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23慧律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23
蕅益大师要解
圆瑛法师讲义
慧律法师讲解
[又问:若生天上。何故不归。]
[答曰:]摩诃迦旃延,现在是说表示他很会说法。[如人堕厕]从厕所出来身体洗一洗,香水喷得香香的,还有人要跳入厕所吗?没有人要跳下去,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们人上天堂,死了之后上天堂,天堂我们又没看到,也没有人说上天堂下来跟阳间的人说,说:我现在在天堂很快乐,所以这外道就说,意思是说不曾听说去天堂,又回来告诉我们说天堂很快乐,不然告诉我们天堂很快乐我也才相信,这摩诃迦旃延就这样破解他,像我们人跌入厕所里,现在又爬起来身体洗好喷香水,哪有人又要跳入厕所,这厕所就像我们阳间,比喻世间很痛苦的地方,哪有人说到天上那么享受他还要跑回来,他绝对不要,绝对不要,所以你就不可能听到天人来告诉你天上很快乐,天人每个都不要,所以这天人若下来阳间,我们人的身体无一清净,地上所散发出来的环保,散发四十里,四十里,这天人若要下来阳间鼻子都要捏着,不敢呼吸,暂时停止呼吸,阳间在天上看起来说是很臭、很臭,谁知道,有时候香水擦起来觉得还不错,怎么说阳间很痛苦,表示天人很享受,像人跌入厕所不[得出宁肯更入。如是种种善论。故云论议第一。]
底下:[大膝尊者。]这就是舍利弗的舅舅,[即摩呵俱絺罗。]一个「糸」再一个「希」,那个念chī,白痴的痴,这个音是白痴的痴,俱絺罗,念这台语的是读得很奇怪,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汉文很难读,所以晚课诵这个《弥陀经》若是诵台语的,听了快生病。[是舍利弗母舅。平日与姊]就是舍利弗他母亲,平常跟他大姊[论议辄胜。]就是往往,往往都会赢。[自姊怀胎后。皆姊胜。知胎中必怀智人。]这种对舍利弗有用,对我妈妈没有用,我妈妈怀的时候也没有比较会讲话,也是傻呼呼的,没有用,没什么智慧,不然请教她看看,怀慧律法师的时候你有没有比较会讲话,没有差别。人家舍利弗是佛再来的,我们没办法。[自思弟屈于姊。尚是小事。将来舅屈于甥。岂不令人见笑。遂辞姊。]离开他大姊。[到南天竺国。读四围陀典]四围陀典[(此云智书。)。]读这四本书可以开智慧,这是外道的书,外道的书,这不是佛经。四围陀典我解释过了,是一些宗教的仪式,祭拜的法器,祭拜时读的这个言辞,谁才够资格做这种礼节,这都是外道在宗教信仰的四本书,要用什么供品等等之类。[发愤精进。]他没时间剪指甲。[尚无剪爪之功。]用功到连指甲都没有剪。[世称长爪梵志。]长爪就是指甲很长,我过去有看过世界之最,我们人指甲留长会卷,会卷,卷……,印度当时有一个留十……,那天我看到电视,闭路的,留十九年,留十九年,当他出去时,都要背起来,像这只手在背手一般,背起来,为什么?指甲太长,不能工作,后来美国人去买,去买,将留了十九年的指甲买下,以美金一千二百元买下,折合台币二万多块,这样刚好十九赚二万多块,那只手老是横这样,印度还有一个人留头发,留二十五年的头发,刚好从这里卷起来,卷好几丈,要是洗头发得这样,由一个人上去踩,踩那头发,像搓衣服那样搓揉,头脑坏掉才有那种人,世间有那种人留那样的头发,很可怜。无奇不有,无奇不有。世间人称为长爪梵志。
[十六年归。]学道十六年。[欲与甥论议。]论议。
[问姊:甥今何在?]
