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31慧律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31
蕅益大师要解
圆瑛法师讲义
慧律法师讲解
[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讲]
[此方之水。有时枯(干也)竭(尽也)。则不能得其用。有时泛滥。儒书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则复损坏一切。]破坏一切,[底纯金沙。]纯的金沙,[亦只略言。]意思是说极乐世界这个水底纯金沙,只是简单讲一下。[《观经》云:真金为渠。]渠的意思英文叫Open channel,Open channel就是渠道工程学,Open channel,那么这个渠就是在说引导水的那个沟叫做渠,引水的沟叫做渠,真金为渠,[其下皆杂色金刚。]什么宝都有,什么色都有,杂色金刚,[以为底沙。《大本》]大本的《弥陀经》说[云:纯一宝池。底沙亦以一宝。黄金池者。白银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宝。亦复如是。]跟我们这个[异此方池底]的水,臭水沟肮脏、[皆污泥不净也。]那是不同。你若走到沼泽,脚踩下去,脚抬起来整只脚就小烂泥巴,极乐世界没有这样,很好。
[陛级名阶。践之上升。]一级、一级,脚践之就是说起到上面去,它就慢慢会上升,[坦(平也)途曰道]坦就是平,平,平[(路也)。]路很平,道就是路,[履之游行。]上面在走就是流行。[重屋曰楼。]重屋就是重覆,叠一层起来,那不是念zhòng,chóng,重屋曰楼,二层的意思,叫做楼,像我们说:我们这间五楼、六楼。[岑楼曰阁。]岑,chén二声岑,这样知道吧!我比这样看得懂吗?Chén二声岑,像在教小学,像在教小孩,岑楼曰阁,[此即佛僧所居。]佛跟僧所住的,[及聚会说法之处。]集合说法的地方,[七宝所成。则皆用七宝庄严而较饰之。]庄严的意思,而较饰之。[异此方土木。]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木材、土不同,[彩画丹青而严饰也。]我们住的地方最多就是一些国画,红色的,丹就是红色,青就是青色的,用这种装潢起来。
[《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于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天上的福报已经很大,我们说玉皇大帝福报很大,玉皇大帝又输第六天,第六天刚好阿弥陀佛百千万亿分之一的庄严。[菩萨所居。亦复如是。]你想想看,看极乐世界你去还是不去,[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就是很对称,称其形色就是说恰到好处叫做称其形色。这盖得让你看起来很刚好,尺寸,size,色彩高度大小,全都恰到好处,简单讲起来设计师就是阿弥陀佛设计的,最行的设计师,[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今言七宝。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宝以金为首。金具四义。体则坚固。性则柔软。色具光明。价本贵重。银之四义。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宝。]青色宝就像我们今天所讲的叫做什么?玉、玉环。古时候的人,那个女人配戴身上那个叫做玉,玉,玉有的雕刻作鸟、茶壶,有的作手环,所以女众对这个青色宝比较喜爱,喜爱,你若到百货公司看看,一只定价都好几百万,比较青的,青色的,青得很美,青色宝。[又云不远山宝]所谓不远山宝[(山近波罗奈城,]接近波罗奈城,[故云不远,山多此宝)。]因为山接近这个波罗奈城,那个这个山简单讲就是说高雄靠近高雄的山,不远高雄的山,不远山宝,不远波罗奈城这个山,这是印度。因为佛在讲经当然就要藉着印度,印度人所了解的东西,印度人不了解的东西,你拿那个来比喻怎么看得懂,难道不是这样,好比刚开始我们没吃过榴梿,讲了老半天,人家从泰国回来说那榴梿很臭,但是很好吃,你只是听到榴梿,不晓得那是什么东西,所以佛在讲经不可以拿印度没有的东西去比喻,拿印度没有的东西比喻,他要如何讲经呢?