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索达吉堪布 1、由梦了解万法唯心 汉地净土宗的祖师彻悟大师这样说:“诸喻之中,梦喻最切。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万别千差,皆不离我能梦之心,离梦心外,别无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现前......
问:行持善法时,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索达吉堪布:善法有大小之分,当自己的力量无法兼顾时,不要因小而失大,应舍小取大。比如说持戒与布施比起来,持戒功德相对要大得多,因此在修习持戒时,就应将持......
问:学佛一段时间了,好像并没有什么感应,信心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该如何保持当初的热情? 索达吉堪布:我们学习佛法是为了对治烦恼习气,此过程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烦恼习气之流冲击下,我们如果......
问:行持善法时,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索达吉堪布答:善法有大小之分,当自己的力量无法兼顾时,不要因小而失大,应舍小取大。比如说持戒与布施比起来,持戒功德相对要大得多,因此在修习持戒时,就应将......
问:佛经中为什么认为女身不如男身? 索达吉堪布答:佛经中的某些教言,只不过是针对女人嫉妒心强等特征而宣说的。有关远离女人的教言,是针对不能消除贪心的男人而言。 同样,不能消除贪心的女人,也......
问: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答:许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的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受苦众生心生悲悯;能让你慢慢看清事情的......
有人可能问:“皈依时,将自己的大恩父母观在左右,却将讨厌的怨敌、魔障观在前面,为什么他们比父母还重要呢?” 这是因为,作为已进入大乘的修行人,我们理当对一切众生平等地修慈悲心与菩提心。释迦牟尼......
长期被病魔缠身的人,每天睡觉时辗转反侧、夜不成眠,怎样躺卧也没有一个舒适的时候,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简直度日如年。他们往往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对别人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性格要比过去固执得多......
现在有些佛教徒以高价贩卖经书,美其名曰是在弘扬佛法,但实际上将所得利润用来买房子、买轿车,这种行为有过失吗?应该如何忏悔?怎样卖经书才没有过失? 现在有种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居士和出家人为了生存......
不仅不偷盗,而且还要慷慨布施。如米拉日巴尊者说:“当取出口中的食物而作布施。”已经吞到口中的食物,人们一般都比较执著,可是这也应该舍得布施。 布施不分大小,随时随地都要去做。 小的布施,如......
问:佛菩萨为什么只度有缘的众生?不是所有众生都曾经有缘吗? 索达吉堪布:菩萨能调伏一切有情,能摧伏有情的一切烦恼,但这是就有缘众生而言的,如果是无缘的众生,不要说菩萨,连功德圆满的佛陀也没办法......
问:究竟而言,佛法到底想告诉世人什么呢?又该以何种途径通达? 索达吉堪布: 在未经观察的情况下,如幻如梦的现象似乎全部存在;如果详加观察,胜义中,一切万法根本无有微尘许的自性。这就是每位智者所......
二十多年以来,忏悔法是我每天都修的,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忏悔文,从未间断过。就说《三十五佛忏悔文》,我每天多则三四遍,少则一遍,再累再忙,拖到再晚还是要念完。因为我觉得,这些修法实在太重要了。生......
现在正在讲皈依的学处,也就是皈依后须守的九条戒律。昨天已讲了三条所断的戒律,今天接着讲: 戊二、三种所修: 所修,就是皈依三宝后应该做的。它也有三条: 一、皈依佛以后,对佛宝的身像,乃......
下面讲对治这三种懒惰的方法: 己三(增上对治)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庚一、略说: 勤利生助缘,信解坚喜舍, 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增进精进利益众生,必须要具足四种助缘......
问:该如何把握如梦如幻的人生? 索达吉堪布答:无垢光尊者说过:“昨天的事就像昨天的梦,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去怀念这些。”沉浸在过去的苦难或辉煌里,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如果非要追忆过去不可,那也......
三种身不善业,第一是杀生:比如我明明知道它是众生,心里也有想杀的念头,行为上也实施了杀害,最终也断除了它的生命,这就叫杀生。 而且,我叫别人杀与我自己杀,业完全是一样的。《正法念处经》云:“若......
佛说信心与持戒,多闻布施净知惭,有愧智慧圣七财,知余财物无实义。 佛陀在《宝积经》、《长阿含经》等经典中,都讲到了圣者拥有的“圣者七财”。为什么叫做“财”呢?因为对财富人人都喜欢,渴望从中获得......
问:想让孩子有所作为,应选择学习哪方面的知识? 索达吉堪布:佛教认为,对他众有利的知识,是高尚人学的;对自己有利的知识,是中等人学的;而对自他无利甚至有害的知识,只有下等人才会学。因此,要学就......
问: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索达吉堪布: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所云:“佛告迦叶,具慧之士依方便得解脱,乏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