[姊云:先从沙然梵志学道。]梵志就是修清净行叫做梵志,当时来讲就是外道的,修清净行叫做梵志。[现从佛出家。即至佛所。]外甥还我,[索甥归还。]外甥还我。
[佛令立论。论胜则还。]若辩论不赢我,对不对?看要怎么办,你若辩论赢我,我外甥还你,若辩论不赢我怎么办?佛就叫他:好!你提出立论出来。论胜则甥。[心中大快。]傻呼呼的他不晓得佛祖功夫,他以为学十六年很行,所以这外道就是这样,外道就是学经典之后都是自己很满意,认为天下无双,认为人家没有学这个外道就是很可惜,没有听到这个就是很可怜,所以一贯道也很同情我们,我们也很同情一贯道,就是这样,他不晓得佛祖何等厉害,心中大快,[即思十六年苦功。今日正好在此广众一显。]辩才智慧。
[遂曰:论胜]论赢,我若论赢你,现在就跟佛这么说:我若论赢你,你[还甥。]我。不跟随佛出家,[论屈]就是论输你,[我头把汝斩。]这句话要听清楚,不是要剁佛的头,是说我的头给你斩,这正好相反,我们中国话若读不来,我头把你斩,以为我要斩你的头,其实不是这意思,是说我若论输你,我的头给你斩,这在我们小学的时候,现在跟人家吵架被人家打,我们那一班就跑来……,我们老师叫做赵老师,说:赵老师!赵老师!他给我打。老师就说:他给你打还不好,你还来叫什么?不是,他打我。他打你,你就讲嘛!怎么他给你打呢?他给你打,你反而占便宜嘛!所以这字要改一下,论屈我头把汝斩,让你斩。
[佛笑谓曰:汝以何为宗?]你的宗旨是什么?[(佛欲破他先问立宗。)。]
[答曰:不受为宗。]我就是一切法不受,不受为宗就是说我一切法都不接受。
[佛云:汝见受否?]汝见就是说你这个时候说这句不受,你有这种见解,那你受不受?你受还是不受?这乍听可能听不懂,现在再讲一遍:佛祖就说:你要跟我辩论,好!你先讲你以什么为宗。舍利弗的舅舅就说:我一切法不受。我一切法不接受,都没有这个受的意识,一切法不受为宗旨,意思是说他样样都放得下,简单讲就是这样。佛说:汝见受否就是说,你讲这句话受不受,你刚刚讲的这句不受,你这一句话受不受,叫做汝见受否?你有这种见地,我刚刚讲这句话,你受不受,不得了了,这下严重了。
[大膝一想不好了。两头俱堕。]若[说受]这句话我自己有受,那么我以不受为宗,[则自宗相违]我若说不受,不受,你跟人家讲这句话做啥,你不是[(不受为宗故。)。]你不受为宗,你这句话讲出来受不受,惨了,[说不受。]为宗,[世间相违(世间人皆以见是受故。)。]就是说你有这种见解你才说以不受为宗。[被佛一问。]辩输他。[自知论屈遂逃。]辩论输了,用十六年的工夫,佛只问第一句话而已就楞住了,佛问第一句话就楞住了。[行不数武。]数武就是说走不长,走没多久。不数武就是说没有一会儿的功夫,走一下子[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何以逃走。]回到佛的面前。[乃返佛所。]回到佛陀这里。
[高声曰:瞿昙取刀来。]瞿昙就是佛的名字,瞿昙,这是佛的俗家名,瞿昙取刀来,[斩我头去。]反正我辩输你,我的头就是要给你斩。
[佛曰:我法无如是(杀人。)事。]我佛门哪有在「杀人」的,辩论输我了就砍你的头,不就专门在杀人放火的,没有这样。[汝既知屈。]你既然知道你辩输我,可以跟随我出家,我常常邀一贯道的辩论,一贯道的就没有人,我常常叫一贯道的说你若辩赢我,我慧律法师马上还俗,不然换我拜你为师,你辩赢我,我拜你为师,现在还没有一贯道的来,一贯道来,有,讲师、点传师听录音带都来这里跑着顶礼,曾经有啦!大声说:你若知道错,[可从我出家。由精勤故。]精进。[得四无碍辩。]得到四无碍辩才,四无碍辩才,我们上次讲过了。[触问能答。故称答问第一。]只要你问他,他马上能回答,从事这种行业的,饱食终日在辩论的,触问能答自不待言,过去就学这法的。
再来,[星宿尊者,]如果过夜叫做宿,如果懂得星象,与星球有关系的,前面加一个星,读作xìu,星宿尊者。[父母祷星宿而生。]祈祷这个星。[即离婆多。又译假和合。]
[《释论》云:]一本论这么说,[夜坐空亭。]晚上打坐的时候那里一个空亭,空无一物,四周空无一物。[见一小鬼负尸而来。]见一个小鬼抬一个尸体来,[有一大鬼追来争之。]有一个大鬼追来要抢这个尸体。[乃请尊者分判。]他判就是讲道理,讲看看,看这个尸体谁的。[自思若依理而判。]当然若按照道理来判这一定是小鬼的,小鬼拿来的,当然是小鬼的,但是霸道,这大鬼霸道,所以当鬼也辛苦,当鬼,大鬼管小鬼,恶鬼管大鬼,这佛经讲,我们人说世间的流氓很可恶,鬼道的流氓更坏,都没有在讲道理的,要赢就是要赢,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法院法律诉讼偶尔会赢,阴间没有这样,抓不完,太多,依理而判。[必为大鬼所害。]照理判这个尸体应是属于小鬼的,现在若说是小鬼的,大鬼就要找他算帐。[若枉理而判。]若冤枉这个道理来判,这就是大鬼的,不是小鬼的,小鬼就不甘愿。[难免小鬼所害。]这样小鬼就要害他了。[俱不免害。]全都不能脱离被害,不是大鬼找我们算帐,不然就是小鬼,照理判是小鬼,大鬼不甘愿,若判大鬼的,小鬼不甘愿,[乃依理判曰:]照这道理看,[我见此尸。是小鬼负来。]小鬼负来就是小鬼拿来的,[大鬼怒。拔其手足食之。]将这个迦旃延,这叫什么?离婆多,离婆多的手、脚拔起来。[小鬼取尸手足补之。]取这个尸体的手跟脚补之。[因此烦恼。]装这双手双脚是尸体的,因此就很烦恼怀疑我这色身到底是不是我的。[遂疑此身非我。]这色身不是我的。[若我本身。眼见鬼拔食讫。若非我身。云何随我行。]遇到人就问,[逢人即问。汝见我否?]你有没有看到我。
