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25慧律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25

蕅益大师要解

圆瑛法师讲义

慧律法师讲解

[绝待圆融。共为一宗者。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如台宗所云:随举一法。体即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同时绝待圆融。不前不后。如千珠宝网。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从这里开始讲:「绝待」的意思就是离诸对待,离诸对待,就是说有是就有非,有长就有短,你若要攻击别人,别人就会攻击你,世间是相对的东西,有硬的就有软的,有白的就有黑的,有天就有地,有男的就有女的,就是两极化,对立化的东西,你若赞叹别人,我们生生世世就受人赞叹,相对的,绝对的意思是说离诸对待,离开这种相对的观念,所以在《六祖坛经》里面说非善非恶,本性你不能说它是善的还是恶的,善跟恶都是两边,所以绝对的意思就像虚空那样,虚空一无所有,虚空你用任何东西要破坏它,破坏不了它,它常常永远是这样,我们若能证入空性就像虚空那么伟大,虚空那么伟大,你拿刀割,割不到,你要杀它,也杀不到,要用火烧它也烧不到,你若用一些木柴烧,叠起来,叠起来,泼汽油放火烧,烧虚空,木柴烧光光,木柴烧光光,虚空无碍,虚空就是绝对的观念,意思就是说在生灭法里面你都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执著,什么事情都奈何不了你,什么事情都奈何不了你。眼睛看的都是生灭法,不要理它,无所著,什么烦恼你都没有,连一个起心动念都没有,如果说我们稍微有烦恼,我们若有本性的功夫,痛苦也会少很多,减少很多,所以绝对的意思就是这样,在哲学家而言在本体界还有现象界,佛教不讲本体界,什么现象界,绝待圆融,共为一宗,合而为一,绝待便圆融,就是因为它是绝对的,所以就很圆融,正是圆融,所以它是绝对。天台宗所讲的「随举一法,体即法界」,随便举一个法,它就包括一切的法界,一切法界就都包括在每一个法里面,简单讲就是说这个手表,这生灭法,当体就是空,所有法界就是都一样举一个例,我们人,色身包括我们的心刹那间在生灭,随举一法,色身就是四大的法,这色身,四大皆空,因缘,缘起法假的东西,当下就是空性,遍法界都是一样,全都是一样,所以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本体就是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心为法界,我们的心放大当作是一个法界,一切诸法就是都在心内,皆趣此心就是包括在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将这个佛当作是一个法界,一切诸法就是趋向这个佛,同时绝对圆融,不前不后。就举一个例子来讲:「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个珠,珠珠皆能互」相摄受。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一个圆圈,一个圆圈放这个把它串起来,看起来是一粒,里面是有一千粒造成,我就这一粒来看,这粒来看所有的九百九十九粒影像都会跑到里面来,这样知道吧!我若从这边看九百九十九粒又跑到这边,到底哪一粒跑到哪一粒,都有,都有,简单讲就是说我们的心也是一样,我们的心你有你的本性,我也是一个本性,你的本性,千百万人总共有几个本性,是不是千百万个?不是,共同一个,共同一个,本性都一样嘛!共同一个,你尽虚空遍法界是你的本性,我也是尽虚空遍法界全都我的本性,本性是没有这个点线面的东西,它不能重叠,所以它并不是一种物质上现象的一种观念,重叠性的东西,它是一种无形象的东西,而且具足妙用,要拿,拿不到,要用,随时都有,所以它不是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本性无量的重叠性,本性有无量的重叠性,就像电灯的光射过来,射红光来也没关系,射白光来也没关系,你射这个青色的光也没关系,虚空里面你射什么都没有关系,它也不会重叠,红光也不会说:青色的光你几点的时候不能放射,我现在可以,不排斥,白色的光,什么光混在一起都没关系,也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桌上,你今天多点一盏灯放在这里,也是这样,电灯再照下去,不会说红的光在下面,我放得比较高就叠在上面,这有一个界限在,有一个界限,红的在下面,白灯在上面,这意思观念就是说,我们众生的本性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它有无量的重叠性,无量的重叠性,所以说我们用数学怎么能够推出我们的本性,我们这个零点,这个zero它是重复的作用,它是重复的作用你怎么能够去衡量这种本性的东西,我们一般而言,对这数学的观念就是说我拿一枝笔点一点,画X、Y跟Z,这样朝着三度空间的观念,对不对?它那种是实质性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东西,所以它是零点嘛!所以有三度空间的观念,对不对?我们人不同,我们思想可以连续的重叠作用,它是很强烈的作用,不是拿一枝笔去点一点,把它叫做零点,这种意思就是说,用数学的观念要来推论我们的本性,是绝对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那么基督教里面它就讲五度空间就是什么?就是GOD,神,神,长、宽、高,然后加上时间,这叫四度空间,长、宽、高造成三度空间,加上这时间就四度空间,超越四度空间,在基督教不能解释,他就是讲GOD,神,大写的GOD就是耶和华,小写的god后面加s,那个是众神的意思,小神,小神,耶稣基督,《圣经》里面都写大写GOD,若其他的杂神,四不像的,g小写,差别很大,看那经典差别很大,《圣经》看都大写:GOD,God,表示很伟大,很伟大,这是他们的看法,所以他们对上帝是永远不能认识,永远不能了解,永远没有办法接近,在基督教他的观念,神是一个绝对超越世俗凡情所能预测的一种东西,你永远无法了解上帝是什么东西,你只要崇拜他,祈祷他,你只要好好求忏悔这样就对,无论他对不对都没你的事,你只要承认你的无知这样就能显示上帝的光荣,所以这变成信仰不是建立在理性上的沟通,他是直接跳跃理性,用感性去信仰的东西。我是上帝,上帝最伟大,其余都是魔。你说:我要来听佛经,他绝对不来,基督教的耻笑拜佛的人,耻笑不已,不究竟,你那个不究竟的东西,对不对?念阿弥陀佛谁看到,又没有人看到,他耻笑拜佛的人:佛是一位凡夫,在《原罪》里面,那一本书是《原罪》包括佛他都是有罪,他不像神那么清净,所以基督教很强烈的宗教意识,认为只有神是绝对的清净,你要再叫他讲,讲不出来,他只能说神是第五度空间,乃到第六空间,非凡情所能臆测,永远不知道神是什么东西,永远不知道,今天是这样子,过去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所以说刚才举这个例子,举这个例子,都会互相包容,意思是说佛有佛性,我们众生也是有佛性,乃至蚂蚁、猪、狗也是有佛性,这样讲就绝对慈悲,平等,有一天我们也是会成为圣人。所以如千珠宝网,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