对不对?现在看得到的东西,我们说榴梿就是什么东西,榴梿就像台湾的臭豆腐,很臭,但是很好吃,我去泰国两次,到那里那个导游带我去,噢!那是很臭,真的,臭得……,一粒台币还二、三百,还很贵,知道吗?剖榴梿的刀子很大,这样剖,这样剖开,臭得要命,呕吐,送给我吃我都不要,导游张小姐爱吃榴梿是爱吃得……,说:这多么补,你知道吗?抓下去软软地像粪,呀哟!夭寿,很难看,抓下去软软的,黄黄的像小孩拉屎,我若看到那粒我就想到小孩拉屎,榴梿,现在不同,现在很爱吃榴梿,但是榴梿分作有好的,有坏的,有的坏的很臭,很臭,今年……现在听录音带又吃不完,听说榴梿很补,据泰国人说,吃榴梿是怎样,若坐月子,没钱的人,再没钱也会去买榴梿来吃,椰子,可怜,泰国的椰子满地,随你捡,一粒刚好八元泰币,八元泰币刚好台币十二块,十二块,台湾一粒这么小粒,剖开喝下去,像小孩尿液咸咸的,一粒小小粒一百多块,去泰国,看到这么大粒,一人捧一粒,也不管他好看不好看,慧律法师也一样,去都碰到熟人,那个法师背那粒那么大,若在台湾那粒二、两百块,二、两百块,很惊人,所以佛在讲经一定要用那个去比喻,用他们所认识的去比喻。底下说,[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水晶,[砗磲此云大贝。]砗磲,把笔拿起来,叫做蛤类动物叫做砗磲,蛤类你会不会写,一个虫再一个合家平安的合,一个虫再一个合家平安的合,我们所讲的蚬,不是蚬,蛤,我们所讲的蛤,蛤,会变真珠那种蛤,[贝为海中介虫。大者为宝。]大的叫做宝,[有云非梵语。]有人说这个砗磲这不是梵语,[以其形似车之渠。渠者网也。]车子的轮子放射出来的线,那个蛤类你打开里面有纹路,知道吗?纹路,简单讲渠这个网就是网路的意思,[赤珠乃赤虫所出之珠。玛瑙有山玛瑙。水玛瑙之分。]有山玛瑙跟水玛瑙的分别。[如上七宝。但取名同此方。]意思就是说藉着娑婆世界,我们所知道的像这种东西去取名,意思是说极乐世界[实则一一超胜百千万倍。]因为我们娑婆世界没有这么宝贵的东西,他拿不出来,只有用金银琉璃,七宝,玻璃赤珠玛瑙琥珀这种来形容,用这种来形容,不然哪有办法,对不对?没有这种东西,娑婆世界没有这么贵重的东西。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茅茨就是茅蓬,很简单茅草盖的,[禹王卑宫室。]禹,大禹。卑的意思就是说不注重,没有注意这种享受。宫殿,盖好的宫殿。禹王卑宫室这个卑就是轻视,不重视。他不重视住的。[颜回]孔子的学生颜回,[居陋巷。]陋巷就是很简单的巷子内,很简单的房子,[只贵其德。]大家都很尊重他的德行,[不重宝严。]不重视这个宝贝来严饰,[读古者。无不景仰其风。]道风,德风。
[答:此由弥陀大愿所成。亦由诸上善人净行所感。不待造作]没有经过任何的造作[经营。]
[又由弥陀大开方便。随顺众生厌秽]厌秽,秽就是娑婆世界,厌恶这个娑婆世界,[忻]就是欣慕,[净之心理。]清净的极乐世界心理,[以大愿行。庄严成就极乐净土。今十方众生。有欲舍苦求乐。信愿念佛。求生彼国。即可横截生死。正所谓先以欲钩牵。]先让他吃一点甜,[后令入佛智也。]
[○莲池大师云: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乡。方沈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譬如说正好很饿很冷的那个地方,一个国家,正好听到有一个地方能够让你吃得很饱,很温暖,这样大家要去吗?大家都要去,哪一个不去,难道不是这样?你今天你若在山区发生山难找不到路,都零下零度、一度、二度,或是零下几度,很冷,没有东西可吃,就是像我们这里娑婆世界这样痛苦,你现在听到有一个地方能够救你起来,让你有饭可吃,很温暖,拼了老命,三更半夜他也从山区走下来,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正在很饿、很冷的时候,正好听到极乐世界有一个让我们饱暖之乡,这样我们大家来发愿。正好沉幽暗之崖,沉,把笔拿起来,就是落入,落入幽暗的山谷里面,断崖,乍睹光明之境,黑暗的地方刚好看到光明当然就是向光明走,[岂不身心踊跃。舍故趣新。]大家都是身心很欢喜跳跃,舍故趣新就是舍开以前的,大家都要走向好的环境,一定的。[但得往生。终成解脱。方便接引。当如是耳。]很可惜!我们讲堂盖得这么好,环境,男众很少发心要剃度,很可怜,全都女众要求要剃度的,很奇怪,男众,很奇怪!
