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24慧律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24
蕅益大师要解
圆瑛法师讲义
慧律法师讲解
[丁二菩萨众]
[经]
【并诸菩萨摩呵萨。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法王子。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名。)菩萨。乾陀呵提(此云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解]
[菩萨摩呵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乃智悲(并)(双)运。自他兼利之称。]
并诸菩萨摩诃萨,不只是那些大弟子,跟这些大菩萨,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不可思议的德行,妙德,法王子他就是这个文殊师利菩萨七佛之师,所以智慧跟辩才是一流的,因此他是可以……,法王子就是说佛传下来,我们说太子、太子,那么可以有这种智慧能力来传这个佛的衣钵,这个正法,荷担如来的家业,这叫做法王子。阿逸多菩萨,阿逸多「此云无能胜」,没有人比这个人更行。乾陀诃提菩萨,「此云不休息」,一直精进。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现在先讲菩萨的名。解,菩萨摩诃萨翻译作中文叫做大道心,成就众生,发这个大慈悲心要成就众生,乃是智慧和这个悲愿,两种合在一起,智慧跟慈悲又运,自他兼利之称,自利再来利他。
[讲]
[此释菩萨通名。正文并者。及也。承前文义。]我们台湾话叫做一起,跟这些诸大菩萨一起,[在会听众。不独声闻。诸菩萨。亦所同闻。摩诃萨。]摩诃萨,[乃菩萨中大菩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大道心者。发大菩提(梵语菩提此翻为道)心。]所以说大道心众生。[即运智上求佛道也。成就众生。乃运悲下度众生也。故曰智悲双运。自他兼利者。运智上求是自利。运悲下度是利他。]这一看就很简单,[菩萨二利兼焉。]
[解]
[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
因此我们若看经典,我们若会读经典,读到这里你就知道这本经典不是普通人能够了解的,第一个就请文殊师利菩萨出来,表示这本经要大智慧的人才能够深信,没那么简单。
[讲]
[此释文殊等别名。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而得自在。王者。自在之义也。法王有三子。]三种儿子。[菩萨是真子。]确确实实是真的像佛真的儿子一样。[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是庶子。]庶子就是妾所生之子。我们说姨太太,人家的姨太太,第二房所生的,妾所生的儿子,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凡夫是外子。]不是真子跟庶子,是外,可以说还没入门,还没有入这个门,外子。所以说[于真子中。文殊为首。]文殊菩萨为首,[能承绍佛之家业。]能承绍佛之家业。[故名法王子(即菩萨之别称)。菩萨众中。智慧第一者。文殊为七佛之师。过去已成龙种尊王如来。]我们所读的龙种上尊王如来,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成佛。名曰宝积。]宝积,[得一切种智。倒驾慈航。勇猛实智。即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悟空,悟到空性,根本智;后得智就是觉有。[非此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没有文殊师利菩萨这种智慧,不能证得净土法门的奥妙。[难信之法。故以文殊]菩萨[居初。]
[解]
[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列次。]
列次。弥勒佛当来成佛是一种未来佛,现在正在等觉菩萨,现居等觉,等觉菩萨,以究竟严净佛国,我们现在讲弥勒净土,所以排在第二的,所以这本经是文殊师利菩萨之后是排第一,文殊师利菩萨之后,弥勒菩萨是排第二,排第二。
[讲]
[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很慈悲的意思。[姓也。本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简单讲就是说他的慈悲慈悲到没有人像他这么慈悲,什么事情都用慈悲心来解决,我们现在看的弥勒佛肚子很大,又布袋戏演的那个醉弥勒提一个酒瓶一口一口喝,这可以说完全不了解我们佛教,大陆的弥勒佛照理讲是现天人身,天人的色身,不是我们这种肚子大大的,胸部那么大,大肚子,拿一瓶酒瓶,这事实上是一种示现的,要不然照理讲弥勒菩萨是天人身,他是弥勒内院,所以第四天弥勒内院跟弥勒外院,他不是现这个大肚子,胸部那么大,大头大耳,整天笑眯眯,不是这样,所以你甚至开元寺,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所以说我们要常常笑,笑的意思就是说众生很可怜的意思,很可怜的意思。「龙华三会」,龙华[当]然是弥勒佛[来成佛。]弥勒佛成佛之后,[龙华三会。]