[超情离见为宗者。超凡情。离圣见也。]就是说要超越这个凡夫心的这个分别,不是凡情,凡夫的情所能计度的,离圣见就是连圣人的见都要除掉,我们本性是无一法可立,若是圣见那就是邪见,圣人无见,是名圣见,见见非见,是名正见,若有所见即是非见,无所见即是正见,所以见见非见见无所见是名正见,就是说连这个圣人的知见都要离开,因为我们的本性无有一法可得,这才是真正的佛法,[但约绝待。已超凡情。]超越这个凡夫所能了解,臆测,凡情就是凡夫所能臆测的。[已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我们若有圣见也是病,凡情是病,圣见也是病。

[○问。凡情当超。圣见如何亦离?]他是问:若离开这个凡夫感情的束缚,计度分别,这是应该的,怎么连圣人的知见,圣见何以也要离呢?

[答。但有一法当情。都是法执之病。]只要你有一法,全都是法执。[都为清净心中之障碍。不得不离。]《金刚经》也说证到初果阿罗汉,他可以说他自己是初果吗?不也,世尊,他证到初果,不可以,不可以说他是初果,包括他四果阿罗汉,可不可以说自己得到四果阿罗汉?不也,世尊,不可以说自己得到四果阿罗汉,是名四果阿罗汉,意思就是说证到那个果位的人,没有那种果位的念头他才有那种真正的功夫,那么佛也是一样,佛就是因为他离开一切法,离一切见,无所见,他就无所不见,你若还有一法,这个见存在,清净绝对的本性就显示不出来。底下说[喻如好眼。]像一只好的眼睛。[不容沙着其中。]不能容许一粒沙在里面,本性就是这样,扫得干干净净,本性就是无一法可入。[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坏于眼。急当去之。]沙不好,不然我们拿金子,拿金子放在眼睛里面,在座诸位!你是不是很喜欢金子,对啊!很爱钻石,现在就将金子磨成粉吹进眼睛里面。噗!你不是很爱金子,眼睛若粘金粉,连夜都要清除出来,连夜都要清除出来。意思就是说无论多好的法对佛而言都要清除,意思就是这样,清除才能显示清净绝对的正知正见出来,喻如好眼都不能着沙,也不能着金,[若以金屑着眼。虽是贵重之物。亦能妨碍于眼。亦当去之。是为超情离见之宗。一句弥陀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出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有的人说持戒修定才会开智慧,错误,这是不懂本性的人才会讲这种话,持戒能够让我们产生定,定会产生智慧,这是就凡夫在研究佛法这样方便讲,事实上,你若用你的本性去修行,什么叫做戒?清净心是戒,什么是戒呢?慈悲心就是戒,什么是戒?三业清净就是戒,什么是定呢?慈悲心就是定,无所著,事事都宽恕众生,他怎么会乱?定就是戒,定就是有智慧,慈悲心就是有戒,有智慧,忍辱心就是定,忍辱心也是戒,忍辱心也是智慧,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这戒、定、慧实在说是不能分开的东西,若一直标榜他是持戒,诽谤别人,第一个他就没有定,因为他的心就会落入对立法,他就没有这个智慧能够包容众生,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整天说这个是破戒,这个是犯戒,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整天说别人不对,他也说:比丘好好检讨自己,我们有办法要感化他,有因缘就度化他人,没有因缘就摄受六根,修行自己就好,这才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不出戒定慧,所以我们若是顿悟本性的人,自性就是戒,自性就是定,自性就是慧,我们若开悟,证悟到本性,什么是戒呢?身口意清净,内心充满了智慧当然他就是戒,他为什么是定呢?因为他不著一切法,没有一切法能够影响他的内心,怎么会没有定呢?开悟的人一下子戒定慧就具足了,你只持戒的人不能入定,不一定能入慧,持戒的人除非修到无相戒,持到连这个戒都不觉得自己在持戒,入这个绝对的情形,这样与定、慧才会相应,若只有初一、十五诵戒,执著我就是一个持戒的人,是生死法,是生死法。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为什么六度万行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一个般若,你看看!般若,十方诸佛以般若智慧为母,般若思想产生十方诸佛菩萨,他就没有说十方诸佛只以戒为师,就是以戒为师,但是没有说以戒为佛,十方诸佛除了持戒有定以外,最重要就是有般若智慧,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法华经》所讲的证到实相,证到实相,《华严经》讲的一真法界,唯识学讲的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楞严经》讲的首楞严,首楞严,首楞严的意思是说大定,没有散乱,首楞严。