[解]
[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且就是暂时的意思,暂时比喻最小,[若据《观经》。]《十六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大跟小实在是不能去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所以我们现出来的清净也不同。
[讲]
[此明华轮。即莲华大如车轮。]像车轮。底下又向你解释,[非指普通车轮。乃举轮王金轮。]因为我们现在都没看到轮王的金轮。底下解释:[轮王有四。铁轮王。统领南洲一洲诸国。]南赡部洲,统领。[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诸国。]东胜神洲、南赡部洲二洲。[银轮王。统领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三洲诸国。金轮王。王四大部洲。]东西南北都有。[至要即王位。]所以说金轮王,[有金轮宝自然现前。乘之一日之内。]坐着他这个轮,[可以周游四大部洲。]四大部洲,[金轮王出世。海水低落。]简单讲就是比较没灾难,而且自然会现出这个路,[海边现有]海边道路出来,海边路出来,[轮王道路。]专门轮王在走的,[能通四]部[洲。轮王有七宝]轮王有七宝,[(金轮宝、象宝、马宝、女宝、主藏臣宝、将军宝、宝藏瓶)。千子。]一千个儿子,[以十善化导。四洲皆服。金轮大一由旬]底下看小字的,[(由旬有三种:小四十里;中六十里;大八十里)。]意思是说印度对这个由旬这个尺寸讲三种出来[四十里。乃举最小由旬言。]由旬就是我们现在的尺寸,印度人讲由旬。[若据《观经》。及《宝积经》中。《无量寿如来会》所明。大小实不可限量。由同居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很圆,[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四十里,[乃至百由旬。千由旬。]所以一朵莲华就比台湾还大,一朵莲华就比台湾还大,光是一百由旬,四十乘以一百就(四千由旬,四千由旬,)四千里,一百由旬就四千里,一千由旬就四万里,就像地球那么大,你知道吗?极乐世界一朵莲华就像地球这么大朵,那是莲华,人站着还不算,人站在上面还不算,你看极乐世界有多大,很惊人。再来:
[问:莲华大小。何以相去甚远?]会差别这么大,有的这么大朵,有的这么小朵?底下注意听。
[答:由十方念佛众生。工夫勤惰不等。]看电视一边念的就比较小朵,回去没人敢看电视了,比较小朵,没看电视的就比较大朵,比较专心,难道不是这样,比较专心,工夫勤,有作早课、作晚课的人在念就比较大朵,有早、晚课,而且二十四小时拿念珠的人比较大朵,若念佛的人三不五时(有时有念有时没念),三不五时(有时有念有时没念),三不五时(有时有念有时没念),不会大朵,念一念爱睡就去睡,懒惰,莲华一边念一边凋谢,没有在浇水,本来一听到佛经很精进,本来开得很大朵了,愈念愈懒惰,不来听经,心里又懒惰,就愈念愈……,到后来就变睡莲,睡莲,凋谢没有水份,因为没有念佛就是没有浇水,所以我们男众,你们这些没有娶妻的,有没有要来讲堂住看看,不必剃度,有没有?不错。无妻若吵架、打架,来我这里种个莲华的因,所以说若在精进或是懈怠,[故所感莲华大小不一。现前有一众生。闻说净土法门。发心信愿持名。]发愿要来念佛,[七宝池内。即时产一莲芷。]看了很有信心,这样意思就是说在座诸位你们极乐世界全都有一朵莲华,所以我常常讲:我在单恋一朵花。不是娑婆的菜花,(而是)极乐世界的莲花,单恋一朵花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所以就产生一朵莲蕊,这个蕊就是三个心那个蕊,一样的,他写三个止,那是古字,中间写三个心,跟那个蕊一样,蕊的意思示开放,还没开叫做蕊,[标名于上。]标名于上,[如若精进念佛。莲华日大一日。光色日鲜。]愈鲜艳。[如中途退心。或另学别种法门。则莲华渐枯。]所以我们去忏公那里坚持希望大家修行不要混杂,修净土的就修净土,我们不可以说禅宗不好,不可以说密宗不好,不可以,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禅宗有禅宗了不起的地方,那么密宗有密宗了不起的地方,我们都要赞叹,但是希望我们念佛的人要专,明天共修,记得,二月二十五要打八关斋戒,再一次种莲华的因,你们可要乖,要来参加,好像哄小孩般,诱拐来修行,没有修行就六道轮回,痛苦,来,来参加师父这个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我们打八关斋戒就是来这里闭关一天,不可以造业,一天,我们二月二十五若打八关斋,三楼、四楼、六楼、七楼都可以去,看你要坐着念,还是要拜佛、要绕佛,现在开放四层都可以让你们活动,就是不可以讲话,来我这里持八关戒非常地严格,不可以让你讲话,讲话,揍,为了要让你们往生,先推你们上去,若老身先去是你们比较不利,真的,就没有人讲给你们听,所以说要精进。有的人若看到这个,噢!莲华有写名字,莲华有写名字,烦恼,你知道吗?他很烦恼,他拜五个师父,五种法号,一个取名菜花,一个取名冬瓜,一个取名蕃石榴,惨了,拜五个师父要用什么名字,你看呢?用什么名字,我告诉你,用你平时人家叫你的名字,你不要散乱,你不要散乱,你要记得师父这句话,举例来说,你皈依五个师父,看我喜欢哪一个名字,我就用那个法号的名字,取名得很好,比如说我以前帮人家取名一个印施,又退回,他说:师父!你读台语的读看看能听吗?阴尸,真的不能听,我没想到这个,命名到这个,人家不要,到后来我命名圣施,圣人的布施。噢!很欢喜,供养一万。噢!以后要命名好一点的,多收一点(供养),所以说你平时什么人叫你什么名字,你就用那个名字,你若法号不要用,你就用俗家名字,知道吗?