挨入石中」,就躲到石头里面去,身体就躲到石头里面去了,这样是什么?神通嘛!他整个人能躲到石头里,所以烧山也没有烧死他,「得免」。这个石头上面到今日为止,还有大师他在那里坐膝盖的痕以及衣服的痕,都在石头上面,所以这个石头就叫做「避难石」;六祖大师因为想到五祖大师所吩咐的「怀会止藏」,叫他「遇怀则止,遇会则藏」这个吩咐,所以就在两个都市之间隐藏起来。

[经文]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僧法海」有一个出家人他的名字叫做「法海」,这个法海就是将这个经写起来的,记录起来的那一个,前面有说「门人法海录」,这个「白蛇传」有一个「金山寺法海禅师」,那是传说,那是写小说,这个「法海禅师」没有那么多闲功夫去捉蛇,去捉白蛇不会这样子,与「许汉文」也没关系。有一个法海出家人,他是韶州曲江人,初去参六祖大师的时候,「初」就是「第一次」,就问六祖大师说,「即心即佛」这是什么意思?希望大师你指示我。什么是「即心」?「即心即佛」这一般都没有解释。「即心」就是「即此心」,「即佛」当下即是佛,「即此心,当下即是佛」、「即此心,当下就是佛」,或者也可以将这个「即」、头一个「即」不要也可以,「心即是佛」,但是意思又不太一样,等一下再讲更清楚给你好听,这个「心」当下就是「佛」。这样是什么意思?请大师指示我,六祖大师就说,「前念不思,就是心」,「前念」是什么意思?「前念」就是「第一念」,「第一念不生」这样就是「本来清净的心」,因为最初一念,「前念」就是「最初一念」,第一念就是「最初一念」,最初一念就「没有生起」这样就是「本自清净之心」。「后念不灭即佛」,「后念」就是「第二念」,「第一念没有生,那第二念就没有灭」,对不对!因为「第一念」既然没有「生起」,那当然没有「第二念」可以「灭掉」;所以后念无灭,第一念没有生起,那就是「清净的本心」;那第二念「实不灭」,实在没有灭,那这样就见「自性佛」,见自己的佛性;这句话你可以再排一下,「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那就是「前念后念,不生不灭,即心即佛」,也就是「前念后念」都是「不生不灭」的,那如果能够见到这样的道理,便达「即心即佛」;这个「即」有「近」或「就」的意思,「就」就是「近」;这一句又可以这样讲,「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心念不生不灭,那个心即是佛、此心即是佛心」。「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如果能够成就「一切相」就是「心」,怎么说呢?因为「一切法皆由心生」,一切法都是从心生出来的,所以成一切相的就是「心」,而如果「离一切相」的就是「佛」,这个「离」就是不染着、不贪著,若能「不染着一切的相」这样就是「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我如果要「具」就是「具足」的说,若说得很祥细累劫也说不尽,所以我用最简单的讲法,来说一个偈。「即心名慧」,「即心」就是「能即心」,那么这个「即心」包括「明了自心一切相」,能够明了自心一切相,这样叫做「即心」,能够明了自心,这样就是「即心」,这样的「即心」就是「慧」,就是有智慧,因为有智慧才能够明了一切相。「即佛乃定」那如果「即佛」呢?就是说有「三昧」之定,如果有三昧之定(等持定),这样就是「即佛」;能够体会到这个「即心即佛」就是「有慧有定」。「定慧等持」若「定慧」两种都「平等受持」。「意中清净」,「意」就是「心」,心中就能够证到了「清净的法身」,定慧等持、平等受持的时候,这个心中就能够证到「清净的法身」。「悟此法门,由汝习性」那你如果能够悟到这个法门,是因为你宿昔所修的本性,所修这本性的法门,才能悟到,所以虽然是「顿悟」来说,但是也是过去世修很久了。「用本无生」,这个「起妙用」,本性起一切的妙用,本来也是无生无灭,不生不灭,都是不生不灭的体所生出来的。「双修」就是「定慧」双修,「定慧双修」这就是「正修」,就是正法正修。这个法海法师听了这样说以后,马上就大悟,就以偈来称赞。

[经文]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即心」原来就是「佛」,就是说「我的本心原来就是佛」。「不悟自屈」我自己没有悟到,没有悟到才「自屈」自己屈辱自己,所以啊轮转、奔波、造作,没有悟到自己是佛、自己是「法王」,所以在外面奔波造罪。「我知定慧因」我现在既然已经知道定慧之因,「定慧之因」是什么?就是会生出定慧的是什么?会生出定慧的就是「本性」,修定慧的「因」就是「本修因」,本修因是什么?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密因」,那也就是这个「圆觉经」所说的「本起因地」,都是「因」,所以这个「定慧之因」是什么?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定慧之因」,也就是「本修因」。「双修离诸物」假如能够「定慧双修」,就能够离诸物,「离诸物」,「物」就是「相」,离诸相,就是顿超一切世间出世间叫做「离诸物」;所以「楞严经」上面说「一门顿超无上菩提妙庄严路」。

[经文]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又有一个出家人,他的法名叫做「法达」,是洪州人,「洪州」就是「南昌」,七岁的时候就出家,常常诵「法华经」,来参礼六祖大师,他在顶礼的时候头不至地,顶礼下去头没有碰著地。「祖诃曰」六祖大师就喝斥说「礼不投地」,顶礼的时候头不着地。「何如不礼」这样宁可不顶礼较好,你若要顶礼就要情愿的,顶礼的那不情愿,头又不着地,这样做什么?我看你心中一定有一种东西在,「汝心中必有一物」,「必有一物」就是说一定有一种东西。「蕴习何事也」,「蕴」就是「积」,你是积习,就是说常常修什么事?你都修什么功课?法达就说「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他说我念「法华经」已经念三千部了,现在的人也有顶礼头不着地的,但是他不是念「法华经」三千部,因为是头发作过后怕弄坏掉、弄乱、弄脏这样子。「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这个六祖大师就说,你如果念「法华经」不要说念三千部,你如果念到一万部、又得到了经义,就是说对经义都很了解,接着呢「不以为胜」又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则与吾偕行」你如果能够这样子就跟我一样高,就跟我偕行,「偕行」就是做伴同行,做伴行、平起平坐,不输我了就对啦!你要不输我就要你念到一万部,又知道「法华经」是什么意思?又要不觉得你很行,不觉得你念一万部很行,能了解「法华经」很行,这样子就可以跟我相提并论了,其意思下面就没说了;其意为「你现在才念三千部而已,法华经的意思可能也不懂,才会这么傲慢,所以啊你否定差得远」,下面这一句只是没说而已。

第三十四集完。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