[今此净土法门。可以三学全该。]全该就是包括三学。[正念佛时。都摄六根。]全都要摄受这个六根。[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泯就是灭掉,空跟有这个见统统要除叫做空有见泯。这种情形,初学的人很难了解这种东西,初学的人他就是说我用一个虚空的心去包容,所念的佛也是他在包容,能念的心也是他在包容,但是他用这种观照就不对,用一个虚空去包容一个念佛的,一个所念,一个能念,都不对,要说我们所念的佛当下就是空性,能念的我们当下也是空,所以能念、所念都没有,剩下的即心就是佛,即心就是佛,所以这难讲的地方就是说你若对本性的东西你不了解,再绕一百圈你就是听不懂,不晓得在讲什么,不晓得在讲什么,悟到本性实在是很困难的东西,若悟到是很简单的东西,就在我们的眼前,说在我们眼前是不隔,连隔一个沙都没有,当体就是妙用,当体就是妙用,所以曾在体育馆有讲一个譬喻,在这里还要再讲一下:开悟跟没开悟实在差别很大,比如说,来问这个禅师:本性是什么?没办法,不能体会,就是像一个盲人来问:喂!白色是什么东西?现在告诉他:这白色就像香蕉剥开那种颜色。香蕉剥开的颜色是什么?像椰子仁那种颜色。椰子仁是什么颜色?椰子仁就像鹅毛,鹅毛是什么颜色?鹅毛,手摸摸看。嘎!嘎!噢!这白色原来就是嘎,嘎。盲人你要如何跟他讲白色是什么东西。没开悟就是这样,这样搞了老半天就是不晓得什么叫做本性,什么叫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我告诉你一句话,凡夫念跟无念都是执著,若是圣人念跟无念都无执著,凡夫用意识的观念要来猜测佛的本性,你再怎么猜都不对,怎么猜都不对,他现在说自心是空,我还在念佛,还是有,这要如何空?他就用想的,空是否意指空无一物?空无一物里面又会念,就叫做本性。这又是意识的产物,所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若就凡夫来讲你怎么猜都不对,念也是在念,无念也是念,无念还有一个无念的观念,无念就是念,无念也是念,念还是念,所以凡夫他在计度,会计的计,度数的度,他所计度的本性是永远错误,就像坐着云霄飞车的人,要使他停止看一件静态的东西,永远看不清楚,知道吗?意思是说我们这个心就像旋火轮一样,一直在旋转猜测计度,用这种心要来计度一个开悟的圣者那种平等心,永远没有办法,若开悟的人就不同,念而无念,无念就是念,他念,他每一念,念念都是他的本性,因为本性自有念,他不念,他就没有凡夫的念头,但是自性有清净的妙用,随时都在念,意思是说随时念就等于本性不念,本性虽然不念,但是他有妙用的念,很简单,开悟就是这样,很简单,明心见性就是这样。如果你若要问:师父!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名词来解释明心见性的东西,让我们比较好修行,很简单,不要念凡夫俗情之物,单单提起一个佛号,每一个念头若有偏邪,妄想又起来,那就是不是本性,只以这样形容而已,不要念世间的凡夫,金钱、财物、女色、名利、诽谤、伤害,全都放下,谁对不起我们,那个都不重要,那不会成佛,谁对我们有恩,知道就好,感情束缚全都要放下,叫做无念,无念,无凡夫的念,有念,念念就是佛,即心就是佛,这样就是接近本性,要再讲简单的就是说无所著而生其心,这就是本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本性,应无所住,无所住,众生五欲六尘的念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自然无所著的当下他就有清净的念跑出来,拨云当下就是见日。所以说在座诸位!要了解,有人在问禅师:何谓见?何谓是性?这句话不是这个……,见就是性,性本身有见,知道吗?见当下就有自性,性当下就有见,就是一体的东西,性是我们的体,见就我们的妙用,你眼睛看是意识,不是,我们一切法无所著,眼睛也看得清清楚楚,他是用自性在见,本性在看,他妙用就产生,本性在看,他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不会想起外境的东西,难道不是这样,不会影响内在,内存的肮脏除得一无所有,所放射出来的就是慈悲、智慧。慢慢、慢慢……,所以修天台宗的比较困难就是这样,对本性的东西比较困难,所以说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而得三观妙慧。是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即圆收一切法门也。]