[僧答云:本是他遗体。非我有也。]本来就是别人的,别人的,别人的遗体,尸体色身根本就不是你的。[遂悟此身假和合。]这样就证果了,[即得道果。]证到阿罗汉果了。[入定心无倒乱。]这样就表示什么事情都放得下,表示这是假的色身,光是听到这个马上就什么事情都放得下,我们到现在大家都知道色身假的,四大皆空讲好几百遍了,对不对?要来听个经,我家门没有关我回去关一下,我女儿不晓得有没有吃,我老公回来不晓得有没有怎样,所以我们现在在修行和古时候的人比差多少,古时候的人他随便听到一个法,四大皆空,马上放下,没有一件事情放不下,这假的,这臭的,这会烂,这会死,对不对?我们到现在放不下,对不对?没办法。[故云无倒乱第一。]他听到这色身是假和合的所以他就没有颠倒。
[继道尊者。即周利槃陀伽。周利是兄名。译大路边。]印度的名字很奇怪,[槃陀伽译继道。]继道,继续在道路生,[相继于道路而生。其母二次。皆于归家途中生子。]诸位!你知道归家是什么意思,印度人生孩子都要回娘家生,印度人生孩子没有在夫家生,印度人生孩子一定要回娘家生,所以叫做归家的途中生子。[继道随兄从佛出家。]继道跟随他哥哥出家。[因根机愚钝。仅持一偈。]扫帚,现在念扫,那个帚忘记,念那个帚,那个扫忘记,以我们今天来讲还没有这么笨的,扫把两个字念不来就是念不来,还要发愿回向,原生西方净土中,两个字都念不来还念七个字,哪里念得来?人家这两个字念不来到后来证阿罗汉果。仅持一偈,只念那个扫帚而已,[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念前面一句话,第一句扫,那个帚就忘记,念底下那个帚,那个扫却忘记,这很严重,没有人严重成这样。[兄遣还俗。]有一天我看这个经典,这个周利槃陀伽就躲在门外哭泣,哭泣,[哭泣不已。]他哥哥就骂他,说:你回去好了,像你这样来佛门白吃米,你傻到连念扫把两个字都念不来,你跟随佛出家,吃,吃施主的,吃,吃施主的,修行不够回报,吃,吃施主,修行不够回报,我常常劝告这些若要剃度出家的,吃很好,吃施主,不够回报,你要注意,所以他就在那里哭泣,哭得很久,佛陀知道,哭泣不已。[佛怜而教之。使诵扫帚不辍。]你只记两个字,现在叫他集中这个心,集中他的心去念,所以这就像我们现在讲的参禅,知道吗?我们现在的参禅,参禅。我们若到忏云法师那里,现在扫、扫……,忏公就问:有扫干净吗?他就:有,扫得很干净。忏公来看:不干净,再扫一遍。心情就很不好,明明很干净,怎么老和尚这么挑剔,老是说不干净,再扫一遍,扫一遍,他又来,有扫干净吗?大家看,一百个人看都干净,不干净,再扫一遍,不得了了,后来,师父!扫好了。他(忏公)就说: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咦!开悟,原来忏公教人家扫地不是扫外面肮脏的,是扫你的内心肮脏的要扫掉,所以这句很流行,这句以前大专莲因寺,我们若跟随忏公: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老是在念这句,所以现在知道了,就是说你在扫地的时候要把内心的肮脏扫掉,不是在扫外表的。[于三七日。将一把无相扫帚。]无相……,扫到后来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扫到后来一心不乱。[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干干净净。得阿罗汉果。]那个扫把两个字念不来的人,二十一天证阿罗汉果,我常想我慧律若在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你看我,我要证什么果,是不是这样?那个傻成这样,两个字,二十一天就证阿罗汉果,所以说在佛祖出世的时候,五年以内没有证阿罗汉果,那就被淘汰出局,那就很严重、很严重,就像现在所说的白痴,才会五年没有证阿罗汉果的,二十一天证阿罗汉果,[具足辩才。义持第一。]他老是记扫把,记到后来事一心不乱,到后来证到罗汉果,全都一心不乱,扫到后来都无相,所以在座诸位!修行,我们继道尊者,你看一看这里面哪一个字最重要,无,无相扫帚,就是那个无,你看所有的……证阿罗汉果都一定要空,一定要无,一定要无住,一定要放下,在座诸位!因为我们常常在讲,讲久会麻痹,你若将这句忆持在心,我以后……从现在开始,不是说明天,从今晚开始你二十四小时都观照,这都是生灭法,都是假的,每一个刹那间在变化都不是真实的,都无所著,放下,用空的思想很快就解脱,哪有什么是非,哪有什么人欺负我们,根本就没有欺负我们,根本就无我,欺负什么,哪有什么佛法,所以说禅宗讲一句话,禅宗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不灭,诸佛常现前,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诸佛常现前,这是禅宗在修行的,最厉害的一句,一切法无生,一切法都是假的,缘起性空,当下都是假的,你用多少精神去追求到最后一定是错误,绝对痛苦,追求这假相的东西绝对痛苦,所以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生,既然无起心动念怎么有灭呢?