龙华会上佛菩萨,我们常禅法师常常唱的那个注册商标,龙华会上佛菩萨,再唱南无,龙华会上佛菩萨就是当来下生弥勒佛成佛的时候,有的人说我这辈子若没成佛或是没有往生,我下辈子我要等弥勒佛,那没把握,没把握,弥勒佛降世只讲三次经而已,三次,三会就是三次,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谈三百余会,释迦牟尼佛说法是说三百多遍,弥勒佛是讲三次而已,像掷骰子,三次下错注就死翘翘,你就很凄惨了,你完了,这下子又得第五尊佛了,这是很不稳,不是说年轻身体好就说我下辈子,若修不上去,我下辈子再来,不可以有这种思想,二十四小时都要警告自己,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可以再等弥勒佛再来,等弥勒佛来,经典有这样记载,第一次,初次度那些受菩萨戒跟那些出家比丘,这是这辈子末法上不去的,第一批,要度那些,有的说:噢!这样我有希望了。第一次度九十六亿,现在一贯道说修圆就是根据这些来的,修九十六亿的圆,那是这样,乱搞,你说他不对,他又长篇大论,你说他对,根据什么,他又拿不出来,这是根据《弥勒上下生经》龙华三会,弥勒佛降世的时候,地面自然平坦,自然平坦,五谷自然丰收,寿命八万岁,你要生病感冒都不可能,不用吃药,拉屎下去,地上裂开,自然又合起来,不须要厕所,很好你知道吗?女人五百岁才结婚,五百岁才结婚,人的高度几百丈,几百丈,福报胜过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我们这个时候的这个世间千百万倍的福报,吃、穿、住都不用担心,但是只讲三次而已。第二次说法度受五戒的,受五戒、皈依。第三次包括皈依跟一些有缘的众生,讲一讲就OK了,三次,这三次跟不上,惨了。第五尊佛来你就傻眼了,就不晓得几千百亿万年了,不晓得,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五十七亿是五十七后面八个零,你算算看,五十七亿,后面八个零,你要等到何时,轮回几次,不晓得死几次,受多少痛苦,眼泪不晓得流多少,佛经讲的:我们生生世世死后的骨头堆积起来,就像须弥山那么高,我们无量劫以来死后的骨头,每一辈子的尸骨如须弥山般都堆放起来,这样堆积起来,像须弥山那样,我们生生世世为了他太太哭泣的,为了她儿子哭泣,为了她先生哭泣,所流出来的眼泪,就像四大海的水那么多,看哭得多惨,生生世世人的感情的执著,这个恨种种……,所以佛说若是觉悟的人,一听到佛法他就知道生死重要,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就不去MTV,去麦当劳,没时间吃那些了,他没时间吃那个了,他念佛都来不及了,念佛都来不及了,所以说这龙华三会意思是说讲三次经而已,你要注意,你绝对不要说我要等待弥勒佛降世,绝对不可以这样想法,这机会等于零,等于零。[度众无量。现居等觉]菩萨[之位。在兜率天内院。]这内院要证果的,内院要证果的,去掉见思惑才有这种功夫,内院就是净土的意思,就是弥勒佛暂时在那里,[候补作佛。]每一尊佛若要来补佛,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弥勒佛就来补兜率天宫里面,在那里等,侯补,我们所说的候补,在那里等,现在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了,现在兜率天宫内院,弥勒佛等候成佛,所以一贯道说弥勒佛已经来降世人间,大妄语,所以我们说吃素有功德,一贯道劝人吃素有功德,劝人慈悲心有功德,布施有功德,放生有功德,有一点这罪他就补不起来,窜改经典,误导众生,断众生的慧命,一贯道这个罪绝对难以弥补,保证无法弥补,这经典戒律是圣人所讲的东西,他随便乱改,根本依法嘛!依法就是佛讲的,现在你改变就变成不是佛讲的,你也劝人吃素,也劝人放生,也劝人慈悲,没错,但是众生走错路,这罪谁引起的,一贯道的,真的,所以你不要认为说我……,一贯道也劝人吃素,没错,这保证……,他的心肠很慈悲,真的,也吃素,也替人顾小孩,也替换人家去点道,真的,他这种行为都很了不起,唯独断佛的知见,扭曲佛的知见,窜改经典,光是这罪就不得了,无法忏悔,离经一句皆是魔说,离开经典一句话就是魔在讲的,一贯道你多会修行,你断众生的慧命,你多会修行,稳死的,真的,我们讲人家又不高兴,反而反驳回来,我们宁可不要讲,这样就好,所以说在兜率天内院,候补作佛。[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者。必以断深惑。]必以断深惑,断这个微细的惑叫做深惑,[度众生。究竟福慧二种庄严。净佛国土。为要务之急。故次列。]
[解]
[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疲倦,疲倦故,这样不晓得对不对?谁知道,要问,问这个懂雷音宝鉴的,疲倦。再来:
[讲]
[旷者远也。]很长久的意思,不休息菩萨就是累劫修行,[此菩萨。从远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暂停息。世界无边尘扰扰。]扰扰,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故此菩萨不休息。]世界无边尘扰扰,意思就是说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众生在六道轮回,所以这个地球不只是我们人在轮回而已,不光是畜生,所以天主教、基督教老是说人又没减少,畜生也愈来愈多,哪有真的六道轮回,他不晓得六道轮回是包括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无数业茫茫,只要,我告诉诸位!只要这辈子没听到佛法,这辈子就是白来的,没什么意义,吃饭、拉屎,吃饭、拉屎、生子、上班,如此而已,世间多伟大的人就是这样过日子而已,这样过日子而已,留一个名,虚名,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这爱河就是情,这个感情,无底就是这个执著不容易破,爱河就是对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夫妻之爱,师徒的感情,这个爱,或是你恨一个人,你恨一个人就是反面的爱,你爱不到就恨,所以恨也是爱的一种,反面的爱叫做恨,也是爱,执著的一种,所以说爱河无底浪滔滔,我们所有的执著就是从这个感情来,所以感情若很重的人渐渐淡薄,淡薄,升华成慈悲,所以故此菩萨不休息,所以这个菩萨他就都不休息,[常精进与不休息义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智悲并运。常无疲倦。故名常精进。]