[古德云:八万门中。念佛第一。又云: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即圆超一切法门。]

[旁注云:]就是写在旁边的小字,前面的小字[从未道彻者。即此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从来未经何人道彻也。]彻底。

[甚深难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难信。]就理是无生法忍,就事相是一心不乱,所以非常地不容易相信。[莲池大师云:兼众德而俱备。]兼这个众德而俱备,这德行,人家说三德密藏,一切就俱备。[统百行以无遗。]一切修行就是念佛一切就包括一切,你若一直念、一直念,你就是施舍,布施,你就是施舍,心无所著就是施舍,你若一直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持戒清净,你若一直念佛,不著一切世间你就有忍辱,你若一天到晚一直念这就是精进,一天到晚一下念,念佛,心不离佛就是禅定,一天到晚一直念,念一念,到后来妄想打得一无所有,般若智慧自然就产生,所以百行就是六度,六度就是百行,所以一念阿弥陀佛就包括六度万行。[其理甚深。若人执持名号。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事亦复难信。]这种事情很难相信。[故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所以我们就相信佛的话就对了。

[故特告大智慧者。]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告诉他,[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此念佛法门。事是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秘密藏。]秘密藏,这我们前面讲过。[是为难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当。]所以这本《弥陀经》都一直叫舍利弗,舍利弗又舍利弗,又舍利弗还是又舍利佛(弗),就是大智慧都排在前面,表示说这本《弥陀经》是对大智慧的人讲的,若不是大智慧的人不能直下承担。[无所疑惑也。旁注:「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识。远离分别。故不思议。庸愚之辈。昏昏度日。不知分别。亦不思议。]所以世间两种人才会往生:第一就是大智慧,绝对相信;第二就是那傻子,一无所长,什么都不懂的,你叫他念佛就是念佛,没有分别,修行就是最怕半桶的,要说他懂,又懂一半,说他不懂,又懂一些,说他全都懂,又都不懂,很会发问,很会辩论,很会辩论,最怕这种事情,所以在座诸位!要学阿婆没那么简单,所以我们打八关斋反而阿婆比较勇猛,你知道吗?我看年轻的都靠在大殿旁边睡觉,反而老的在精进,老的习惯了没差别,老的经典听不懂,一天到晚拜佛,人家拜习惯了,年轻的爬个楼梯两脚发抖,还得扶栏杆慢慢爬下来,可怜。人家老菩萨一天到晚都在拜佛修行,结果比较勇猛,所以说不要瞧不起阿婆,真的,不要瞧不起阿婆,所以我很尊重老菩萨,你没看到,阿婆说:师父!我要回去林边。你可以回去。老菩萨回去也不会造业,七、八十了他要做什么事情,又不是年轻的怕犯戒,七、八十了,哪有可能犯到什么戒律,年轻的倒是真的比较怕,老的绝对不会,绝对不会,所以我对老菩萨很尊重,对年轻的很严格,对年轻的很严格所以老人是不知分别,亦是不可思议,[故云两不思议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议法。向不思议人说也。]