无灭,所以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诸佛常现前,这样佛性就显示出来,佛性就是在不生不灭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动念就没, 有得失观念,就没有烦恼,没有爱,没有恨,只有具足智慧,大慈大悲没有敌人,人家要害人,无生,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对不对?受到一切的委屈,他的生活很差,就想:这是我的命。一切法无生,这是我的业,要欢喜心偿还,很好用,很好用,所以不要老是窝在家里自己看书,也不可以说我自己要用功,不可以,一定要有善知识,有时候一句话比你看十年的书还快,一定要出来听经,不可躲在家里,绝对不可以躲在家里,知道吧!你躲在家里看三年、五年有时候不如师父讲一句话,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底下,[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发心。若肯发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诵扫帚。亦能证果。]怎么能比得上念佛呢?[如若念佛。]你若是好好念佛,[岂不成佛。此其证也。]这就是证明。
底下:[喜尊者。佛之亲弟。四月九日生。身黄金色。具三十相。]佛是三十二相。[短佛四指。]短佛四指不是指头短四指,不是这意思,就是比佛个子还小四根指头,这样(掌心向内,手掌平放,五指并拢)横着放,知道吗?四根指头这样,比如说我若是喜尊者,这样就是说我比佛少四根指头的高度,短佛四指,有的人看这个怎么看都看不懂,怎么少四根指头,不是这个意思,[故称仪容第一。]很威仪,很像佛祖,[摩竭提国。]摩竭提国,[有裸形外道。]有的人读作ke奔,我以前有一个表兄读这个美术的,不晓得是不是故意考我们,看报纸:唉哟!怎么有人ke奔。我乍听,听不懂,什么叫做ke奔。拿来看,唉哟!惨了,luǒ奔,ke奔,裸形的外道,全身都不穿衣服的。[世称智者。与舍利弗论议]就是在辩论,[结舌。]就是辩不赢他,结舌就是辩不过舍利弗,舌头批结的意思就是表示说辩不赢他。[深信佛法。]若是要出家,[有欲出家。]有这意思要出家。[见难陀色貌殊伟。叹曰:]很赞叹说[短小比丘。智慧难概。]无法去了解短小比丘,看到难陀的色貌很伟大,赞叹说:短小的比丘,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意思是说何况这佛陀,何况佛陀,你有感觉吗?个子小的头脑特别聪明,不晓得你有没有感觉,你看拿破仑,真的,个子小,个子很小,你看广钦老和尚缩水了,广钦老和尚吃得很少,个子这么小,所以个子小的没什么好发达,只发达这个头脑而已,我们以前建中的,考上台大医学院的,班考上二十三个,十几个都小个子的,一半以上都小个子的,个子小的,一点点而已,当然也有个子高的,所以这种头脑没有分个子大小的。(此下为法师补讲:)叹曰:短小比丘,那个是指舍利弗,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我们昨天讲佛陀,讲太快,那是指难陀,那是难陀,不是佛陀,第一点。[遂从其出家。]就出家了。
底下:[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堂兄弟,[是佛成道日生。净饭王是曰:先得太子出家成佛之报告。]太子出家,他成佛了,大家都回来报告了,[又闻王弟白饭王。报告生子。]所以大家很欢喜,[故字之曰庆喜。至二十岁。佛度出家。要求佛将二十年所说之法。重为宣说。]从头开始再讲一遍给他听,过去二十年所讲的,阿难不曾听过,现在全部要再讲一遍给他听。[悉能记忆。迦叶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称多闻第一。]全都记得起来,不简单,全都记得起来,不简单。我们现在只是每星期考一点试而已,又没有接电话,又没有煮饭,也没有洗衣服,也没有扫地,只背那么一点点东西而已,阿难是二十年佛陀所讲的法念过、讲过,二十年的东西都记下来,我们这种是什么根机,人家那种是什么根机,看差别多少。
底下,[覆障尊者。即罗睺罗。过去因塞鼠穴六日。]很可怜,过去我不晓得弹死几只老鼠,这凄惨了,塞老鼠洞六天,[报感在胎六年。故云覆障。]覆障。[是佛之子。佛与耶输陀罗。为名字夫妻。未行欲事。何以有子?因悉达第四次出游。]去游这个城的时候,[见比丘僧。为度生老病死苦。回归向父王请愿出家。]
