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文★★★。 【颂一】: 有情无量入佛法,根性有异学亦别,增上生与......
─妙境长老 於西元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四日在慧日讲 堂主持禅七开示内容的摘录。 我们中国佛教,自从慧远大师提倡净土法门以後,净土法门就在中国流行很......
妙境长老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一日,讲於福严佛学院。 我说一首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楞伽经四种禅 这个《楞伽经》的四种禅,我们突然间要讲这四种禅,也应该是有一个缘起的。现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下一个月要到台湾去,到福严佛学院去主持禅七。主持禅七,我心里面想要讲这个四种禅。讲......
7月22日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这是界差别观: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前面地、水、火说过了,这底下说风界。风界有二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内风界是......
《楞伽经四种禅》 2001/02/05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 冯居士、各位居士、各位法友,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就开始讲,不要讲其他的话,不讲了。 讲的题目是《楞伽经》四种禅。我们汉文佛教,念佛法门比较普......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991/4于埔里佛光寺 佛光寺主、道成法师,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法师、各位居士:这个学习佛法是一切佛教徒,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末学学得不足,可能会讲得有些不圆满的地方,希望各......
五停心观 7月17日 各位善知识,各位法师(请放掌)!今天非常的吉祥,禅七现在开始了。 本寺的大和尚圣印长老,他的大悲愿力,出现这样的清净道场,举办禅七的法会,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各位法师......
7月20日 我们昨天把不净观的文念了一遍,若是想要学习不净观,《瑜伽师地论》上面这不净观的文,我感觉比较完善一点,就是完备一点,比其他的地方说得圆满一点。可以常常地读,把它背下来更好。你常常的这样......
> 四禅八定 前言 时间很快,上个月,十月五号《金刚经》讲完的,到现在一个多月。四禅八定,是在讲经的时候,有两位居士提出来的问题,当时的时间不够用,所以留待以后--安排在现在来讲这个问题。 甲一、学习......
上一次讲到初禅的发相,第四段辨邪正之相。初禅的境界有邪有正,上一次已经讲完了,可是在这里面就是成就初禅的这个人,有的时候有魔鬼来捣乱的这件事,坐禅的人应该怎么样来对治这件事。上一次讲的一部分,还有一部......
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
如中论偈中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现在的文是说证果。在我们凡夫的地位,开始修行说证果,那就是初入圣位,就应该说是证果了。所以这下面智者大师说的三种观、三种止,在这上论......
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一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 前面是说的六种缘修止观,约行、住......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这是十章里面的第一章,具五缘,是持戒清净。天台智者大师他说,持戒......
四、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
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 「第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为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 现在是正修行第六,正式说明修止观的方法。止和观,这两种先说止,智者大师在这......