[]

[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十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这句写这样就有问题了,就有错误。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写的这句话就错了。西方者,横亘直西,亘就是……,我们若元旦那个旦,太阳,对不对?底下那个字,把它拿到下面,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太阳升起来,知道吗?太阳升起来就是旦,知道吧!若那一横盖在上面,太阳写在下面,太阳落什么?西下,我们说黄什么?黄昏,那个字就读作昏,知道吧!那个字读作昏,中国字很奇怪,一画之差而已,太阳不见了,放在下面太阳升起,所以这句话是不对,横亘直西就是说太阳西下的时候向西方一直过去。错,绝对不对,所以蕅益大师是明朝,所以那时候科学不了解,意思是说太阳西下的西边当然就不对,是整个娑婆世界来看西边才对,知道吗?西边才对,所以地球绕这个太阳,以前的人都认为太阳绕这个地球,哥白尼发表一个地球绕太阳才对,教庭就要剁他的头,教庭就要剁他的头,要让他死。哥白尼,后来就交代他,我若百年之后你再将我这篇论文发表出来,到他死后发表出来,死了,你砍头也砍不到了,以前是以《圣经》的教理为主,违背《圣经》的教理就砍头,所以《圣经》常常在改就是这样,佛经不能让你改,所以这个是注解,不是经典,经典是写西方,没错,人家是指娑婆世界,所以这横亘直西,这就不对,这一句话大有问题,他若说横娑婆直西,这样就对,他这句亘,亘若改作横娑婆而直西,这样就对。标示现处,标示这个现处。

十万亿者,十万曰亿,十万亿就是十万后面再八个零叫做亿,现在累积这个亿,一亿、二亿、三亿、四亿、五亿一直到十万亿,十万,十万乘以一亿,十万亿。

佛土者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而且以此土而言,此土就是娑婆世界,现在用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且以此土而言,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须弥山,我们上次讲过,木瓜拿反,上面比较胖,下面腰部比较细,这就是须弥山的形状,须弥山的形状,在《十四讲表》我们里面有图,下次会谈到。东西南北各一洲,须弥山下面这里,同一个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外面是铁围山所围绕,名为四天下,四天下。一千个四天下,叫做小千世界。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有他方的众生,因为我们这个地球有这个众生,所以叫做南赡部洲,简单讲有一千个,像东西南北四大洲,其中也像南赡部洲一千个,名小千世界,名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们的中千世界,叫做千中千,就是一千个,第一个千就是一千倍,一千倍的中千世界,名叫做大千世界。

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

讲,这里就讲对了.

[此正释西方。]这就是正解释西方,[从是娑婆世界。向西方横亘]读作[(通也)]横通,[直过。]横通直过。我们查这个字典,我们查不出?这个上下二横的,只有二划的,二划排在一起,那就昏,昏,昏,如果你解释作横通娑婆世界,这样解释对,如果你说向西方,夕阳西下,向西方一直去,这样解释就不对,所以蕅益大师横亘之西,那就不知道他是指什么,如果是指娑婆世界就正确,如果指太阳西下就不对。我去查《康熙字典》,没有这个一横在上面,一横在下面的,有一个字两横都在上面的,太阳在下面的,读作ㄏㄨㄣ,一横,太阳在下面的读作ㄏㄨㄣ,若一横放在下面,太阳浮在上面的是日出,若一横日光放在下面的叫做日没,这我有查过,只是查不到这个字,查不到,你若有查到再告诉我,我再纠正一下。当法师一定多少一、两句会讲错,不可能每个字都对,我们不是读中文系的。[十万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乃标彼佛。示现同居土成佛之处也。按世界刹种。]世界的刹种。[高二十层。]高二十层,[每层有无量诸佛国土。娑婆与极乐。同在刹种第十三层。]这一定听不懂,保证看不懂,包括出家也听不懂,我在讲你可要注意听,我在解释,你要注意听,这意思叫做世界种,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说,单位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华严经》是世界种跟世界海,世界种跟世界海更不得了,更不得了,最底下是一个世界种,往上是三角形的,一个、两个圆圈圈,三个圆圈圈,这一个圆圈圈代表多少个三千大千世界,把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物质现象磨成粉末状,每一个粉末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如果等三千大千世界构成一个圆圈圈,一个世界种有二十层,一粒再来就两粒,再来就排三粒,上面排四粒,再来排五粒,这样尖的一直一去,三角形的,这样下来,从上面就二十,下面一粒,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一加二十就是二十一,乘以高就是二十除以二,就是二百一十,知道吗?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上面是二十,底下是一,就是说二百一十个三千大千世界,二百一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物质的现象星球全都磨成粉末,每一粒的粉末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这样叫做一个世界种,我们每一粒就要排在第十三粒,第十三层,就是说第十三层,就是说十三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星球,全都化作物质的现象磨成粉末,像我们拿一粒粉末,挖一个鼻屎出来,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到海边抓一把沙,每一粒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排在第十三层,排在第十三层,娑婆世界是在这边,向西方一直去,娑婆世界在这里,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极乐世界刚好在《华严经》里面讲的,世界种刚好第十三层,第十三层,知道意思吗?听不懂的举手,很好,大家都听得懂,这样很好,这样不必再解释了,不晓得我们这里的程度这么高,讲一遍,大家都没举手就是听得懂了,所以很不简单,我们就不用解释。下次我都用这种方法问就好。所以现在再看,十万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乃标彼佛,示现同居土成佛之处,按世界刹种,世界刹种,所以我鼓励你一定要来听《十四讲表》就是这样,知识分子一定要听十四讲表,这《弥陀经》《十四讲表》都有贯通,不然会搞不清楚。高二十层,每一层有无量诸佛国土,愈上面就愈多三千大千世界,数目就愈多,娑婆与极乐世界,同在刹种第十三层,第一层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粉末状,每一个粉末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数目,二层就是两粒三千,所以你若看圆圈画两个就是两个三千大千世界所磨成的,看有多少,不要说两个三千大千世界,说我们打下来的一根粒子就好,一根柱子磨成粉就不计其数了,所以同样在刹种第十三层。[故得平横通达。]向西方一直去。[直至极乐。十万亿。积亿至十万也。]这简单。[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之土。]