[净饭王闻言流泪曰:阿私陀仙人之言应矣。]阿私陀仙人是印度当时最行的预言家,说:这个人若是作世间的国王是一位转轮圣王,若是出家是一位觉者,是一位究竟的觉者,是佛陀,佛当然是示现的,他哪有可能当国王,我问你印度的国王你认识几位,认识一位阿育王,对不对?波斯匿王,波斯色迦王,认识这几位,佛陀当时若去当国王,你会认识释迦牟尼佛?不认识,不认识,所以佛陀当然一定要出家,这部戏一定要这样演,其实人家早就知道了,他是佛祖再来,这出戏本来要这样演,不这样演不可以,所以阿私仙人讲的预言慢慢实现了。
[次日至宫中。劝太子曰:汝若有子。当许出家。]这跟我当时要出家一样,某一个人叫我要先娶,生一个之后才要让我出家,那种怎么放得下,哪有那种女人甘愿怀我这个儿子,之后再鼓励说:去吧!去吧!去剃度。不可能的事情,女人的感情很重,对不对?你若跟她有孩子之后绝对跟你纠缠不清,没有人放得下,绝对不可能,所以这个佛陀他是示现的,示现的,他说:你若有儿子我就允许你出家。
[太子指耶输陀罗腹云:他已有孕。]讲起来实在是很神话,人家是佛祖,电影本来就要这样演,没办法,不晓得是不是真的,经典这样写,多少相信一些,以后大家要出家的时候,咦!指一下,说:她已经有身孕了,我要出家了,人家几十年都没怎样,生出来别人的。
[耶输一惊。]一惊吓。[即觉成孕。]所以这点在外道大家都不相信,外道说:你们在胡诌,哪有那种事情,没有怎样会怀孕,我不相信,他为了要说佛祖很行,很清净,都说佛祖没怎样,有没有怎样我们又不知道,在这里又不能回答我们,对不对?没办法,我看到这个事情,没怎样她会怀孕,我实在很不愿意相信,但是经典又这么写,他又是佛,所以暂且相信,电影又这样演,电影也是这样演,所以这里要相信。[于太子出家后。六年始生。恶声盈路。]整路都是谣传:奇怪!奇怪!没有丈夫怎么会怀孕。过去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常常读这句就是这样,过去人家放音乐都是念这句,奇怪!奇怪!没有丈夫怎么会怀孕。恶声盈路。整路都在诽谤耶输陀罗。(「盈路」表示到处的意思。)[诸释皆愤恨。]就是这个释室,释迦族的全都很愤怒,因为古时候的人很保守。[请王治其罪。]又是一位太子,所以说起来,讲实在的我也觉得太子这么做实在……,若这点我对释迦牟尼佛也有一种建议,不可以说诽谤佛祖,这不可以,既然要出家实在是不须要再指那一下,干脆去剃度,让你太太名节受不白之寃,这点我就不同意佛祖这样作法,你知道吗?对不对?因为这样俗家会诽谤你太太,你太太到后来就跳入火坑,这不晓得是不是真的,我很怀疑这段。[耶输虽能自信。]我确实没怎样,不晓得怎么会怀孕。[欲雪不白之冤。求王设一火坑。誓言:我若为非。]我若有做坏事,这孩子跟别人生的,[母子俱灭。若真遗体。]若真的是佛陀的血脉,[天当为证。]作证明。[抱子投坑。火化红莲。]就是从这里来的,火化红莲,我们说火焰化红莲,这火焰的意思就是三界,就是我们的欲望的意思。[托耶输体。母子无损。]母子都没有损坏,保持好好的。[国人始信。从此息谤。后佛度罗睺罗出家。密行第一。]密行的意思就是说完全没有人了解他的儿子,律藏记载得多严重。佛当时度很多比丘出家,这罗睺罗有一次去托钵,托钵出去之后被外道围起来,被外道围起来,将钵拿起来打破,人家知道那是佛的儿子,佛陀的儿子,把那个钵打破,打破,袈裟拿起来撕破,撕破之后用石头丢,丢,丢罗睺罗,丢得整个脸都是血。这在戒律里面有这么说,丢得都是血的时候,血流不止,这罗睺罗就跑到溪边,溪边,洗血,都没有一点嗔恨心,没有一点嗔恨心,后来佛祖知道这件事,佛祖知道这件事,佛陀就安慰罗睺罗,说,这个人不懂因果,他愚痴,无知,杀害沙门这罪很重、很重,这跟出佛身血的罪一样,这个三宝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父母,所以你若跟人家说……,你父亲是谁,你跟人家说慧律法师也对,我是你的父亲,你爸爸,法身父母嘛!你父亲是谁?生我者谁,法身父母是慧律法师,这样也对,我是你父母,你怎么忍心诽谤你父亲,这样不对。那么佛陀就安慰罗睺罗说:不要理他。到后来凡是丢石头的都下地狱。全部下地狱,所以这个沙门,你曾听过吗?杀我破戒的比丘,动到我破戒,他破戒没有修行,比杀八万四千个父母的罪更重,比杀八万四千个父亲、母亲的罪更重,何况持戒清净,意思是说只要他剃度出家,佛就是大慈大悲怜愍这些,有修行的没有修行的都是佛的真子,虽然说你们在家你们很有修行,但是还没有真正进入三宝里面,所以出家人再没有修行,他犯到一点儿戒律,究竟他还是比在家人千百万倍的行,你曾听过在家人去绑票,你曾听过在家人拿那个乌滋冲锋枪,曾在什么卡拉OK枪战,出家人最多的缺点就是说脾气稍微坏些,再来就是诵经,再来就是说有时候嘴比较心直口快,再怎么坏跟世间人不能比较,所以人家说:师父!你们出家人有的也是很黑。我说:在家人黑得流汁。多一个汁,你知道吗?不要只骂出家人而已,不然,你行,你来,老是说出家人不对,没有剃度,有一个来说:出家人怎样、怎样。我说:不然,你来,你剃度,我们向你学习,对不对?向你学习,我说:你不用什么,你跟着我这样,我晚上一、两点睡觉,三、四点起床,对不对?一天看书看十几个小时,你不用这样,你跟着我看书就好,我起来,你跟着我起来,我坐下你跟着我坐下就好,你有办法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出家,他再怎么坏,究竟赢世间人赢太多,当然他不晓得因果,他要随便乱做,当然他要负因果,所以我们在家,对不对?不够资格管出家人。国人始信,从此息谤,后来度这个罗睺罗出家,所以这罗睺罗是密行第一,他很有修持,是菩萨再来示现的,菩萨再来示现的。
