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语大观》 难行与易行之辨析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三界,不需要断烦恼就能去,再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阶位,快速成佛。 只要专持名号,不需要其它的参禅观想等等,其它的方法,直接就能够直入如来......
居士: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法师: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
问: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答:要知道我们靠佛力里面也有自己的力量。净土法门就往生这一点来说,全凭佛力。不是靠自己力量往生,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令我......
《净宗法语大观》 难行道与易行道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
人受着无明爱欲的驱使,投生在这个世间,此业报身乃一切众苦祸难之本源,一切饥渴、瞋恚、色欲、怨仇,皆因有此身体。即如淫欲一事,有女人之身,即爱男子;有男人之身,即爱女人。人的诸多行为造作,事业追求,......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经卷。于此经中,生导师想。阿逸多!是故菩萨摩诃萨,欲令无量......
在《佛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现前之际,释尊与弥勒菩萨及阿难尊者有一番对话讨论。弥勒是影响众之首,这番讨论对破疑生信及后世传法至关重要。 佛告弥勒:那些胎生的人民,住在七宝庄严的宫殿,......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三章 净土宗在中国的弘传05 第二节净宗信仰的践履 04 自宋以后,净宗成为佛教各宗的归趣。如长芦赜、天衣怀、圆照本、中峰本、天如则、楚石琦、空谷隆等大禅师,皆明垂......
问:我吃素,天天听您讲经,念佛求往生,我成了边缘人。有份信仰真不容易,没人赞叹反被嘲笑。请开示。 答:首先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念佛是一大事因缘,是要解决旷劫以来解决不了的大事。在我们这个地球人......
《净宗法语大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
莲华绽开,对于上品上生的往生者来说,一去莲华就开放;最长的是十二大劫才开,那是下品下生。所以莲华开,是必然的。但品位之高低也影响到莲华开的时间或迟或速。 最殊胜的是一去莲华就开,见阿弥陀佛。我......
问: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答:当你要克服它的时候,你首先要认知:妄想杂念到底是什么?妄想杂念既然是妄,虚妄的,既然虚妄的你不要太当真,你越当真它就越有力量。 为什么杂念有力量?是你的......
闻法对一个修行人的重要性就好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法是出生一切诸佛之母。菩萨成佛之后是无上士,没有比他更有智慧的,他都要拜师,就是以法为师。 但一个菩萨在因地修行的过程中,闻法有时是很不容易的。释......
大安法师:第三章 净土宗在中国的弘传04 第二节净宗信仰的践履 03 承续昙鸾大师净宗遗响者,是隋末唐初的道绰大师。道绰大师早年遍习经论,尤精研《大涅盘经》,讲及二十四遍。后来修涉《般若》......
问:生活中有时经常应酬,怎能吃素呢? 大安法师答:这就要看你的发心,如果你真的想吃素,也是可以的。应酬,应酬主要是你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恭敬嘛!你告诉他:我是佛教徒,吃素的。他会理解的,而且他真的对一个......
那是因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出世间法的一个正因,如果没有大愿来作为导引,纵然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往生不了。 如果对名号没有赋予 “愿往生”的信息在里面,即是没有信愿,那就感通不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证:如果他自称开悟,但并没有对净土产生信心,则证实他没有开悟。 离开阿弥陀佛,我们救不了往劫的生身父母,恩不能报;解释怨仇,也不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