[解]
[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你想:这些诸位菩萨都必皆求生净土,旁边写四个字:何况凡夫。这句话意思就是这样,必皆求生净土,旁边写四个字:何况凡夫。那些大菩萨都要去极乐世界何况你这些没修行的,一品惑都没断的人,我们还不赶快学菩萨的行为,赶快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以不离见佛,「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这不是开玩笑的,不离闻法,来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那里,就能够闻法,就能够不离亲近供养众僧,清净大海众菩萨,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讲]
[此明菩萨等得益。深位菩萨者。位邻极圣。]这个邻就是近,接近佛,极圣就是佛,深位菩萨就是证悟到,证悟到的,证悟到,证悟到的,证得很深,断这个我执跟法执,这些菩萨位邻极圣,这个位接近佛,接近佛。[深证等觉。]深深地证悟到,这么深的等觉菩萨的位。[已破四十一品无明也。]这样剩最后一品而已。[必皆求生净土者。]为什么?底下说[以不离三宝故。]极乐世界生命无量,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亲近佛、亲近法、亲近僧,像我们现在佛又不在,法,很少人在说法,僧呢?就是老爸我们这种饭桶僧,真的,极乐世界都是等觉菩萨,大菩萨,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出一个教理通达的,不要说有修行开悟,找一个教理通达,正知正见的法师,就实在很困难了,真的,所以说不赶快求往生极乐世界,是白费此生。[小注云。]就是那个小字的。[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事是大因缘就是示现,这道理,理就是他内心所蕴藏的,就是那些大菩萨都知道,外面所示现的就是要来度众生,其实这些全都是大菩萨,不可忽过,[既得不离三宝。即是成佛大因缘。]这些大菩萨全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是什么呢?就是不离三宝,所以我告诉诸位说不要离开道场就是这样,不要离开善知识就是这样。[常见佛闻法。开示佛之知见。常近众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见。故云大因缘。佛知见。即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都有解释过了。[秘密之藏。]就是具足这三德,法身。[证入三德秘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觉。圆满无上菩提。故曰不可忽过。]忽过,突然间就是说简简单单,不重视叫做忽过。
[二菩萨众竟。]
[丁三天人众]
[经]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
[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唯广大故微妙)。通序竟。]
我现在先解释:释提桓因中国话叫做能为主,能够作主,就是忉利天王,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等,下等就是比忉利天还低叫做下等,下等就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上等就是忉利天再上去叫做夜摩天,兜率天,夜摩天就是第三天,兜率天就是第四天,化乐天就是第五天,他化自在天,他化就是第六天,色就是色界,色界十八层天,无色就是无色界,四层天。无量诸天也。大众俱就是说十方的天人,八部修罗,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我们人也好,非人也好,全都来参加这个净土法门,《弥陀经》这个殊胜的法会,无非是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唯广大故微妙」。通序竟。
[讲]