[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下来[报]应[。司者。牛虽不食。恒事虚哨。]咀嚼声。[憍梵波提。]憍梵波提,[过去世为沙弥。见老比丘诵经。]诵经,老比丘会口齿不清,口齿不清,如是我闻……(法师捏鼻念),念得口齿不清,沙弥还小不懂,说:你诵经像牛在吃草,口齿不清,这句不得了了,这句你若看得清楚保证你一辈子不敢乱讲话。[轻弄云]沙弥就笑老比丘说[:如牛食草。]诵经像牛在吃草。[老比丘已证阿罗汉果。]哇!不得了了。[告云:汝此言有罪。]你讲这句话有罪。[随即忏悔。]赶快求忏悔,他不忏悔是绝对阿鼻地狱,幸好有忏悔,有忏悔还怎样呢?[犹堕落五百世为牛。]诽谤圣人还有求忏悔,还要当五百世的牛,我们就是不晓得这张嘴口业严重到这种程度,今天我们所诽谤的,你也不晓得他是菩萨还是佛再来还是阿罗汉,我们全都不晓得,所以我常常告诉徒弟,我们若在外面看到比丘、比丘尼行为觉得……,让我们觉得怪怪的,拿一个钵在那里,似是而非,我们都不要诽谤,对不对?不要讲也不要供养他就好,静默,因为真假我们不晓得,我们若知道他是假的,当然是没有话讲,真的就不是这样讲了,对不对?所以说究竟,若聪明的人一定这张嘴都用在念佛,傻的人才诽谤那些没用的……,没用又损人不利己,对自己不好,负因果这么大,这沙弥只讲老比丘这样,像牛在吃草而已,诵经像牛在吃草就不得了了,五百世当牛,又是有求忏悔。[余报未尽。]报应还没有尽,[尚事虚哨。]就像喘气一样,牛在喘气。[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观德。]只看到他的外表,不晓得这个是证阿罗汉果的圣人,不晓得这样。[讥谤又要获罪。]又诽谤到这个憍梵波提,这样又是造口业,[于是令居天上。诸天敬奉。故受天供养第一。]因为这个业报还没尽,业报还没尽。我那时候看书看到这里,跟踪好几个月寢食难安,那时候都:尼姑,吃素,菜姑。我是没有骂出家人,那时候小孩子不懂,都叫那个师父叫菜姑,这样不晓得有没有罪,我也不晓得,我不曾骂出家人,小时候曾叫吃素的:菜姑,菜姑。不得了,这下子五百世当狗,惨了,不晓得,那时候还小不懂,不晓得这么严重,一句错了就五百世当牛,所以诸位!回去都准备沙隆巴斯(沙隆巴斯是一种含药的贴布),真的,最好是静默,反正我不要讲绝对不会造口业,不要讲,看了知道就好,不要讲,要注意,要注意。
[不动尊者。即宾头卢(译不动)颇罗堕(译利根姓也。先名后姓。)。]台湾话读作宾头卢颇罗堕,我曾去读台语的那种晚课,读这样:宾头卢颇罗堕。[昔树提长者。]过去有一位树提长者,[以钵置刹竿上。]刹竿就是高处的意思,像竹竿的最高的点,比喻很高的地方叫做刹竿上。将这个钵,金钵,很好的钵,放在很高的地方。[号于众曰:]就是对大众这样宣布,[谁能现]出神[通取钵。当以与之。尊者即时现通取之。]就是宾头卢颇罗堕,[佛呵责不许入灭。]佛说:怎么可以随随便便为了一个钵就现神通呢?不准你入涅槃,所以宾头卢颇罗堕,人家在应供,斋僧大会的时候一千个,斋僧大会一千个的时候都有来应供,有来应供。佛就告诉他:你这样随随便便现神通,不准你入涅槃,[留身世间。应末世供。为人天福田。故称福田第一。]所以这个宾头卢颇罗堕有一个愿力,只要那个斋僧大会有一千人,出家人一千个,他就会来应供,所以应供之后那个筷子放在那里无缘无故都会湿,很奇怪。若在斋僧大会的时候证明他是不是阿罗汉,很简单,你只要将椅子每一个位置放一朵花,坐下去这朵花没有坏,那就是阿罗汉再来,若我去坐绝对不会坏,因为我口袋还带一朵,坐下去赶快拿起来,再放下去,若凡夫不用,坐下去花就烂掉了,保证烂掉,所以这有一个奥妙,证阿罗汉果,花坐下去不会坏,所以若要试诸位是不是阿罗汉,放一朵,叫他坐下去就好,保证圆仔花变菜花,烂光了,真的,保证这里面没有一个是证阿罗汉果的,所以说证罗汉果就已经相当不简单,证罗汉果就是说地心引力对他没有办法,地心引力对他没有办法,他已经证阿罗汉果破掉这个我执,这个我执就是说因为众生的共业,业感有一个执著,所以他这个地心引力特别有一个感应,感应,所以阿罗汉已经断我执了,所以地心引力对他没办法,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他会飞天钻地,飞天钻地,对他都没有作用。