用俗家名字,叫习惯了,取名鸭屎也没关系,人家过去都叫鸭屎的,能往生就好你担心他叫什么名字,难道不是这样,用好一点的名字,莲华当中要观想,鸭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弟子鸭屎,人家从小……,像我妈妈叫朗饲,多少养一下,本来是不要,人家多少养一下叫做朗饲,罔腰,难道不是这样,以前的人都取这个名字,现在的人没有取这样,没有取这样,所以你若在念经,在念佛的时候都观想我坐在莲花,上面两个字,上面两个字,看你什么名字,对不对?所以说师父拜太多也很累,我常常劝告徒弟,你若要皈依很多也没关系,你若仔仔细细认真选一个就好了,这样就好了,就好了,你有法号就好了,拜那么多,做什么,看不懂,看到那个法师来,拜一下,你很喜欢皈依证书很多张吗?时间到五个名字,调这个也不是,调那个也不是,刚好不能往生,反而严重,现在说:你什么名字?五个不晓得用哪一个,对不对?时间到佛怎么知道你是什么名字,忘了,佛祖很行,佛祖在引导众生,你放心,若虚伪的人,虚伪的人,不是真的死心塌地在修行的人,佛(在人)蛤,他比电脑还厉害,绝对不会出差错,十方无量的众生在念佛,阿弥陀佛绝对不会出差错,不会说我慧律法师念的念到已经快上品了,咦!无意中接错了人,没这种事情,没有,绝对没有这样,没有这样,不会说我在念,这个法师念一念,我偷拿过来,绝对偷拿不走,你念你的,我念我的,所以简单讲一句就是说别人好坏不要去管人家,知道吗?我们是好、是坏最重要,往生的要诀,不要管人家的是非,管你自己就好,这样知道吧!这样你的莲花愈念愈大,愈念愈大……,不会这样,不会被取代,我在念,你们拿不走,你们在念,我也拿不来,佛比电脑还厉害,所以说你若有在修行,莲华一日、一日大,光色一日、一日鲜艳,若是中途退道心学别种的法门,这样莲华渐渐干枯,莲华就变香菇(法师笑),香菇就变鲍鱼菇,鲍鱼菇就变金针菇,愈来愈小朵,金针菇再来就没了,什么都没有,念到后来就变成什么都没有。[倘一生修持到底。]这句话很重要,修持到底,[则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莲。名为托质莲胎。以九品莲华为父母。清净受生。华开见佛。是莲华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莲是莲华,这个莲华乃是卸凡壳之玄宫,卸凡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保护,脱开凡夫的这个色身,进入这个圣人的清净玄宫,把你保护起来叫做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在为你保养,在为你增长你这个慧命清净的地方,[莲喻车轮者。不但状莲之形。]就是像莲的形,[而且表莲之德。]莲华的德的什么呢?[轮有运载义。]从这个此岸运到极乐世界彼岸,[而此华轮。能至十方。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极乐。可为弥陀大愿船。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也。]所以人家说师恩难报,师父的恩难报答就是这样,父母的恩好报答,你今天你懂得修行,会来听经典,谁给我们的?师父,你今天舍5舍要来报答师父的恩你没办法报答,就是这个意思,你今天有办法了生死,从哪里来?必须要从师父的经教来,经教来,所以要报三宝恩,报三宝恩,我们知道有一个极乐世界,有一个这么清净的地方,我们懂得要念佛,有一天真的往生,谁使之然也,师父,对不对?所以说要礼敬三宝,要赞叹三宝,那么出家人小小不对,这都难免,在座诸位!一定要记得,不可以将师父当作圣人,师父不是圣人,多少难免都有一点错误,在座诸位!三宝若有一点小错误,我们要记得:大家都是凡夫在修行,不可以将每一个出家人都当作圣人,以报恩的心来看待出家,报恩的心,我们今天学佛是因为出家人,我也不希望说你只对师父比较恭敬,对别的出家人不恭敬,毁谤别的出家人,这样这不是我的徒弟,若我的徒弟,十方来的出家人全都平等,对每一个出家,无论他是圣人,无论他是凡夫僧,全都要礼敬三宝,真的,因为究竟是出家人,究竟是出家人。
[解]
[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妙)。]
我现在先解释一下,大字的先解释一下:青色名优钵罗,青色印度话叫做优钵罗,黄色叫做拘勿头,赤色叫做钵头摩,白色名叫做芬陀利,因为生身有光,出世之后这色身有光,所以莲华,这个莲华胞里面也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光跟色都无量色、无量光,这是简单讲。微妙香洁,很微妙、很香、很干净,当然的,念佛的人心地干净,感应到当然是莲华的清净,所以是简单赞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虽然有这个质而非形,非形就是没有一定的大小,没有一定的大小,看你的心,看你的修行,非形就是虽有质,质就是很好,很好的这种质,但是却是不一定的大小。无碍叫做妙,神通自在。非形则非尘,非形因为没有一定的大小,所以非色尘之德,不是色尘,所以这个要加一个字,比较清楚,非形则非尘。因为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所以不是色尘,唯心所造故,因为就是唯心,一切莲华也是唯心所现,故洁也,所以叫做干净。莲胞如此,生身可知,光是在莲华胞里面就是这么的清净,这么不可思议,那么我们出世之后我们可知道那是很微妙。
[讲]