那么根据辞汇,我们刚刚那个旦上面一横是念作xuan,亘,xuan,那么根据《康熙字典》是念ㄏㄨㄣ,念ㄏㄨㄣ,ㄏㄨㄣ,所以这有一点差别,有差别,那么辞汇里面没有解释什么,直通的意思,通的意思,所以说解释作太阳西下,那是不对,解释作娑婆世界就对了,就对了。(亘gèn: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

[且以此娑婆世界。三千大千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有一洲。梵语须弥。此云妙高。以四宝所成曰妙。上至忉利]天宫。忉利就是三十三天,[曰高。在一个小世界大海中心。出水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是我们所讲的四十里,也有人说六十里,也有说八十里。印度对尺寸随意界定,所以平均是说用六十里来形容,就是说这个须弥山最高是高到忉利天宫,就是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就是住在须弥山的顶部,在一个小世界大海的中心,须弥山作中心,出水八万四千由旬。[此山东面有洲。名弗婆提。此云胜身。]殊胜的胜,色身的身,殊胜的身体,简单讲就是这样,胜身,[身形殊胜。从人立名。人高八肘。]八肘就是我们这手的指头到这个弯曲的地方,这叫做一个肘,一个肘,八肘就是我们这个肘部的八倍。[寿命二百五十岁。]这是东边的,须弥山的东边,算是底部,水面,须弥山的腰是四天王天,须弥山的底部是东胜神洲,须弥山[西面有洲。名瞿耶毘。此云牛货。]所以叫做西牛货洲,[以牛为货。]用牛在交换,以牛作交换,[从物立名。]以牛为货,当作货物。[人高十六肘。]十六,比东胜神洲还高,[寿命五百岁。南面有洲。]就是我们所讲的娑婆世界,我们这个地球,地球,南阎浮提,南面有洲[名阎浮提。]这就是《地藏经》讲的,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难调难伏,一些大菩萨都不敢来,众生太难度化,那是我们不懂才跑到这里来,下辈子我绝对不要,要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慧律法师!你再去度娑婆世界。不要,打死我,我都不要去这个地方,不来了。这样不慈悲?我要度比较好度化的,度化这些令人很生气。南边有洲,名叫做阎浮提。[此云胜金。从树立名。洲有此树。树汁入水。沙石成金。]所以我们常常讲淘金、淘金,淘金,溪里就有金子。[超胜余金。]我们这里的金子最好。[人高三肘半。寿命百岁以下。]三肘半就是说我们这手臂,佛的手臂这样,大只,手臂大只,不是像我这么瘦小,佛的一根指头,二寸,宽二寸,四只八寸,八寸那么大,若被佛打到,会晕过去,会晕过去,真的,他的手那么大,被打到,头马上破掉,不修行,佛不用拿香板,用那只手来揍,你就晕了。所以我们寿命是一百岁以下,一百岁。[北面有洲。名郁单越。]不是玛丹娜,是郁单越。[此云胜处。胜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三十二肘,[寿命一千岁。无中夭者。]就是中间没有夭折的,你若在那个地方夭折,人也不会死,寿命一千岁。