[此会。不独出世间声闻菩萨。并有世间天人。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者。]能为主,[能为忉利(译云三十三)天之主。]这三十三天,诸位!要记得,就是平面的三十三,我们刚才讲四天王,现在你们笔先放下,我讲这些若没讲清楚,你会不晓得在讲什么。现在以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这须弥山是这样、这样,腰比较尖,上面比较大,就是像一颗木瓜拿相反,须弥山就是那种样子,讲这样就听得比较清楚,一般的山是底下比较胖,上面比较尖这叫做山,须弥山刚好相反,下面比较细,上面比较胖,所以说刚好一粒木瓜拿相反,我们木瓜正面,头比较小,拿相反的时候木瓜这么大,腰就比较小,用这样想像,现在再来,以须弥山为主,日月绕须弥山而转,须弥山是这样、这样,现在腰部这里,半山腰,须弥山的半山腰,四王天,知道吗?四天王天的第一层,这个须弥山的上面刚好叫做忉利天,忉利天,这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忉利天在中间,东边有八天,南边有八天,西边有八天,北边有八天,切割面三十三,所以有的人说这娑婆世界是三十三天,错误,严重的错误,严重的错误,是二十八层天,不是三十三天,三十三是说忉利天宫这个切割面分作三十三门,中间就是玉皇大帝在住的,所以四王天,忉利天,第二天,第二天又名三十三天,是这样由来的,这样由来的,所以这个须弥山的腰部就是东胜神洲,须弥山的东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南赡部洲,我们现在就是南赡部洲,南赡部洲,所以四天王天也好,忉利天也好,叫做地居天,像我们还有地面,站在地面,我们的地面是硬硬,他们的地板像云一般,云一般,所以你若看过电影就知道,看天庭都用干冰,没看到地面,我们人的想像力很强,天上就是这样,天上。以前我看那个白蛇传,为了救她先生,跟仙翁摘那颗什么桃,打斗,都冒烟,仙境的地方就是在冒烟,那时候我就想天上这么美看以后能不能出世在那里,现在那里拜托我去,我都不要,拜托我去都不要,要到极乐世界,这样讲你慢慢就了解。诸位!看这里,能为忉利翻译作三十三天之子。[未来成佛。号无著尊佛。迦叶佛时。有一女人。发心建塔。三十二人助成其事。感报此天。]就是建寺,这个塔就是寺的意思,发心建一间寺庙,像我们这间讲堂大家发心来建,下辈子出世当皇后娘娘,也有出世在三十三天,也有出世当玉皇大帝,你不修行就这样,福报大,或是出世当国王的太太、夫人,这很难讲,发心建塔就是建寺,三十二人都帮助他,所以感应这种果报。[中间一天。天王]四天王[所居。东西南北各八天。即三十二人所居。]都作主,这三十二作主,三十二人所住意思是说三十三天中间一天,四周围各有八,八四,三十二,第一个都在那里作主。[为内臣。]就是玉皇大帝的内臣,[合名三十三天。]三十三天。[等者。下等四天王天。在须弥山半。]山腰,我刚才有跟诸位讲须弥山,半山腰。[东方持国天王。宫殿建于黄金埵。]这个埵,黄金埵,埵意思就是说聚集的意思,集合黄金而建的,这个埵就是花朵的「朵」这个音,有的人读作萨,不对,萨duò,不对,萨duǒ,菩提萨埵,一朵花、两朵花那个朵,黄金埵就是用黄金铺成的,集合黄金所铺成的土地。[南方增长天王。宫殿建于琉璃埵。]琉璃地。[西方广目天王。官殿建于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宫殿建于水晶埵。]用水晶的。黄金、琉璃、白银、水晶,这都是很好的。[此四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又称护世四王。是忉利天王外臣。上等夜摩天(此云时分)。兜率天(此云娱乐知足)。此天有内院。菩萨所居。三灾不及。]就是没有火灾,没有水灾,没有风灾,叫做三灾不及,三灾就是火灾、水灾、风灾,全都没有,意思就是说第四天的兜率天分作内院跟外院,内院就是弥勒净土,弥勒佛所住的补处佛,将来要下降这个弥勒净土,等觉菩萨所住的地方,三灾不及,菩萨所住的,三灾怎么能及,[外院天众所居。化乐天(变化五欲以自娱乐)。他化天(所有欲境他天为化)。至此为欲界六天。有男有女。]有男众跟女众,[未离欲故。]简单讲就是天上还有男女的关系。
[更等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各三天。]各三天就是说初禅三天,二禅也三天,三禅也三天,这样总共九天了,四禅总共有九天。[四禅本天三天。外道天一天。]刚好四天,[五不还天五天。]把笔拿起来,五不还天就是三果的圣人所住的地方,在这个五不还天不来到人间六道轮回,从这个五不还天直接跳出三界,就是这样,就是修佛法,修佛法修到有禅定,修到有禅定,去掉这个欲望,证得三果阿罗汉,五不还天就是不来到人间,不来阳间了,不再回来了,要直接跳出六道轮回,五不还天。[合为十八梵天。]这样刚好三天、三天、三天,九天,三加一加五刚好是九,四禅是九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刚好九天,四禅,三加一加五刚好九,九加九,十八天,合为十八梵天,[名为色界者。]什么叫色界呢?[色蕴胜故。]把笔拿起来,什么叫做色蕴胜故呢?就是微细的四大色身,不是像我们这个肮脏的身体,粗糙的身体,所以叫做色蕴胜故,微细的色身,[以离欲清净。无有女人。]没有女的,看女人身体多肮脏,天人,女的只有六欲界天有而已,我们这些女人,只有六欲界天有女人而已,到色界就都纯童子身了,就没有了,所以无有女人,[自然化生。又名梵天。梵者净也。以禅定为乐。又名四禅天。]
[更等无色界。四空四天以灭色趣空。]把笔拿起来,什么叫做灭色趣空呢?去掉色界的微细四大,用意识去执著这个空的东西,叫做灭色趣空,叫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天,灭色趣空,灭掉,连这个微细的四大都要把它除掉,它认为还有一个空。[无色蕴故。名无色界。三界共成二十八天。]三界总共二十八天,[俗云三十三天。]不对,三十三天[不知但是横论第二天之名。]横论就是切割面,英文叫section,叫做断层面,断层面,所以玉皇大帝那里又名三十三天,若我们直竖一直算上去,直竖算上去是二十八层天。[以为竖论总数。三十三层者。错误也。]我们讲三十三实在是不对,应该讲二十八层天。