[此先明莲华光色。后举四德。莲分四色。色各有光。由众生身有光明。故莲胞亦有光。光色本应无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者。既曰略叹。当知莲之德。亦不止此。]底下说:[质而非形曰微者。质乃宝华之体质。形量大小不定。各随念力而现。故曰非形(非一定大小之形)。无碍曰妙者。自在无碍。不可思议。十方众生发心念佛。]发心来念佛,[华即标名。]精进就是[勤]懒[惰]就是懒惰[才分。荣枯顿异。]荣就是念得很好,很认真。枯就是慢慢、慢慢干枯,马上就变化出来。[是为感应冥符妙。]感应冥符妙就是说很感应,暗中符合你的精进。[又上中下品。各随功行。无量往生。不致错谬。是为胜劣分明妙。]殊胜、恶劣分明这叫做妙。[香者。彼土之莲。光色既胜。香气应异。非此方莲香可比。]西方极乐世界的香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香百千万倍。[非形即非尘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则自然非色尘之德。]自然不是色尘,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色尘,就是没有污染的意思,[而全体唯心矣。]全都是我们心所显现的,所以要念到一心不乱,念佛要用心,在念就是真心,现在的心就是念,真心,当下一念,[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本来是菩提很不可思议奥妙清净光明的体,[故曰非尘故洁也。]没有肮脏所以干净。[莲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洁。则生身庄严殊胜可知。]
[以上释生处竟。]
现在要解释:
[己二结示佛力]
[经]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
[明上住处生处。]住的地方跟出世的地方,[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此义约佛)。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这就是说这是佛大愿,这是他的本性所显现出来的,修行修到这么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愿力来作成,像我凡夫,我这个愿力,众生的愿力,大家建这间讲堂建起来,何况极乐世界诸佛菩萨,这个阿弥陀佛的愿力所造成的,我们凡夫有办法建一间庄严的文殊讲堂,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极乐世界更加不可思议。
[讲]
[此结示佛力。]这就是佛力的关系,[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指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愿行为能庄严。]愿跟行就是能庄严,[极乐是所庄严。此约佛释。]就佛的能力来讲,就是说佛有这种能力,所以我们住的地方,我们出世的地方有这么庄严。[大愿。即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云: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大行者。即弥陀愿后。勇猛精进。]阿弥陀佛发愿之后他勇猛精进,经过[阿僧祇劫。]无量劫,[修菩萨行。大本云: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十一亿佛刹。]就是说二十一亿三千大千世界诸佛的国土,那个清净的,你这个国土的庄严我拣择起来,那个国土的[清净之行。]我拣择起来,捡起来、捡起来。二十一亿诸佛的国土清净的世界,而造成极乐世界,简单讲你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十方一切世界你全都到达,全都清楚,所以阿弥陀佛往生是那么简单,临命终你只要十念,平时好好修行,往生之后他所有的快乐,又跟诸佛菩萨一样,又不用断惑,不用证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只要你临命终一心不要散乱就好,先伏惑,制止,不要让它妄想跑出来,平时就要培养这个放下,所以我常常劝告这些学生,这里的徒弟,任何的恩怨你都可以放下,因为你已经有听到这个佛法,任何痛苦你都可以忘记,因为我们已经有听到这个佛法,我们知足,即使死我们也甘愿,为什么?我们得到法宝,众生住楼房,宾士车在开,钱很多,娇妻美妾,不能解决,所以听到这个净土法门的人,又是幸运当中最幸福的人,阿弥陀佛这么慈悲,难道你不往生。
[称性功德者。称合真如自性。]意思是说[本具功德。一切庄严。亦复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称性功德之所成就。]若没有佛力你没办法成就这种功德,意思就是说只有佛才有这种能力,叫做称性的无量,无量的成就。
[遍严四种净土者。由真性圆满周遍。故能普遍庄严。四种净土。弥陀愿行圆满。庄严净土。为众生作增上缘。]意思就是说你来到极乐世界你什么都具足,要修行绝对不会退失,增上缘,在要成佛的这条路线你可以不退转,[带起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自心种种庄严。为所缘缘。一切凡圣。缘此庄严净土。起欣慕心。而修净业。求生净土。故曰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圣凡。令往生也。]
[解]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此义约生)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注解承当)非今非当。]
[讲]