东、南、西、北四大部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者。]外面都铁围山。[日月在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之高。与四天王天齐。旋转须弥。光照四大部洲。四洲之外。全是海水。海外有一小铁围山。其山纯铁。围此四洲。是一小世界。]我们在《地藏经》有读到这个没有,铁围山有没有,初死之人到铁围山,是一个小世界,[名一四天下。上有六欲天。初禅天。]上至六欲天,初禅天,[一千个四天下。六欲初禅。上有二禅天。名小千世界。]这意思就是说四天下,四大部洲为海水所包,海水的外围又一个铁围山包着,简单讲就是说你拿一个脸盆水作比喻,脸盆水,我们这个杯子放在中间,那就是须弥山,这个脸盆水的四周围,这叫做大海,脸盆就表示什么?铁围山,这样形容就比较听得清楚,所以这叫做小世界,名叫做四天下。底下,什么叫做小千世界呢?从上面去是到六欲天,到初禅还是一千个四天下,一千个四天下,是一千个南赡部洲,一千个东胜神洲,一千个西牛货洲,一千个北俱卢洲,这样知道吧!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须弥山,六欲,初禅,上有二天名叫做小千世界,那么简单讲就是说一千个四天下,那么六欲初禅,再上面有二禅,那叫做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二禅。上有三禅天。]最上面是三禅天,[名中千世界。]在座诸位!这个观念一定要对,小千世界就一个group,一千粒group,一千粒的group,简单讲就一千粒的须弥山再乘以一千,再乘以一千,这样叫做中千世界,就是一后面六个零的须弥山,一后面六个零,四大部洲。再来,[一千个中千世界三禅。上有四禅天。名大千世界。三次言千。是为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三个大千世界,不是这意思,意思是说一千个四天下叫做小千,出现一个千,一千倍的意思,一千个小千,中千,一千个中千,名叫做大千,若按照这样讲就是一后面九个零的四天下,四天下,所以三千大千世界简单讲就是一千倍,乘以一千倍,乘以一千倍,这样就对了,而不是三个大千世界,不是这个意思,[为一佛所化之土。]一尊佛所教化的范围,[过如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有极乐世界也。]

[]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为什么极乐世界在西方呢?

[答:此非善问。(妙答从来答者反添戏论。)]就是说你这样问就不对了,[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意思是说这无聊。[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西方极乐世界[又在东矣。]这意思,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比如说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比如说在这里,娑婆世界在那里?娑婆世界在东方,在娑婆世界看起来变成西,这十万亿,比如说十一万跑来这里,极乐世界变成这样,变成在东边,十万亿变成东边,意思就是这样,何况自十万亿佛土看起来,又在东矣,又在东边。[何足致疑。]有什么好怀疑的。

[]

[此假立问答。所以破疑也。此非善问句。所答最妙。离诸戏论。下出戏论所以。即可断疑。]这没什么好怀疑的。

[]

[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名也。]序是依报国土之名。[竖约三际。以辨时劫。横约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国)[者]。梵语须摩提。亦云安养。安乐。清泰等。乃永离众苦。第一安稳之谓。如下广释。]

[]

[此正释依报世界。有世界名曰极乐。乃释迦自倡]自己说出来,[依报国土之名。以为发起之序。]发起序,发起这本《弥陀经》的因缘,[依报者。众生所依止之果报土也。世是迁流之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约竖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以辨时劫。]劫时间很长。[界是方位之义。约横说。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以定疆隅]疆隅就是疆界方隅,方向,[(疆界方隅)。故称世界。极乐三种翻译可知。永离众苦者。]梵语叫须摩提,安养就是很安稳过日子,安乐,很平安又快乐,清泰,很清净又康泰,就是身体健康,吃穿不用愁,很快乐,简单讲就是这样。

[佛于经中自释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曰永离。是为第一安隐也。

[]

[然佛土有四(伪谬、正)。各分净秽。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意思就是说在佛土有分作四个土,四个土都有净跟污秽的分别,凡圣同居土,西方是同居净土,就凡夫来比喻,所以,以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像我们,我们现在就是五浊很重,五浊恶世,一些诸佛菩萨都不敢来,只有释迦佛祖大慈悲心才敢来。

[]