[无量诸天。应指大千世界。四禅以下。诸天之数无量。大众俱(共也)者。总指在会十方天人。八部修罗(释云非天,无天德故)。人非人鬼神等。]八部修罗,[无不与会。]大家都来参加。[共秉同闻。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旁注。唯广大故微妙者。唯法门广大。故无机不收。能三根普被。故法门微妙也。]法门微妙。
[初通序竟。]
[乙二别序]
[解]
[发起序也。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倡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经》下卷。自倡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我先解释这大字的,大字的。发起序是我们所说的别序,前面是讲通序,现在讲别序,发起序也就是说净土这个妙门很不可思议,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可问,佛就是提倡依报跟正报的名字为发起,就是说「依」就是环境,「正」就是佛的名号,诸大菩萨、声闻为发起序,又佛的智慧,鉴机就是鉴定,说这些因缘已经成熟,讲这部经大家一定会深信,无谬就是没错,见此大众,看到的大众,应该听闻到净土的妙法(妙门),能够得到四益,四益就是四悉檀,四悉檀,这后面会解释到,四种利益,所以不用等待问,他就自己发起,像《梵网经》的下卷,「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后面就会讲到,智者就是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就是我们上次讲的五时八教,那个判教的人判作发起序,发起,从这个地方开始,例可知也,用这个例子来判断就可以知道这个发起序。
[讲]
[前是通序。即]六种成就,[信]信,[闻]成就,[时]间的成就,[主]的成就,[处]的成就,[众。]的成就,[六种成就。]就是说具足这六项,一本经就要开始讲,现在具足这六项就是要开始开会,可以作一切法会的开始。[证信序也(证明此法可信)。与诸部经相同。故为通序。此为别序。乃发起一经之由致。]开始,这本经是怎样来的。[与诸部经各别。故名别序。]此为别序,是发起一本经典的开始,跟别部经不同所以叫做别序。[又称发起序也。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这个佛法是没有单独起来的,就是说一定要有因缘才会生起,不孤起就是说无缘无故就没有这种法会的存在,佛就是鉴定这根机差不多了,因缘福报都成熟了,已经可以讲这部经了,所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发起一定有他的原因。[他经多为弟子发起。请问而说。此经乃无问自说。以净土妙门。无人能问。法门何以称妙。]法门凭什么称为妙呢?[以但持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即得三界横超。念佛为因。而得成佛之果。非大众智力所能知能问。故曰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无人能问。乃自倡(宣也)依报极乐世界。正报阿弥陀佛。二种名字。以为发起也。]
[又。佛智鉴机无谬(错也)者。佛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众生的第六意识叫做分别意识,佛转第六意识,分别心变成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众生的根机,所以这个说法,讲经的人若不了解众生的根机,他度不了众生,度不了众生,说法的人也是很困难,以我们当法师的立场而言,有的不了解我的人都说:慧律法师只会开玩笑而已,讲笑话而已,事实上因为我就是有具足大慈悲心,要救度那些可怜的那些初机的众生,他每样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总不能一下子叫他听这个《弥陀经要解讲义》,他听不懂,对不对?所以必须要讲一些幽默的东西,初机讲一些故事,我这次就下决心了,我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录音带已经流通这么多了还听不懂就是你的命了,我不用为了你的根机而烦恼,听得懂听不懂,听得懂进来,听不懂出去,很简单,听得懂的进来,听不懂的继续听录音带,我不能再到初机的根机,我一定要讲深奥提高我们高雄的水准,人家讲高雄是文化的沙漠,你曾听过这句话吗?可怜(众鼓掌),现在要讲高雄是佛法的绿洲(众鼓掌),绿洲,所以我为了提高高雄的水准我不可以再讲浅的,一定要深奥,下一本经更加重要,《无量寿经》,这本经是净土经里面最不得了的一本经典。底下说佛智鉴机无谬,无谬,不错误,佛转这个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善鉴众生之机。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纤毫不错。见此现前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得四益。故不俟(待也)问。便自发起。四益。即四悉檀之益。]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一切都布施,四种一切施:
