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我们成佛之因
人是凡夫俗子,不可能十全十美,做人做事当然会犯错,但犯了错要知道反省,反省后要能改过。若是不自省向善,便会推诿过失而伤害别人,到最后连自己都不放过。
一个人若没学会反观自己,哪怕年纪再大、身份地位再高也是枉然;因为没有智慧,不会观察自己当下的言行,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
所以,时时观察自己的身口意到底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对于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心灵层面上应该“一日三省吾身”,反观自己的言行和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向外投射,检视、批评别人。不伤害众生,自己才能快乐。有些人发心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却仍会有退转的时候,这是因为内在观察自我的时间少了。要保持心的良好品质,就要长时间地自省。
佛言:“迦葉,菩萨摩诃萨成就十法,即能获是隐身三昧。何等为十?一者、志性和柔,深住正信;二者、恒不舍离一切众生;三者、毕竟成满大慈悲心;四者、觉了一切,不著众相;五者、虽复思求一切佛法,终不妄取;六者、亦不思想一切声闻、辟支佛智;七者、世间所有尽皆能舍,乃至身命尚无吝惜,岂况余物而不施者?八者、虽行无量生死烦恼,而不染著诸有为行;九者、常修无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而不分别诸波罗蜜;十者、常生是心:‘我当安立一切众生于菩提已,然后方当坐佛树下,不取菩提及众生相。’迦葉,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便能获得隐身三昧。”——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二·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会缘起品第一
菩提心是我们成佛之因,如果没有菩提心,不管你的见解有多么高深,都不能成为大乘修行者,不会成佛。相反,如果有了菩提心的摄持,哪怕只念一个心咒的善根也会成为我们成佛的种子。
由于见地即是无见,因此心的体性是大空性的广境;由于禅修就是无修,因此要让你自己的体验远离执着;由于行持就是无有行,因此行持就是远离戏论造作的本然状态;由于果是无舍亦无取的,因此果就是大乐法身。这四句话是我内心真诚的话语,若是与这四句话有所抵触,你将无法了解阿底瑜伽的本质。
如果资源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闻思修,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