再来,[黑光尊者。为佛使者。即迦留陀夷。]迦留陀夷,在比丘戒里面最会作怪的也是这个,比丘、比丘尼制这个戒律迦留陀夷。[身形粗黑有光。]黑得发亮,[人见惊骇。佛禁夜行。]因为人家看到会害怕,因此就开始,[因之而始。此尊者为佛使者。摩利夫人师事焉。教化夫妇同证道果者。数满一千。]这个摩利夫人尊重对这个迦留陀夷当作自己的师父,所以这个迦留陀夷是专门在教化夫妻都可以修行,所以佛当时在世的时候证到初果罗汉非常之多,证到初果罗汉,为什么?以《比丘戒》里面就可以证明,比丘在托钵,过去佛还没有制这个戒律的时候在托钵,因为证到裸阿罗汉,他已经破掉见惑,二果阿罗汉破掉思惑的前面,粗的东西,三果阿罗汉就断掉思惑,中的微细,到四果阿罗汉,连微细的思惑都断掉,所以说断掉的时候他就无所著,这个比丘因为还没有断惑,还没有断惑,继续在托钵,遇到这个在家人请到初果阿罗汉,连什么东西都搬出来供养比丘,搬得一无所有,比丘不晓得还去托钵,左邻右舍就诽谤,诽谤说:你看!比丘!比丘一点慈悲心都没有,也不晓得在家人施舍得空无一物,还拿那个钵去向人家托钵,所以佛就制戒,不准进去证初果阿罗汉的人、在家人那个地方托钵,因为他已经无所著了,他舍再多的东西都搬给你,证初果罗汉以上的都不可以进去托钵,佛也制这条戒律,因为太无所著,太无所著。现在的人不可能,身上若有一万块他一定会布施三千,这个人是不得了了,若拿一千块点个平安灯,算是很有施舍心了,之后留九千过年,你绝对不可能看到一万布施九千留一千过年,绝对不可能这样,这是保证没有,若证到初亲阿罗汉他就不会这样,他什么东西都给你,什么东西都给你,我们人不可能这样做,凡夫这个著,听经是听经,老是说无所著,钱还是很好用,所以我们平时学得解脱,临命终就能自在,[一人证果者。不知其数。故称教化第一。]迦留陀夷。
再来,[房宿尊者。即劫宾那。]劫宾那,[由父母祷星宿而生。]而生产,[房宿乃二十八宿之第四星也。能知星宿第一。]这个字典有,你若查这个字典就有二十八星宿,这个《仁王护国经》也有,《仁王护国经》也有,我们不讲这个。
[善容尊者。即薄拘罗。]薄拘罗,[毗婆尸佛时。以阿梨勒果。]这阿梨勒果到现在不晓得什么果我不晓得,阿梨勒果。[施一病僧。]可见证阿罗汉也会生病。[(此僧已证辟支佛果。)]证到这个缘觉,只施舍一点点东西,布施一点点东西给生病的出家人,你看![自尔九十一劫。无病无夭。又持不杀戒。]噢!你想想看!看布施给出家人,病苦的人一点点东西,九十一劫不生病、不夭寿,而且这是因为布施到一个圣者,布施凡夫僧功德也是很大。明天我的维他命就会很多,有的人从美国带回来,从那里带回来营养食品,有的人用那种香菇精,还什么菇、灵芝,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都不要送什么东西来,我现在固定在吃一位医生的中药,什么健康食品,那对我都没有用,都试过了,哪一咱药我不曾吃过,每一种都吃过,维他命1、2、3、4、5、6,全都用过,再多都吃很多,你们都不要再拿来。底下,因为持不杀生戒,[感五]种[不死报。]应,[初生现异。母以为怪。遂欲处死。]怪人,出世的时候没哭又会笑,他母亲觉得奇怪,这孩子有问题要让他死。[置之熬盘不死。]熬盘,我们今天所说的燉,熬,煎熬,我们说熬什么鸡汤,熬盘不死,不会死。[复置釜中不死。]釜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锅子,放在锅子不会死,有没有煮这里没有写。[复投水中。巨鱼吞之。鱼为人获。刀剖子现。竟无所伤。渔人养育成人。因火不能烧。汤不能煮。水不能淹。鱼不能噬。刀不能伤。名五不死。颜貌端正。]貌相很端正。[故曰善容。享寿一百六十岁。故称寿命第一。]我们虚云老和尚才一百二十几岁而已,他一百六十岁,大家都入涅槃之后他还没有死,就是持不杀生戒,所以在座诸位!家里蚂蚁、蜥蜴,或是蟑螂尽量原谅它,扫一扫丢掉,不必烦恼它爬去别人家,没关系,有的人说出家人这样也自私,不然怎么办,不然你要怎么办,我问你,你不能抓那几只到山上放生,难道不是这样,对不对?至于我抓到蟑螂,我都为它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投胎富裕人家的子女,放着让你飞走,帮你消灾,你要发菩提心,因为经典有讲,经典说我们若抓到畜生的时候放生,要先叫它发菩提心,祝福它希望生生世世能脱离畜生的色身,我都念一念放生,反而飞往这边什么明善堂那里,我怕得不敢讲,明善堂看到很多蟑螂就是……,放生,噢!飞往那里去了,惨了,所以说拜佛的人很自私也是真的,不然不晓得丢到哪里,又不能杀生,如果今天佛祖制戒说可以杀生,摔死,再为它念往生咒,每只都让它死,不可以,不可以杀生,每只都放生,放生就飞到别人家,无法顾虑那么多,没办法。
[无贫尊者。即阿㝹楼陀。《楞严经》名阿那律陀。]这是同一个人,阿㝹楼陀,《楞严经》是翻译作阿那律陀,[译云无贫。]就是不贫穷,不贫穷。[亦云如意。由昔饥世。]就是闹饥荒的时候。[以稗饭]稗饭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稀饭,稗饭就是在说稀饭,用一碗稀饭,一碗稀饭功德多大你不晓得,读看看你就昏倒。[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九十一劫,[不受贫穷。]所以我就又讲一句过年点个灯不错,你九十一劫吃穿不用担心,[得如意乐。亦佛之堂弟。听法之时。常乐睡眠。佛即呵云:咄咄何为睡。]咄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喂、喂……怎么在睡觉。