[第一世界悉檀。]世界悉檀就是说一切的世界只要有缘全都布施。[得欢喜益。]欢喜。[闻佛说有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世界悉檀,有一个世界,第一世界悉檀,有这个世界这么清净的,佛介绍这叫做世界悉檀,布施这个世界让你了解,施舍这个世界的名让你了解叫做世界悉檀。[清净庄严。国中有佛。现在说法。心生欢喜。]
[第二为人悉檀。]为人悉檀,你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得生善益。]所以为人悉檀的意思就是说要利益众生,为了这众生一切都布施,所以若有众生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他就往生极乐世界,[闻说欲生彼国。亲见弥陀。只要执持名号。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则知念佛即能生善。]
[第三对治悉檀。]对治悉檀就是说要如何[得灭恶益。]你若没有灭恶要如何往生呢?[依教专修净行。念念相续。而得灭除身口意三业之恶。]
[第四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就是中道实相,布施这世界,世界悉檀,对众生的利益,为人悉檀,要如何灭恶生善叫做对治悉檀,到最后进入最高就是实相般若,实相中道,实相中道叫做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能够了解这个道理,了解这个实相,[教令持名念佛。]诸位,若开悟的人在念佛,悟到本性的人在念佛,我们这世间人有两种,一种是圣者,一种是凡夫,凡夫要得到清净心,一念的清净心是非常困难,若开悟的圣者要打一个妄想就非常困难,凡夫念佛就像在大气层里面,大气层里面,念佛,无量的阻碍力,无量的阻碍力;圣人就是进入这个外太空,没有这个拉力、引力、张力,统统没有,他就像在外太空里面,所以动者恒动,这个圣人他开悟之后他完全没有妄想,没有阻力,他在念佛就像在外太空的太空船一样,外太空船动者恒动,他若念佛,阿弥陀佛就去,就没有阻力了,就没有阻力了。圣人要打一念妄想都不可能,凡夫要打一念清净心都很困难,二者天壤之别。开悟的人他在生灭法里面当下他就放下,他绝对不会在生灭法里面执著事物,所以他清净心当下就是佛,心都在念佛,他没有烦恼,没有爱欲,没有恨心,没有嫉妒,他知道这都是假的东西,都是骗人的东西,全部都放下,与空相应,与空相应当下大智慧就现前,妙用就出来,妙用就出来,妙用就现前,所以说真的,若是要念佛的人对禅的东西不了解,也非常困难念,禅就是定、慧平等,禅就是一念即心即佛,心,是心作佛,二十四个小时的心都是佛,二十四个小时都没有妄想,因为他了解生灭法不可著,所以与空相应,空就是清净,绝对的东西,他以绝对的心,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妙用在念佛,比这世间人千百万倍的厉害,所以不可以用意识心在念佛,要用实相的功夫念佛,实相的功夫念佛,念佛的很多,对不对?往生的人少,非常之少,他不晓得本性实相的东西,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非常的重要,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日久功深。豁悟实相第一义谛之理。即得理一心不乱。是谓四悉普益也。]四悉檀。
[如梵网下。引例也。《梵网经》下卷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等。亦自倡位号。]自己说他就是佛。[智者大师判此段偈文。作发起序。以彼例此。可知此文。亦发起序。]
[经]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娑婆世界)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你注意看!从是,从是底下那四个字是「娑婆世界」,我有看一个师父的注解,他写:日落西方,太阳落下去的那个西边,错,大大的错误,意思是说夕阳西下叫做西边,大大的错误,完全没有天文的观念,要说娑婆世界的西边才对,不可以说夕阳西下的那个西边,这很简单,这是太阳,这是地球,地球这样转,转到这个地方,转到这个地方,夏季时太阳跟地球距离比较远,夏季时距离比较远,冬天的时候是离得比较近,有的人说:师父你有没有讲错?没有,绝对没有讲错,夏天的时候太阳跟地球离得比较远,冬天的时候离得比较近,是因为它在射的时候是斜射,斜射,所以我们看到冬天比较冷,其实我们现在离太阳最近,我们都不知道,都认为我们现在离太阳最远,错误,严重的错误,绝对不是。再来,我们现在这地球这样,举一个例子说,这是太阳,你注意看,太阳,这地球,这光这样射下来,射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夕阳西下,这个地方看到夕阳西下,西方就变成这边,知道吗?这个地球若是转、转、转,转到这个地方,夕阳要西下,这是日出,日出,日出对啊!日出,出来,现在转到这个地方,转到这个地方,太阳变成夕阳要西下了,夕阳要西下了,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这个地方太阳出来,这点看太阳射过来,太阳要出来了,现在转、转、转,转到这边,夕阳要西下了,其实不是,太阳没有动,夕阳要西下了,对不对?西方,射过去,画一线垂直线、切割线,切割到这个地方,西方变成这边,西方极乐世界在这边,我们在这边,太阳在这里,太阳、东、西、西,在这里,射过来,现在转,转到这个地方,切割线,太阳西下,西方极乐世界在那边,所以这地球是会自转的,不可以把那个太阳西边,落入西边当作是西方极乐世界是绝对错误,知道吗?绝对错误(众鼓掌),要讲娑婆世界才可以,因为这娑婆世界是整个平面,切割面的地方,切割面的地方,切割面的地方,所以他就要讲整个切割面的地方就像一个盘子,这个盘子定点下去,它的方位就能够正确,方位就正确,所以从是西方是从娑婆世界,而不太阳的西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解]