[复次。弥陀以因中所发大愿。能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又以愿后所修大行。能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此意须善会。何以弥陀愿行。能为众生作殊胜因缘。因佛以此愿行。庄严成就四种净土。又以此愿行。庄严成就一句洪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简单修行,而且往生的地方又是最为庄严,[令众生对此庄严之依]报[正]报。[信愿持名者。以佛之愿为愿。以佛之行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执持名号。相续无间。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称性功德庄严。此义约众生释。皆是已成者。众生性本自具一切庄严。但由信愿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愿行。即是已成。]因为他本性就有,你只要起一个念头,那么就是已成。[非今非当者。非现今成。非当来成也。]看上面,读一遍之后,我现在跟诸位解释你们就比较了解:复次,佛以大愿,佛祖发四十八大愿,在因地修行的当中他发四十八大愿,他愿愿成就之后,因为让你住的地方,吃、穿、住无量的神通让你到极乐世界会很好修行,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逃避现实,是换一个环境,好好地来留学,那个环境很好,这样你就能够作众生多善根的因,因为众生若来到极乐世界他就不会去造业,他就好好修行,一心向这个佛道而前进,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因为佛大愿,愿度一切众生,那么大行就是佛修无量的这个福德因缘,成就这个极乐世界,来作众生多福德的缘份。比如说我们若在非洲修行,那么没人可成就,没这个多善根的因缘,我慧律发一个大愿要来建一间文殊讲堂,这样我就能作众生多善根的因,这样知道吗?藉着佛的这个愿我们就能够种到多善根,藉着佛的大行,我们变成有这个福德因缘,今天你去非洲修行,非洲没有这个讲堂,对不对?没办法听闻这个佛法,至于我们这个讲堂,诸位刚好在台湾,刚好在高雄,要来就来,就有这种福德的缘。令信愿持名者,令这个深信有极乐世界的,有一尊阿弥陀佛,愿意要为往生极乐世界的,而且又真正要修行的持名念佛,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的功德,念念成就这种的功德,而皆是已马,非今非当,就是因为佛已经早就成就了,所以当乐是已成,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他意思就是这样。再来:
[解]
[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性相圆明,撤尽法门边畔界限)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会上二义只是一义)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我先解释一下: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就是无量的种种庄严,阿弥陀佛种种庄严,作为我们增上的本质,因为我们的本质就是我们本性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没有发现我们自己的时候,就藉着极乐世界引导我们出来,引导我们出来,就是像诸位在座虽然有佛性,藉着师父的力量演讲的音声悟到真理,从你的本性发出来,所以叫做增上本质,增加你的本性的力量,增加你本性的智慧,产生你一种力量出来,所以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到那个地方你的本性慢慢、慢慢就显现出来,就是表现出来,就带起众生的自心,种种的庄严,因为本性本来就具足,所以藉着阿弥陀佛的庄严来引起众生自性的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全佛即生就是说佛的本质他就是众生的带质,众生的带质就是不离佛的本质,带质就是说还有一些无明,还不能完全清净叫做带质,若本质呢?就是佛已经成佛,发现我们的本性有无量的庄严相的本质,所以说全佛即生,就是说佛所有的本质跟众生就是全都一样,全他即自就是所有的众生……,佛全部的庄严就是自己的庄严,全佛即生就是佛的本质就是众生的带质,所以众生的带质慢慢修行他就不能离开佛的本质,全他即自就是佛所有的庄严,就是我们自己本性的庄严,所以叫做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
[此约生佛圆融不二释。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四句。]增加他本性的庄严,本性的庄严所发出来那个庄严相,叫做增上本质,[以弥陀大愿大行。种种称性庄严。]藉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他的大行,他的种种,藉着他的本性的庄严,[此属性宗。]就是对本性比较有在谈的叫做性宗。底下说,[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之本质。]增上缘就是增加一种力量,开采这个众生的本性出来叫做增上缘之本质。再解释一遍:佛的种种本性的庄严,我们藉着这个本性的庄严发现众生本性的庄严,所以增加众生的一种力量叫做增上缘。简单讲就是说,在座诸位!你今天你来听经你本来就是有本性,藉着师父在讲这个本性的东西,引起你里面本性的一种智慧,师父给你的叫做增上缘,对不对?