[螺蛳蚌蛤类。]螺蛳就是我们所讲的蚬,螺蛳、蛤这一类的,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就是一睡就一千年。[不闻佛名字。]没有听到佛的名号,一睡就一千年。[因闻佛呵。恐受坠落。]吃施主的不修行会坠落。[乃自责发愤。经七昼夜。眼不交睫。]就是眼睛……,眼不交睫就是不合眼,上面,睫毛之间没有盖下来,没有盖下来。[精进失目。]精进到失明,精进到眼睛看不到,[佛怜而度之。]佛就怜愍度他,[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有的读作lè见照明金刚三昧,就是看得很清楚。[好乐反见。]就是说欢喜,反见就是说回光返照,我们现在在看是用意识在看,他不是,他看回去,谁在看,悟到本性的意思,所以叫做[照明金刚不坏本体。而得正定。遂得半头天眼。]半头天眼就是头上,整个头看天上都看得到,就是天眼,他看不是用眼睛在看,是用这个地方在看,半头天眼,用这里看,所以他看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告螺髻梵王云:]就跟这个梵王这么说[我不因眼。]眼睛是意识,[观]我没有用眼睛观察,用什么?用这个半头天眼,观这个[大千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庵摩罗果我们现在所讲的芭乐,芭乐,客家人称为芭乐,就是我在雷音寺的时候腹泻很严重,住持很慈悲:法师,腹泻不止,我拿芭乐汁给你吃,吃了就好了。我说:哪个蕃石榴?蕃石榴圆圆的,我看了就知道,就带我去看,蕃石榴,蕃石榴搞了老半天,听不懂,客家话你若学一句就每句都很好用,都听不懂,[(译云难分别,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是为天眼第一。]
[如是等。诸大弟子。如是。指上十六尊宿。]宿就是年纪很大,德行够,[等者。等余未列之众。]
[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解见在前)。为影响众者。或过去古佛。倒驾慈航。或法身大士。隐本垂迹。]隐本垂迹,隐本就是……,把笔拿起来,隐本就是本来就是大菩萨但是隐藏起来。垂迹就是示现声闻身。隐本就是内秘菩萨行,垂迹就是外现声闻身,本就是久远劫以来他是菩萨,迹就是这辈子示现,他是示现声闻,叫做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影响法会。助宏道化。今闻净土摄受十方众生。不可思议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第一义悉檀。]就是中道实相,悉檀就是一切施,一切布施,意思就是说一切的布施都不离中道的意思,第一义悉檀[为四悉檀之一。得入理益。]得到这个本体,得到这个理,[所入之理。]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
[○增道损生者。]增道损生,[闻此念佛法门。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破一分无明(无明减少一品则为损生)。]损生就是去掉无明的意思,增道损生,增加这个道力,增加佛性,损生就是去掉无明的意思,[证一分三德(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增证一分,即为增道)。自净佛土。即净自心之佛土。复名当机众者。因此等常随众之机。与念佛之教相当。堪能得益。故称为当机众矣。]当机众,当机众就是常常跟随在佛的身边,佛讲经就是从这里,影响众就是说,那些都已是菩萨是来随喜参加,来影响这个法会叫做影响众,所以一个叫做当机众,就是佛专门为这些小乘的阿罗汉而讲的,影响众就是影响这个法会。
[初声闻众竟。]
有几个地方我们稍微讲得太快,现在修正一下:
叹曰:短小比丘,那个是指舍利弗,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我们昨天讲佛陀,讲太快,那是指难陀,那是难陀,不是佛陀,第一点。
再来,由昔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这个稗bài,因为古时候没有那个稀饭的名词,所以有的人说这个稗饭是说麦,麦子长出来比较杂的没有人要的,没人要的,没人要的,或是里面的杂穗,稻穗有杂穗,比较差的,其实有别种注解是说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稀饭,稀饭而不是那种什么比较坏的那个东西,我听别的法师开示也是同样这样讲,说这个稗饭是一种稀饭,不管它是什么的,总而言之他就是端一碗饭,不是很好的质料来供养辟支佛,查字典它也不说什么稻、麦,杂穗的东西,也没有这样写,过去我听高僧大德开示是说稀饭的意思,这个有人提出来。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