[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净土法门,上根、中根、下根的众生都普摄,普摄就是全都收,绝待圆融,什么叫绝待呢?世间都是相待嘛!世间就是相对的,那个这个净土法门是绝对,绝对,圆融就是圆满、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从未道彻,从来不曾讲这些那么彻彻底底的,诸佛的大慈悲心流露出来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很难相信,所以特告这大智慧的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若不是智慧第一的人,不能直正无疑,所以两种人是世间大智慧的人,第一就是大智慧的人,是世间大智慧的人,第二傻瓜,傻得一点都不懂的,像我妈妈那也是大智慧的人,像我妈妈,为什么?我若教她念阿弥陀佛,她就念阿弥陀佛,她不会再跟我吵架,不会对我问东问西,也是大智慧的人,所以不要瞧不起老太婆,往生都是老太婆在往生的,半桶的才不会往生,读大学的,像什么台大、清华,硕士、博士,你跟他讲这些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还得问、问……,等我大藏经看完我才要相信,大藏经还没看完得癌症,死了,往生,来不及了,反而那个阿婆不识字的,七、八十的,你告诉她: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要念佛。啊!我都相信师父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整天念佛,到临命终往生,比博士还厉害,两种人是大智慧,第一就是最聪明,第二就是最傻,最聪明的人,最怕就是半桶水的,半桶的就是五专的,也不像大学也不像高中,半桶水的,也不像大学也不像高中,五专就是浮在上面而已,不像大学,不像高中的,半桶水的,这五专的意思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你要说他很低,他又很高,你要说他很高,又不高,众生的根机就是这样,读一些书就要跟你辩论,他就不相信佛祖的话,最怕就是这种人,所以他念佛念一念,拜下去,南无阿弥陀佛,不曾见过,要我相信怎么可能,我书读这么多,读到博士,我读台大的,他叫我念佛呆呆地念,我才……老子不干,我不会这样,我虽然书读二十几年,世间人说读博士了,我绝对相信,因为我有看过阿弥陀佛,真的,我有看过西方极乐世界的光,阿弥陀佛的光,不妄语,绝对不妄语,所以我绝对相信,别人看到说佛这么小尊,我看到的阿弥陀佛是像希尔顿饭店那么大尊,金色的,我踩莲花飞到他身上才这么大尊而已,真的,那不是作梦看的,很清醒,所以我绝对相信有极乐世界,拿一把枪要枪毙,慧律!不要念佛,念佛就枪毙。没关系,你尽管枪毙,我还是要念佛,我若说今天你枪毙我,我嘴巴不念,我内心用观想的也是念,你阻挡不了我,有这种功夫,知道吧!有这种决心,要深信,文殊师利菩萨、舍利弗,大家都证大阿罗汉、大菩萨都相信了而我们这种要算什么,所以学佛不要学半桶的,要绝对相信,早上早一点起床,起来拜佛,三点半起床的举手,没半个,四点的有吗?五点的?一、二、三,三个,六点起床的举手,刚才举手的都是卖菜,作早市才有五点起床,不去卖菜就没饭吃才有五点起床的,卖猪肉的,早市买猪肉的,若说五点起床就算不错了,不错了,八点起床的举手,若真的八点他不敢举手,会很丢脸,所以说你看五点起床举手的很少,可怜!修行的人实在是生死重要,诸位,生死重要,你就是对那个死不了解,你若对这个死每天都有一天会死,你就会很紧张,很紧张念佛,没人教你念,你就很精进,你想我有一天会死,时间已经不早了,不早了,墙壁上贴一个「死」,真的,墙壁贴一个死,画一具棺材,每天都看,你不要画那个美人,什么斯维什么西龙,什么特龙,什么歌星,贴那个不会了脱生死,你贴棺材,贴一个「死」,像我都用一个骷髅,你知道吗?用一个骷髅,医学里面都用一个骷髅,慢慢、慢慢对这个欲,对这个世间慢慢、慢慢淡薄,临命终就能够作主宰,不骗你们,要下功夫,所以说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不能直接进去,不怀疑,不怀疑绝对没办法,众生绝对会怀疑,所以我常常跟诸位,这些菩萨讲,你若听我的话,你省十五年看书的时间,你若大藏经看完的时候,大藏经看完你也是会讲,只有这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四个字:阿弥陀佛。一样,即使让你书读多少,大藏经都看完,翻烂了还是这六个字有办法救你而已,还是一样,到最后你还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没花招了,若要参禅开悟的没几个,除非上上根的,我们没办法教不了他。底下:[(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
[讲]