我们来到极乐世界的时候,都是阿弥陀佛本性所显现出来的,显现出来的,那么阿弥陀佛显现出来,我们就藉着阿弥陀佛本性的庄严,来发现我们自己本性的庄严性,所以说底下,[带起众生。自心所现种种庄严。此属相宗。]相宗就是说比较谈这个事相,性宗就是比较谈论这个本性,但是[性不碍相。相不离性。]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本性自有庄严相,但是每一种庄严相就是离不开我们的本性,简单讲这面镜子干干净净,空无一物,却能显现无量的相,无量无边的相,所有的相就不离开这个镜面,这样比喻就性跟相就是一体的东西,[性相圆明。生佛不二。撤尽性相二宗法门界限。]撤就是除,除掉,除掉这个性宗跟相宗他的门户之见,就是说圆融的意思。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次第缘(亦名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没上《十四讲表》的人对这四缘比较不熟,我在这里再简单解释一下:亲因缘简单讲也就是最重要的因,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我们最重要,力量最大的叫做亲因缘。第二次第缘,亦名等无间缘,就是说要继续作用,次第就是说要继续作用,像在浇花,浇花,要再继续作用,像你在修行要继续听经,要继续听经,不要障碍,要继续用功念佛,继续、继续,次第缘,次第就是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意思,一次又一次,继续加强。第三所缘缘,所攀缘的那个条件,所攀缘的那个条件。第四增上缘。亲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全都可以叫做增上缘,增加一种力量叫做增上缘。[有增上力用故。谓弥陀愿行。称性所起之种种庄严。有增上力用之本质境。]本质境,本质境,本质境,境界的境,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的行,他的本性所起的种种庄严,他有增加的力量。
[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那么我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讲,我们还没有成佛就像这木柴,木柴,现在我这里用一个火把,火把就是比喻说本性,佛的本性,这个火把有无量的智慧,我现在把它引火,这个木柴遇火是不是会点着,这样懂意思吗?就是藉着佛的无量的本性的庄严性,来引起众生本性的东西,这支木柴就是有火性,对不对?只是它没有火,它就引燃不起来,现在火点着,它也点着,现在还须要用到这支火把?不用,它本来就有具足火性,每一个众生就有具足这个本性,无量庄严的本性,但是若没有佛来引导他,本性发不出来,用这样比喻比较听得懂,比较听得懂。再来,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带是变带。]变带,变又带上这个本性的东西,[谓众生托佛增上缘本质境。变起自心种种庄严。]藉着佛的力量来发起我们我们本性,自心种种的庄严,[为带质境。]带质境就是说还带有一点无明,还带有无明,简单讲不能清清净净像我们本质、本性这样,所以带质就是说可以变化,还有无明,到后来跟佛的本质是一样,[为己所缘。]为自己所缘,[本质能现带质。]本质,佛的本质可以带起这个带质,能现这个带质,[带质无异本质。]底下那小字的。[(本质如影印之原底,带质如影印所印,印刷品)]这样讲就是比较简单,[故曰全佛即生。(全佛之本质,即众生之带质,众生带质境,不离佛本质故)全他即自。(全他佛之庄严,即自己之庄严)]因为我们的本性跟佛的本性都一样,[二义只是一义。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也。]
[初别释所受竟。]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二
[庚初正明]
[经]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空中)常作天乐。(下是)黄金为地。(中间)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上严空界下严金地)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音格g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解]
[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平声)]盛就是装的意思,那个念chéng,不能念shèng,盛[华散华]盛华就是装这个华,来散这个华,来供养[经行]就是我们在走,在绕佛,我们吃饱饭绕个佛,腹部才不会胀气,早课念到一半,阿弥陀佛,经行,经行就是绕佛的意思,这就[是触尘。]触法,[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六时,[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简单讲印度当时不是分作二十四小时,二十四个小时是我们现在中国人,藉着西洋的力量才分作二十四个小时,为了要全世界统一,不然我们中国是分作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十二个时辰,那么印度是分作六个时辰,但是它每一个时辰是四个小时,初日分就是从早上六点到早上十点,早上的十点到下午两点叫做中日分,下午两个到黄昏的六点叫做后日分,六点到晚上十点,叫做初夜分,初夜分,中夜分就是十点至凌晨两点,叫做中夜分,四个钟头的时间,后夜分就是两点至六点,这样后夜分,[故云昼夜六时。]