[此别明净秽。然佛土有四。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若据此土。]如果根据这些土,[则各分]作清[]和污[秽。所有伪谬。悉皆得正。]虚伪的或是错误的都可以变成正的。[此段辨凡圣同居土净秽之相。凡是凡夫。圣是圣人。圣人应迹世间。]示现。[与凡夫共同居处故。名凡圣同居土。五浊者。《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投以尘土灰沙之伦。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喻心水本净。因尘劳而成浊也。]《楞严经》在说,比如说清水,举一个例子,清净的水,清净的水本然,本来就是这样,你撒一些尘土,灰沙,肮脏之物撒下去,土失留碍,土不见了,但是有障碍,水亡清洁,水就不干净了,不干净了,容貌汩然,把笔拿起来,浮尘之相名之为汨,沉浮不定,浮沉之相,水中若洒肮脏的东西的下去,水会浮起来,浮上来,沉下去,浮上来,沉下去,肮脏的意思,因为里面土,名之为浊,浊。比如说我们的心水本来是清净,因为尘劳烦恼很多,我们只要起心动念就搅下去,就分别,束缚。底下:

[○一劫浊。梵语劫波。此云时分。]时分,[劫浊无别体。四浊交凑为体。]意思是说这个劫浊是时间性,时间性里面就包括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意思是说这个劫浊是时间的长,表示在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交织成劫浊,意思就是这样,所以劫浊,劫浊无别体,它没有什么体,只是从下面那四个浊交换,交湊为体,[迁流不息为相。]劫就是时间的意思。[二见浊。]意思就是说众生的我见都很重。[五利使(身、边、邪、见、戒)为体。]什么叫五利使?速度最快的,缠绕我们的身体的痛苦的烦恼就是这个使,这个是五种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名叫做见浊,就是说这娑婆世界的众生每个都有他的看法,每个都有他的看法,虽然父子,父子吵架,虽然母子,母子吵架,姊妹,姊妹吵架,夫妻,夫妻吵架,见浊,见,我见太深,我见太深。每一个宗教都自称是最好,所以宗教与宗教战争,佛教里面派系关系就是我见重,我见重。我才有修,你都没有修,他有修,大家都没有修,见,见,太厉害,太厉害,简单讲,见就是没有包容性,他看到就一定对,简单讲就是这样,见浊就是没有包容性,你身见就是你包容不下别人,执著你这色身,你会害别人,遇到厉害关系的时候,冲突,大家都要保护自己,日正当中,各顾各的,就是这样,身见嘛!哪有说我很慈悲,我很慈悲,我常常这样讲,有一天,有一天,我们大家去爬山,半途迷路,剩最后一块面包,你也很饿,我也很饿,我现在对你们考试,若你的作风是那块面包会留给师父吃,延续师父的生命,救得了救不得了还不晓得,就是那个时候,还是说师父我们一起吃,一人分一块,要活大家一起活,要死大家一起死,还是说藏起来别让师父看到,若让师父看到我不拿给他吃不恭敬,拿给他吃我现前要饿死,你看!世间有几种,一、二、三,你看你是哪一种人?肚子饱的时候就:我第一种的。我不相信这一套,没这种事情,至于我,我就不会这样,我一定是给你们吃,保证的,我给你们,你们你们一定不敢吃,我就会把那块面包分一分,那块面包分一分,剩下十几个,很快就完了,那也一定要死的,饿死。我常常有时候坐着妄想,这世间平时你看不出来,对师父的忠心耿耿你看不出来,要在什么时候你才看这个徒弟才看得出来,在师父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就是说我生病病得很严重,他二十四小时都在师父身边照顾,打死不退却的那种,那种徒弟就是真的用生命在照顾,他甘愿牺牲自己,那就是真的,对不对?照顾一下子:唉!请特别护士,辛苦、辛苦。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我们在没有利害关系冲突的时候,这个身见看不出来,对不对?在冲突利害关系的时候身见就产生了,丈夫就保护丈夫,妻子就保护妻子,你想想看,同一个枕头睡觉的,睡出四、五个孩子出来,这样上法庭互告,什么坏事都讲得出来,你看!没良心的话都讲得出来,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身见,你保护你自己,我也要保护我自己,娑婆世界身见最严重,我执,身见就是我执,我执,走到哪里这世间不可能会清净,每个地方都会,会分别,会斗争。再来,边见,边见分作两种:一种叫做断见,一种叫做常见。断见就是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断灭的意思;常见就是说我这辈子当人,下辈子也当人,我这辈子当狗,下辈子也是狗,边见就是偏离两边。邪见就是拨无因果。世间人很多:什么因果,不曾见过,哪是真的,他家枪击要犯,杀人放火,你看看!现在儿子很风光,楼房买好几间,哪有因果。再来,见见,见见就是见取见

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