[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即圆收也)。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师子峰云: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你看看!这句写得大家都……,统统有奖,是男是妇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你若想往生,有信心,强烈的信心,我无论作多恶,阿弥陀佛都会宽恕我,我绝对会往生,有这种信念,我们人不会往生就是认为我做坏事做很多,做坏事做很多,有的人打电话来告诉我:师父!我当人家的姨太太。我说:当姨太太也是会往生。佛哪有说若姨太太不得往生,没有,你看这本经典从头看到尾哪有说若姨太太不得往生,噢!那我会往生。会往生。当第三房也会往生,还第二房,我们不要当人家姨太太不要去害人就好,是不是这样,喔!这样我就有信心了,本来没信心你知道吗?我犯了邪淫,我当人家的姨太太,我也明知他有太太,我还跟他在一起,在一起就是凑在一起,没关系,也是往生,没有说不会往生,我这样犯邪淫,你若求忏悔,一心一意念佛,对不对?过去当人家姨太太往生的不晓得有多少,不要有这种想法,对不对?你不要这样讲,这是法律的问题,对不对?你去中东,你去中东那里沙乌地阿拉伯,对不对?能娶几个,像回教,回教能够娶五个,对不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难道不是这样,娶妻是法律的问题,中华民国的法律是一夫一妻制,对不对?你若到回教的国家就能够娶五个,哪一个是姨太太,很难讲,五个同时娶进来到底谁排第一、第二的,比拳头,对不对?所以这种正淫跟邪淫变成是我们的心念而已,我们不要去害人,不要说酱油分给我们沾,连碟子也一起端走,对不对?我们当人家的姨太太很不好意思了,还规定人家下次,从今以后不可去大太太那里,不可以,赚钱要交给我,这样你就真的不会往生,人家酱油分你沾,碟子都端走这样就不好,所以说我们人都是因为觉得自己业障很重,一直觉得不会往生,不可能,诸位!你们都有往生的机会,绝对再多、再重的罪你都要想佛是大慈大悲,五逆十恶罪,杀死父亲,杀死母亲,求忏悔,打八关斋戒,还会往生极乐世界,再怎么样我的罪还没这么重,对不对?这样我们就有信心,所以这个信就是坚信不退,这点信当下就是愿,愿当下就是行,深信就是信、愿、行同时具足,信佛大慈大悲,信我,我的罪恶没这么重,我罪恶这么重的时候,若说真的犯了杀父杀母亲,犯了邪淫,包括曾偷人家的东西,过去杀鸡杀鸭,佛也会原谅我,我过去不晓得,对不对?再继续用功,一样,这样听完之后就股票涨停板,就比较有信心,听了之后大家都犯戒,都股票跌停板,都没有信心,不可以,要有信心,好好求忏悔。[又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那个字念kǔn,就是界限,上上根根机的人不能超越那个界限,[下下根亦能臻其域。]那个域就是域就是范围,[亦即圆超也。]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绝待即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也。如彻祖云。]彻大师。[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宗。]我一句一句来解释:第十二祖这个彻祖,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的宗旨,第一唯心为宗,要往生不往生就看你这颗心而已,看你这颗心而已,念到最后即心就是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唯心为宗。第二唯佛为宗,就是说佛有大智慧,大慈大悲包容一切,唯佛为宗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解决生死,解决生死。第三以绝对圆融为宗,这个西方极乐世界,西方净土法门是绝对的,上、中、下根机绝对收的,最圆融,不可思议的。第四超情离见,超一切的情跟见是凡夫,简单讲就是说超众生的情,超众生的见,离众生的见,意思就是说非众生所能知,所能知情,超情离见,他的见解超一切众生,离一切地感情,情执,意思是说不可思议,非众生能够了解的。
[○唯心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心性竖穷横遍。]竖穷横遍就是遍十方的意思。[心外无有一法可得。]
[○唯佛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无有心。]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能念于佛。]佛外也没有心,[佛亦竖穷横遍。佛外亦无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绝待义也。]
[圆融。乃圆通融洽。无障无碍。即以心佛明之。心性],我们的本心,心跟我们的本性,是[圆满周遍。不妨佛性。]佛性[亦满亦遍。]众生的心也是一样,也是满也是遍一切。[一切法性。皆满皆遍。佛性法性。圆满周遍亦然。彼此无障无碍。此明圆融义也。]佛性也是这样,我们的本性也是这样。
[○问理虽如是。事上难免生疑。]就是在这个事相当中会产生怀疑。[既许心性圆遍。如何能许佛性诸法之性。]如何能许佛法诸法之性,[同时圆遍耶。]这意思是说我们的本性是圆融,怎么可以说佛性也允许佛性诸法的本性,同时是圆遍,圆满又遍布十方。[答此乃法界无障碍之义。不独理与事。而得无碍]不是只是说[(理事无碍法界)。乃至事之与事。]「事事无碍法界」,[一一皆得无碍(事事无碍法界)。喻如千灯一室。各得圆遍。各各无障无碍。即此可以断疑。]意思就是说千个电灯照下来,你也不能分这灯光是谁的,这灯光是谁的,就是说你有佛性我也有佛性,佛性周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你不能分别这佛性是谁的,这是谁的,事事无碍。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