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二十四个小时,所以说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依报跟正报色身都有光明,它不用藉着日月,[(但可顺此方比拟,不可随此方情见)安分昼夜。]安着这个白天跟晚上,这是顺我们娑婆世界来讲,因为我们娑婆世界过着有白天跟晚上的生活,顺着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习惯性,习惯性,所以才讲昼夜六时,极乐世界色身有光明,地界有光明,全都有光明,所以它不用分作昼夜,但是藉着这个娑婆世界习惯性,所以叫做昼夜六时,[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这是假的这样分,其实是没有。
[讲]
[经中举极乐五尘胜境。]极乐世界有多么好,有多么好,[为众生五根]眼、耳、鼻、舌、身,[所受用。]都是很殊胜,[文显可知。常作者。即指天乐。]天乐,[昼夜六时。无有间歇。不同世乐之或作或辍也。]或辍就是停,[乐以天称有二义。]乐分作两个,[一天人之乐。乃诸天奏乐。供养弥陀。以及海会圣众。]极乐世界比我们这里的热门音乐好听多了,我们这娑婆世界的音乐,那个人来听,年轻的不要听,年轻的爱听,老的不要听,年轻爱听,咚恰、咚恰……,老人就:关掉,吵死了。现在老人开那个「思想起……(法师唱老人听的歌)。」年轻的就说:哼!听这个会生病。他爱听那种,差别这以大,这极乐世界它不会这样,你不要听它自然不见,你也不用转,你爱听什么,一想自然就出来,很好,所以说我们说这个四声道的、五声道、六声道的,这跟极乐世界这不能比较,这不能比较,娑婆世界有的极乐世界全都有,极乐世界有的,千百万的东西,娑婆世界都没有,全都没有,所以每一个人嗜好不同,极乐世界佛的这个音乐,天人的音乐不得了。[二天然之乐。不假人力。自然敷奏。]自然就奏乐,[如本经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不特其音之美。]就是说音声之优美,[且能令闻者念三宝也。]念三宝,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音乐无法如此,娑婆世界这个音乐无法如此,你听了都是放荡,放荡,不能帮助我们的修行。
[黄金为地者三句。指地之体质。本是黄金。七宝但是地上庄严耳。]因为印度当时认为黄金最好,佛为了权巧方便才说黄金最好,其实那超过黄金不晓得千百万倍,但是我们娑婆世界黄金是最高级,黄金最好,钻石、黄金、银,这都很好的东西,除了拿这些来比较以外没有更好的,没有更好的,我们的福报不够。[昼夜六时者。昼(是日)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为六时。又一解。昼六时。夜六时。每昼夜共十二时。然彼极乐净土。依报世界。正报色身。皆有光明。]都有光明,不像我们晚上乡下没有这个电灯,走、走、走……,踩到牛粪,极乐世界踩不到,踩不到,你要踩,你的脚就知道要缩回来,色身自己有光明,何必藉着那种。那时候我们住在猪屠口的时候,那时候科学也没有很发达,是现在年轻人好命,在家里都有厕所,厕所,以前没有,以前我们住的那个猪屠口没有厕所,厕所都建在一个地方,若要拉一泡尿,晚上冷得要命就是跑、跑、跑……后来没办法都拿一个尿桶在那里拉,放尿桶在那里拉,现在没办法,猪屠口那里有一个垃圾场,一个垃圾场,垃圾场,大人比较不敢去那里拉,小孩子不怕人家看,蹲下去就拉,那时候没卫生纸,去的时候都躲,躲什么,躲那个屎堆,屎堆,躲、躲……,没有纸擦,没有纸擦用那个冰棒棍,你知道吗?用冰棒棍搅、搅……,搅一搅的时候洗一洗,有的是丢掉,有的是拿起来晒,晒、晒……,如果拿那个就知道要拉屎,若去拿那个就知道要拉屎,可能这些年轻人,可能不曾遇过,像我们这个年纪比较大的人就曾遇过,你曾遇过吗?不曾,可怜,你们这些可怜,真的,我们真的,以前拉屎这样拉的,可怜,没有电灯,没有电灯都踩到屎,都踩到屎,每次回来都黄金(屎),小孩自己拉的,小孩自己拉的,纸的演变,用冰棒去搅、搅……后来没有,冰棒棍被取代之后,才用死人去抬棺材前面用一束黄的纸,黄的纸,人家在埋死人,也跟人家去举死人幡,我百种花招都搞过,去举死人幡……,看人家没看到,偷拿一盒回来,也有犯偷盗戒,没有卫生纸,卫生纸很粗你知道吗?人家埋死人用的,用塞在死人旁边的纸在擦屁股你知道吗?你们不曾看过,很可怜!跟你讲有这种东西,你可能不曾看过这种东西,死人在用的,一叠这么大叠,很厚,现在再来再慢慢演变成用那个包糖的纸,包糖的纸比较薄,纸质很粗,褐色的,慢慢演变那个卫生纸,一块二十包那个卫生纸,一块二十包,你不曾听人家那个华视澎恰恰:爱肝、爱肝一块二十罐,他唱反了,你知道吗?一块二十罐,现在再来再慢慢演变,有这个好的卫生纸出来,现在跟二十年前的台湾是天壤之别,天壤之别。再来,这是讲光明,以前出去常踩到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则安分昼夜。]安分就是怎么呢?怎么分呢?[安分是反难辞。后解答云。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但顺此方比拟。]顺娑婆世界的生活,[莫顺此方情见始得。]
[解]
[曼陀罗。此云适意。]很适合大家的意思。[又云白华。衣祴]那个念革命的革,衣gé,这个不能念衣jiè,衣jiè就变成机械的械,衣裓就是我们所讲的衣襟,女人的裙子前面若撩起来的时候,撩起来,衣襟,衣襟,就是说我们穿裙子。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